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摘要】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對于公路工程施工項目而言,就是將項目管理細化到每一個施工環節、每一道施工工序。而傳統的粗放式管理主要以經濟效益為主,忽略了過程管理中涉及到施工質量、施工安全等關鍵要素,導致質量與安全事故頻發,因此,作為公路工程施工企業應摒棄過去的傳統觀念,將精細化管理貫穿于施工全過程。本文結合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精細化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項目中的實際應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公路工程;應用
公路工程施工項目具有施工周期長、投入費用高、人員密度大、施工工藝復雜等特點,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牽涉到的管理細節較多,而精細化管理恰恰以抓細節、堵漏洞、顧全局為著眼點,將質量與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降到最低點。
1、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施工技術管理不到位,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
施工技術管理是公路工程項目過程管理的一項重要指標,不僅關系到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同時與項目的經濟效益息息相關,而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往往為了趕工期,對現場施工人員的技術與經驗要求較低,導致在公路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橋梁施工中,未形成一個系統完善的施工技術體系,施工過程盲目隨從,不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工程質量也無法得到切實保障。此外,部分施工企業未建立完善的現場監督機制,不能及時糾正人為操作失誤,導致問題越積越多、越積越大,進而埋下了重大的質量安全事故隱患[1]。
1.2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施工現場管理水平偏低
隨著公路工程建設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部分施工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出現嚴重缺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在選人用人方面,降低了招聘標準,導致在施工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制度執行力欠缺,甚至一些管理人員為了滿足一己私欲,將企業的管理制度拋在腦后,一意孤行,給施工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精細化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項目中的應用
2.1施工準備階段的精細化管理
施工前期管理包括施工方案與施工圖紙的審核、施工地點的勘察、施工合同管理以及施工材料與機械設備管理。施工企業管理人員首先應對施工圖紙進行認真審核,針對圖紙中的數據反復進行核對,確定最后的實際工程量。如果發現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量與圖紙中的工程量出現不相符的情況,必須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協同設計人員對施工圖紙進行重新修訂。對施工方案中涉及到勞動力、設備及其它資源調配,應進一步予以細化,以節約成本投入,保證施工質量為主,對方案仔細推敲。
在施工前期,管理人員應熟悉施工區域周邊的環境,包括建筑物、交通情況、人群密集度、地下管網等信息,并繪制出精準分布位置的圖紙,同時與管線所屬單位簽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明確管線的位置與公路工程施工可能發生的矛盾與沖突,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工程施工能夠順利進行。施工合同是項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管理人員必須明確合同中的暫定金以及索賠條款,審核材料與工程量是否做了明確規定,同時,對工程項目的質量、進度、安全等指標進行嚴格審核。
此外,在施工前期,必須對施工材料、施工機械的采購過程進行全程監督,防止材料出現積壓現象,給施工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同時,當采購的機械設備數量無法滿足施工需要時,應采取租憑的方式予以填補,管理人員與租賃方必須達成一致協議,遵循經濟、適用的原則,為施工企業節省租賃成本。
2.2施工過程精細化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設計變更的情況,如果工程量增大,施工企業將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施工企業必須與業主方及時完成簽證環節,確保各項變更費用的正常支付,以規避經濟損失[2]。項目開工后,施工企業根據項目規模、項目投入等指標,制訂總體施工進度計劃、年度施工計劃、季度進度計劃以及短期的施工計劃,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結合施工難度與施工進度,定期召開生產調度會,將實際施工過程與計劃執行情況作以比較,對不符合實際施工進度計劃內容,必須及時進行調整。
施工質量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是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明確各級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質量職責權限,將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落實到每一個人的頭上,并將單位工程、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質量管理全部納入到質量保證體系當中,以每一道施工工序作為精細化管理的最小單元,制訂完善的事前預警機制、質量管控機制,確保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整體質量滿足標準規范要求。如果在監管過程中,發生質量事故,必須遵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進度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員管理已經建立了科學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系統能夠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監控,并且通過信息反饋,管理人員能夠實現施工過程的動態控制與管理,進而完成保進度、保質量、保安全、促效益的預期指標。
2.3施工后期的精細化管理
施工后期的精細化管理涉及到質量驗收以及財務決算等內容,在項目驗收時,管理人員應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以及行業驗收準則,對分項工程、分部工程采取抽樣復驗的方法,對公路工程項目的主體結構、地基等安全部位,必須在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督下進行質量驗收,質量不過關,堅決不簽署驗收合格報告單。在檢查工程內業資料時,工程內業資料必須滿足真實性與規范性要求,如果竣工資料當中出現涂抹或者更改情況,應與內業工作人員以及項目經理進行情況核實,以確保數據的精準性。
此外,在工程決算階段,施工企業應進一步加強過程審計與決算管理,項目經理與財務負責人必須遵守合同的各項條款以及廉政合同內容,樹立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意識,對項目資金的支付進行嚴格審查。與此同時,不得遺漏任何一個決算關鍵點,尤其是變更設計的工程量,應工程量的計算準確無誤,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
結語:
在公路工程施工項目中實施精細化管理,不僅能夠保證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也是保證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企業的項目管理人員必須始終秉持與時俱進的態度,將精細化管理理念滲透到實際工作當中,在為社會提供優質工程的同時,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愿景。
參考文獻:
[1]陳駒.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探析[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9(6):126-127.
[2]何嵐.淺談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精細化管理[J].建筑·建材·裝飾,2018(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