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強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資源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別是網絡和計算機多媒體走進教室,徹底革新了傳統的教學手段。改變了長期以來憑借教師、教科書、粉筆構成的“三中心”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計算機多媒體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借助其豐富的教學資源,把圖片、音樂、視頻融合為一體的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調動了學生的多感官參與,使他們如臨其境,在妙趣橫生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興趣盎然,主動投入到知識的探索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掌握了技能,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特別是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給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帶來了活力,本文就針對當前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對計算機多媒體使用情況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當前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1.濫用計算機多媒體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簡化了過去繁雜的教學程序,直觀、形象的動畫技術滿足了兒童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在濃厚的興趣的驅使下積極主動地探索,實現了自我知識的建構,掌握了必要的數學技能。但我們在欣喜之余必須要深思,雖然計算機多媒體給課堂帶來了革新,但是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它的作用局限于為課堂教學服務,不能過度地使用多媒體,過度依賴多媒體。新課程倡導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師生以教材為載體,共同探究知識的過程,我們不能把構成課堂的主要要素用計算機多媒體代替,由師生交流的過程變成了計算機多媒體和學生的直接對話,這樣只是把教師事先預設的教學過程按部就班地表演了一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或者是機械地訓練,這樣的課堂教學就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課堂生成目標,有悖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導致的結果是,學生沒有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掌握必要的技能,學生的素養沒有得到全面的提升。
2.計算機多媒體和課程沒有有效整合
數學教材的編排是面向全國的學生,沒有地域特點,所編排的內容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我們每一個地區都有地域特點,面對不能面面俱到的教材編排,這就要求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別是一些偏僻地區的學校,要求教師在有限的教學資源的支撐下,把教材知識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地聯系起來。數學是在人們生產生活的過程中產生的,又要運用獲得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踐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鑒于數學學科的特點,整合教材就至關重要了,而要有效地整合教材就必須研讀課標,挖掘教材,要充分發揮計算機多媒體連接數學和生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但是當前數學課堂教學中沒有有效地整合教材,多媒體的使用只是把教材的內容生搬到幻燈片上,然后配上一些圖片和音樂,在課堂教學中完成“放映”,當然這和當地教研部門倡導的評價標準有關。但這樣的計算機多媒體和學科之間就沒有達到有效的整合,相反,大量的圖片和視頻甚至有喧賓奪主的感覺,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花里胡哨的圖片和視頻上,對所教的知識點絲毫不感興趣,這樣就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低下。
二、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
1.計算機多媒體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使用計算機多媒體開展教學,就必須要認識到多媒體在教學中充當什么樣的角色,在什么條件下使用多媒體。首先在突破重難點上。重難點的確立和突破都是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如何把抽象的難點通過具體、形象的直觀演示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是合理使用多媒體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的時候,我首先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著一邊的頂點做了對邊的一條垂線,然后沿著垂線剪下來一個直角三角形,利用動畫技術使這個三角形沿著底邊平移,這樣就用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還原成了一個長方形,學生就恍然大悟,很容易由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就是底乘以高。這樣就通過動畫演示使抽象的數學推理變得直觀、形象,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2.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它是根據數學學科特點而提出來的指導課堂教學實踐的標準。因此,我們必須要把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呈現形式融合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搭建一個生活化的探究問題的平臺,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去仔細觀察,認真實驗,大膽推測,細心去驗證、推理,進行各種數學活動,從而解決問題。
總之,計算機多媒體的使用對數學教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掌握好使用多媒體的“度”,不能濫用和亂用多媒體技術,要在整合教材的基礎上有效地使多媒體技術和教材呈現的知識體系相融合,從而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冒金彬.發揮多媒體計算機優勢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1998.
[2]張俊彩.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方法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
[3]趙曉琴.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