強維滿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快速提高,我國醫療、教育等領域均有明顯創新和改革。教育是立國之本,實行“科教興國”戰略,可促進科技、教育同步發展。新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滲透于各領域,而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益,還能調整教學方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低年級;數學課程
科技不斷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滲透在人們生活中。且在現代信息技術影響下,我國教育教學目標、內容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將信息技術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整合,可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學習方式的轉變,確保全面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1]。此文通過分析目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中存在的問題,而后提出信息技術和小學低年級數學課程有效整合的具體措施。
一、目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
1.教師信息素養不足
調查發現,教師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認識不足是目前最主要的問題。而教師是整體的執行者和實踐者,在實際教學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很多教師認為有效整合,就是在多媒體教室尚可,更有甚者,認為只是將授課內容以數學課件的形式展現[2]。
2.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不足
《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要求,小學教師不僅要會查找優質資料,還要學會制作多媒體課件,但現階段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甚至不會制作多媒體課件。而且在信息技術使用過程中,很多教師盲目使用,沒有兼顧數學課程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導致教學效果嚴重受影響。
二、信息技術和小學低年級數學課程有效整合的具體措施
1.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利用一切渠道來強化自身專業知識、培養信息道德,確保從各方面、領域來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知識自覺融合,而后熟練應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3];其次,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身,主動學習現代化教育技術,轉變教學方法;再次,教師還需要將信息化課堂環境應用于實際教學中,不斷改進,確保妥善解決教學問題;最后,教師應注重信息道德觀念,遵守有關準則,杜絕復制。
2.借助信息技術揭示數學本質
在數學課上,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枯燥文字轉換為影像視頻方式呈現,化靜為動,確保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數學定理的本質,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數學知識,規避傳統教學死記硬背的模式。例如,在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下載圣誕樹、蘋果等圖形或者動畫來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正方形、球,通過生動動畫來教導學生辨認以上物體形狀。而后通過分組討論來要求學生將形狀基本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并為他們講解為何這樣分、根據物品種類進一步揭示形狀名稱和性質,全面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
3.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小學生來說,培養興趣更是重中之重。通過興趣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目標,可以督促學生盡早進入學習狀態。尤其是對于學習意志不堅定的低年級小學生而言,很多孩子的學習意識持續時間短,中途會出現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從視覺、聽覺上調動多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數松果”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秋天到了,松鼠準備過冬,采集松果,但數量較多,他們數不過來了”的情景,通過導入童話故事,緊抓學生注意力,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融入故事情景中,帶著問題學習,增強學生興趣,最后理解5的乘法口訣[4]。
4.運用信息技術轉變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方法落后單一,緊靠教師講解來教學,沒有與學生之間形成很好的互動,導致學生缺乏探索與合作。而整合利用信息技術,可確保教學方法更加形象、直觀,確保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例如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搭配中的學問”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5~10min時間,讓學生在平板設備上為小丑搭配衣服,讓學生自由說出搭配想法,而后在實際搭配中探索并掌握搭配方式,最后鍛煉學生的思考方式、邏輯行為以及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大量研究證實,將信息技術與低年級數學課程整合,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該措施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習主動性的同時讓學生不再將數學學習視為負擔。
參考文獻:
[1]馬楠.基于Scratch的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實例探究[J].中小學電教,2017,23(z1):62-64.
[2]王美霞,張明慶.關于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9,5(5):178.
[3]梁祥波,阮靜,等.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5):64-66.
[4]蔣兵紅.淺談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9,5(36):9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