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小學的音樂教育也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音樂作為一門藝術科目,其不僅可以陶冶小學生的藝術情操,還能夠培養小學生對藝術的審美。目前,在國家對小學生提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下,小學音樂教師逐步重視起音樂課堂教學成效。本文通過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淺析,進一步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導入環節;存在問題;有效措施
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幫助小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樂理知識,然后在此基礎上教會其運用知識以及欣賞音樂。但就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來說,小學生往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較為活躍,但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往往要對學生反復強調才能按時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及時意識到課堂導入環節的重要性,與現代化教學工具相結合,完善導入環節。
一 小學音樂課堂導入環節中存在的問題
(一)導入方式較為單一
大多數教師為了節約上課時間,常常使用復習式以及提問式等相對簡單的導入方式,很少出現變化及創新,長期如此使課堂導入變成了固定模式,進而丟失了導入環節本身的價值及意義。
(二)導入環節的教學目標不明確
一些教師尚未形成對導入環節的正確認識,單純為了導入而導入,至于對為何使用該種導入方式以及會獲得怎樣的效果等并不清楚,因此,在導入環節所得效果并不理想,小學生也常常對于教師的教學行為及語言產生不解。
(三)導入環節的時間過長
即便導入環節具有著不能替代的功用,但也必須要為教學整體而服務。但現在在實際教學中常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雖然導入環節十分精彩,但持續時間過長,有的甚至達到了整節課時間的三分之一,已經嚴重妨礙到了正常課堂教學的實施。
(四)導入環節沒有與學科特點相結合
音樂科目有著屬于自己的獨特性,因此需要在開展導入環節時充分展現出音樂科目的特點,盡量選用能夠與音樂有機結合的導入方式,促進導入效果的提高,使導入環節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
二 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導入環節分析
(一)情境式音樂課堂導入方法
所謂情境式音樂課堂導入方法即是以聽覺和視覺效果均佳的音響、多媒體以及電腦設備來實施課堂導入。音樂作為抽象性藝術,運用此種導入方法可以更加直觀地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且豐富的畫面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其創新意識的培養,促使其更加深入、快速地進入課堂學習。比如在學習六年級的《愛我中華》時,教師可以先運用導入語介紹中國的地廣物博,繼而用視頻向學生展示寧夏的風土人情以及特色景點,使學生產生共鳴。同時可以讓學生分享一些自己的所見所聞,促使學生展開聯想及對比。
(二)音樂式課堂導入方法
音樂是相對獨特的,相比于其他表達方式更具有感染力。所謂音樂式導入方法即是由教師以課堂教學內容為基礎來選擇合適的音樂歌曲,或輕快或悲壯,充分運用好課堂導入環節,起到點明主題的作用,從而使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前熟悉教學內容,還能翱翔在音樂天空中,充分體會音樂的魅力,為正式的音樂學習做鋪墊。比如說在教授《歡樂頌》這首歌時,教師可以通過在導入環節播放貝多芬《歡樂頌》的方式,來讓小學生忘卻課間游戲,盡快進入到上課狀態。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貝多芬的生平經歷,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詢問學生是否了解貝多芬,鼓勵其踴躍發言,進而通過對《歡樂頌》的講解,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培養其意志力。
(三)問題導入方法
設置懸念是引發學生思考最直接的途徑,能夠促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狀態。使用問題式導入方法的重點在于讓問題設計符合教學主題,設定適宜的難度,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及興趣。例如可以運用猜謎的方式來實施提問。小學生們大都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猜謎則正符合小學生的喜好。教師把問題變為謎語能夠吸引學生踴躍回答,例如"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這種難度適中的謎題,既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又能讓猜出謎底的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在導入環節采用設置懸念的方式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四二拍時,第一拍拍全掌,第二拍拍半掌,許多學生會有疑問,這時就可以播放四二拍律動視頻,幫助學生理解。
結語:
總的來說,因為受到小學音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多樣性、多元化的影響,課堂導入方式不勝枚舉,所以要求小學音樂教師慎重選擇適合小學生的導入方式,充分發揮音樂教學課堂導入的作用,提高小學生的藝術審美。
參考文獻:
[1]孫藤藤.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1-12.
[2]宋峙霖.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J].黃河之聲,2019(04):118.
[3]許金波.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8,5(51):396-397.
[4]史璘.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導入環節抓住學生注意力[J].藝術評鑒,2018(1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