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妹
奢侈品是由一些非生活必須品所構成的高端產品。最近幾年,我國強大的奢侈品購買力已然成為世界知名奢侈品企業的關注焦點。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快速增長的奢侈品消費大國,也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擬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我國奢侈品消費市場的營銷策略。
一、培育本土奢侈品產業
縱觀歷史,我國的“紅木”,“茶葉”,“紫檀”等都是本土的奢侈品牌,且制造工藝與品牌價值足以與西方奢侈品牌相媲美。但隨著社會形態的更迭,我國本土奢侈品牌的工藝技術并沒有延續下去,“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也使得我國居民沒有余錢發展商品經濟。這也使得現如今我國奢侈品行業遠遠落伍于西方發達國家。國門打開后一大批西方商業文化進入我國市場,屆時改革開放后人們財富充裕,人們愿意購買一些高于普通商品價格的產品來滿足其對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需求。因此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刺激拉動國內需求,助力我國本土經濟的增長,我國就培育本土奢侈品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文化底蘊深厚又歷史悠久,我們可以從中發掘些獨具中華特色的民族品牌,從而樹立屬于中國特性的奢侈品文化品牌。在此基礎上,可以培育具有專業精神的設計師、經理人和專柜服務人員。專業的設計師可以將中華文化與西方時尚元素相結合打造獨具創新精神的奢侈品。經理人和專柜服務人員則是為了更好的奢侈品用戶體驗,為顧客帶來尊貴、與眾不同的奢侈品體驗,這也是奢侈品牌服務的終極意義。在物欲生活極大滿足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借助些價格高昂的產品來滿足自身的消費欲與對物質的占有欲,奢侈品品牌應運而生。在我國,由于奢侈品牌少,且奢侈品牌得不到很好的權益保護,由此現階段我國需規范奢侈品行業的相關法律知識。鼓勵企業創辦我國本土奢侈品,并打造永不貶值的奢侈品品牌。與此同時,我國企業也應抓住投資或并購的機遇,爭取趕上時代的浪潮立志標榜為奢侈品初級階段的領頭羊。
二、調整奢侈品相關稅率
我國在進口環節的各種稅收很高,這也就大大增加了本國消費者境內購買的成本。也因此造成了我國大部分奢侈品買賣行為發生在海外。因此調整奢侈品相關稅率,拉動本土奢侈品市場內需,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制定合理的進口稅收稅率,可以極大的促進奢侈品各行業的公正公平,緩解社會矛盾激化,同時極大的促進消費者在國內的購買率。政府通過適當降低關稅稅率或者其他相關稅率可以減少國外奢侈品在中國直營店開店的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救失去國內消費者跑去國外購物的消費流,緊接著把龐大的國內消費者的購買力吸引到國內來,促進資金在國內的流動,這一舉動更可以達到拉動生產、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
三、提高國人理性消費意識
在物欲生活日益膨脹的今天,奢侈品消費也持續呈現上升發展趨勢。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確有必要學習奢侈品其中涵蓋的文化內涵,化解固有的舊消費觀念,詳細了解奢侈品發展歷史,進而指引和提高人們對消費的理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大力的發展、鼓勵和扶持本國的奢侈產品。通過先進行理論認知,提升消費者的品味和理性認知,進而探討合適的奢侈品價格體系,發展完備我國健康和諧發展的奢侈品市場體制。值得嚴加監管的是,某些經營者利用群眾非理性的購物心態,將各種商品炒成高價,從而賺取額外的利潤。
理性消費是當代才衍生出來的詞,舊時的小農經濟導致國民沒有余錢浪費奢靡購買,而現在理性消費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這不光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自律準則。受到多元價值觀的沖擊,我們難防不受周圍人奢侈購物的影響,因此提高國人的理性消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政府應該釆取措施,正確引導廣大人們深入了解奢侈品行業的發展,了解其行業發展對我國經濟發生的促進作用,以此引導人們正確進行奢侈品消費,并控制不利的影響。
四、營造和諧的奢侈品消費環境
近幾年我國頻頻曝出假冒偽劣產品,這些負面消息直接影響消費者對我國制造的奢侈品持不信任態度。當消費者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強,不敢購買的情況將會對我國本土的奢侈品行業造成嚴重的打擊和損害。為此我國需要對仿冒品的原料選擇與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管,不能認其發展擾亂社會風氣。同時通過各部門協調發展為我國消費者提供維權渠道,完善奢侈品基礎設施。為民眾營造良好、健康和諧的消費環境已是我們當前發展奢侈品市場的重要任務。 此外,在我國奢侈品禮品化的今天,有些企業或個人利用奢侈品購買人際關系進而從中賺取利潤。尤其當今我國處于“反腐倡廉”的社會背景下,更不應該有與腐敗結緣的奢侈品消費。由此凈化腐敗送禮的風氣在當下的中國消費市場很有必要。我黨應繼續嚴懲奢侈品與腐敗的勾結,維護人民大眾的合法權益,實現我國奢侈品市場走向和諧健康發展的道路。在國家宏監管下,我國也應出臺一些鼓勵政策。例如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這將有利于我國挽回流失他國的 GDP,同時增加國家稅收。這對于國家和消費者而言都是絕佳的選擇。(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