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振
摘 ?要:本文從哲學解釋學理論的視角,對體認理論視野下的跆拳道技擊審美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研究觀點認為,體認理論是基于后現代身體研究轉向形成的新的研究熱點,引入跆拳道技擊審美問題,從體認理論的哲學解釋學范疇,對跆拳道技擊審美進行全方位的體認解構。跆拳道技擊的藝術充滿了標志性的圖像,這些圖像描畫了跆拳道技擊視覺的身體意象,也將體認本身引向了理論的深處,得以深化對跆拳道運動技擊本質的理解。借此體育學多學科交叉研究,寄望深化對體認理論和跆拳道技擊審美的理解,為體育哲學與體育美學建立理論基礎。
關鍵詞:跆拳道 ?體認理論 ?技擊審美
中圖分類號:G8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239-02
1 ?體認理論與體育運動的關系研究簡評
體認理論認為[1],一個具有靜止的、藝術雕刻的、完美輪廓的身體認知,必然依賴于使其成為可能的運動技擊本體。運動員瞬時捕獲的理想肉體形態的意象,與在頭部遭到沖擊的捕獲意象中身體和面部的形態非常不同[2]。身體被身體認知捕捉的時刻中,時間上并不是完整的體認結構,它處于被拉伸和扭曲的狀態,而并未經歷完美無暇的體認過程。
從藝術與繪畫視角來說,體育運動過度的身體對抗破壞了藝術品的禮儀,體育運動的勝利喚起了一種基于身體美感的痛苦[3]。視覺藝術家選擇表現哪個時刻決定了藝術的效果,它應該遵守時間統一的規律,既不應該是一個動作的高潮,也不應該表達任何暫時的體認意象。最重要的是,藝術家必須避免描繪身體上的丑陋,因為任何一種體認并非基于身體丑陋審美觀念建構起來。
照片描述是一種具有動態的、自由的力量,而不是靜態的、脫離整體的力量,照片作為手勢是一種行動的形式,它既吸引了對媒介的注意,也吸引了它所顯示的體認意義本身的注意。通過追蹤從歌德到阿甘本的體認理論軌跡,可以看出被捕捉到的跆拳道照片,既釋放了跆拳道動作的體認美學,又允許其對所描述的意象涵義進行反思[4],即技擊、暴力和無形性。跆拳道照片的“靜止”充滿了畫面感,幾乎超過了體認理論的范疇。體認實踐瞬間“裂開”,就像跆拳道手臉上的傷口觸手可及。
2 ?體認理論視野下的跆拳道技擊審美研究
通過對美學史和視覺文化史的原理來過濾考察跆拳道技擊的暴力美學,就有可能得出頭部照片中厚厚的含義,否則這些含義可能會忽視。跆拳道技擊審美與體認問題,可以追溯到15世紀極端形式的身體暴力對面部的攻擊,這與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攝影和電影文化之間具有歷史連續性[5]。對面部的褻瀆和解散有著悠久而具有象征意義的歷史,從跆拳道腳部到被毆打的頭部照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從體認理論視角而言,對臉部的攻擊就是對主體身份的攻擊,它將人們變成身體審美的對象。
這里也許象征了跆拳道照片的時間流逝,當跆拳道運動員面對懦弱的自己,以體認的時代理論引領自身強健的身體認知過程。通過體認獨有的建構意義的方式,在跆拳道照片中再現的打擊呈現出一種預料之外的身體意義[6]。它不再重現所看到的東西,而是使物理力量和脆弱性的場景變得可見和可間接體認獲得。也許這就是跆拳道技擊的身體美學,或視覺影響力的內容本質[7]。
從體認理論視角而言,美麗作為純粹形式的觀念和其視覺化的意向場景,在歷史上具有多層次的視覺建構特征,并繼續構建我們對各種媒體的身體視覺理解。把跆拳道文化的形象和西方美學的理論描繪成一個交互性的歷史對話,有可能開辟一種不同的身體意象[8],這是打開視覺文化的新穎方式。處于危機中的身體審美意象總是在危機中形成體認知識,而技擊暴力則是對人體理想化和完整性的意義生產。體育也是對身體的一種意義生產,但是大多數體育攝影在保留其形象統一的那一刻,同時捕捉和慶祝體認的社會涵義,而跆拳道技擊具有獨特的體認意義,一個摧毀身體涵義的過程,摧毀了身體認知的尊嚴和美麗形象。
跆拳道技擊的藝術充滿了標志性的圖像,這些圖像描畫了跆拳道技擊視覺的身體意象,也將體認本身引向了理論的深處,得以深化對跆拳道運動技擊本質的理解。有些人現在是如此出名,以至于他們感覺留存在我們的視覺記憶中[9],這是偉大跆拳道運動員和攝影師杰出技能的見證。這些都是富有感染力的視覺形象,但仍然擁有巨大的體認潛能。這就是跆拳道獨一無二的視覺魅力,它證明了這項運動獨特的視覺效果。透過跆拳道技擊的畫面深度,觀眾可以感受到愉悅與辛酸、震撼與喜悅。這是一種由理解身體表象之間的矛盾,產生出的跆拳道技擊的體認力量。
對于跆拳道技擊審美而言,有必要運用高度理論化的闡述,開發雙向的身體意象版本,反過來決定跆拳道觀眾人數和門票收入,以及周邊地區的特許經營和停車收入,具有體育實踐發展意義。有必要建立一個正式的理論結構來涵蓋集體所有制的消費安排,也就是額外會員的邊際收益減少了個別會員的會費,等于對跆拳道設施施加壓力所帶來的邊際成本。尤其適用于跆拳道技擊俱樂部,考慮到許多一般的搏擊型俱樂部擁有兩套設施,一套用于比賽,一套用于社交。應該說,基于體認理論視角的跆拳道技擊審美研究,不僅對于理解跆拳道技擊的身體意象本質,豐富體認理論的知識發展,也對跆拳道經營實踐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3 ?結語
綜上所述,引入體育學多學科交叉研究,深化對體認理論和跆拳道技擊審美的理解,為體育哲學與體育美學建立理論基礎。體認理論是基于后現代身體研究轉向形成的新的研究熱點,引入跆拳道技擊審美問題,從體認理論的哲學解釋學范疇,對跆拳道技擊審美進行全方位的體認解構。跆拳道技擊的藝術充滿了標志性的圖像,這些圖像描畫了跆拳道技擊視覺的身體意象,也將體認本身引向了理論的深處,得以深化對跆拳道運動技擊本質的理解。透過跆拳道技擊的畫面深度,觀眾可以感受到愉悅與辛酸、震撼與喜悅。這是一種由理解身體表象之間的矛盾,產生出的跆拳道技擊的體認力量。
參考文獻
[1] 王水泉.身體認知的方法論意義——《體育與科學》學術工作坊“體認與體育學學科定性”主題沙龍述評[J].體育與科學,2016,37(4):1-5.
[2] 黃璐,吳新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假唱門”事件的回顧與反思[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4):102-107.
[3] 劉尚禮,尹燕濤,陳旭.不同狀態焦慮水平下跆拳道運動員的視覺搜索特征:來自ERP的證據[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8,33(1):39-43.
[4] 雷鳴.從社會學視角論武術與跆拳道運動的發展[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7,33(5):51-54.
[5] 黃璐.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西方體育媒體理論發展的宏觀比較[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1): 41-47.
[6] 孫德朝,敖森,周紅紅.彝族習慣法與摔跤規則的關系[J].體育學刊,2019,26(3):25-32.
[7] 黃璐.科幻電影中的體育元素:功能與呈現[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9,33(2):43-49.
[8] 高平,皮智文.吳靜鈺競技能力結構特征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5,29(1):39-43.
[9] 陳國華,許曉峰,高姊婷.足球運動全球化進程的再思考[J].體育學刊,2018,25(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