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子沛,梅 惠
進入21世紀的中國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吃什么、如何吃這些人類的必需行為慢慢開始超越了吃的生理需要本身,吃成為了一件反映城市極為有意思的文化現象,尤其是在城市正在面臨成長、個性開始形成、面目開始清晰的關鍵時刻,這種文化現象可以說也是城市發展和城市展現的一種重要的文化力量。美食文化是人類的生存文化,一方面它體現的是人類生理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種表現,所以,在各色城市文化中,美食文化相對而言,有著異常質樸和直抵人心的力量。城市是一個時間、空間和人的聚合地,其美食文化是多維度和復雜的,它有豐富多彩的一面,也有顯著獨特的一面,有陽春白雪高雅的一面,也有下里巴人世俗的一面,有歷史悠久的一面,也有現代時尚的一面,各色美食文化包容在城市中,通過顯性的城市旅游街區呈現出來,構成了城市豐富多樣的美食旅游文化風景。
武漢市是一個很特殊的城市,它有著長久歷史的沉淀,它有經濟地理位置居中的區位條件,有著亞熱帶氣候、平原地形、兩江交匯,百湖鑲嵌組合的獨特的地域環境。這些條件構成了武漢市自然條件的極其優越,和物產的極其豐饒,是武漢市的美食文化形成的基礎。武漢市豐富多樣的美食文化在城市旅游街區是如何開發和利用的呢?本文旨在通過現狀的調查分析研究,為武漢市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指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主要是指分布在武漢市中心城區具有區域及以上影響力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特指那些在空間分布式上具有線型街區分布,在功能上具有美食、購物、旅游休閑等功能集合為一體的城市區域,不包括類似銷品茂的商業綜合體區域和主要服務于當地市民的美食集中區。
武漢市中心城區的美食街區非常多,尤其是社區服務類的街區,數量很龐大,但是這些社區服務類的美食文化街區的社會影響力和公共旅游休閑服務力較弱,功能上主要是滿足附近居民的出外美食需要,所以,本文調查不包括這一類街區。本文主要調查的是區域級影響力及以上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按照具有區域級及以上的線型的標準對武漢中心城區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進行梳理,共調查出8個街區,其中武昌區有4個,漢口有3個,漢陽有1個。這8個街區分別是武昌區的戶部巷、楚河漢街、光谷步行街、首義園小吃街,漢口的江漢路步行街、吉慶街、漢口江灘以及漢陽區鐘家村(圖1)。由于這幾個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美食項目眾多,為了體現美食的特色和文化性,我們分別選取了這幾個街區的一些特色美食項目作為重點項目進行調查(表1)。
本文的調查方式主要為走訪調查和觀察法,主要觀察目標為街區和美食項目的檔次、功能、分布、文化性等。通過走訪觀察調查發現,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目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2.1 街區檔次較低
武漢市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普遍具有檔次較低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表1 武漢市美食文化街區美食項目

圖1 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分布
(1)規模小,環境容量和影響力有限。武漢市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規模都比較小,如戶部巷,人氣較旺,但是營業空間有限,難以大規模地提檔升級;如楚河漢街,空間較大,但人氣不旺,由于定位較高端,短時間內也難聚集到大規模的人流。其他街區都同樣面臨發展空間不足、人群影響力小、規模化發展難的問題,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環境低檔次。
(2)服務差,標準化程度低。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服務也較差,無論是街區的環境服務,店面服務,還是人員服務,都存在不標準化、不專業的問題,如街區無公共休憩空間,無公共衛生廁所、店面裝飾雜亂、店面服務無標準化等。噪音、大氣污染和擁堵現象經常發生,食品和街面的衛生狀況堪憂,這些都構成了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服務低檔次。
(3)美食精品少,品質低下。武漢市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美食,無論是小吃,還是菜品,都普遍存在美食精品少,美食品質低下的問題。大部分美食都是以速食食品為主,無論是食具,還是美食的烹飪方式和口味,都比較粗放,做不到營養和色香味俱全,品質低下,構成了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品質低檔次。
2.2.2 功能單一
美食文化旅游街區應該是一種集美食、購物、旅游、休閑、度假、文化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游憩區域。可是,武漢市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大都主要是以美食為絕對的區域,其他功能所占成分相對太少。如戶部巷,主要是以小吃為主,沒有其他功能;如漢街,主要是購物美食為主,其他功能不突出。總體來講,武漢市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功能比較單一。
2.2.3 街區分布與旅游景區銜接度低
目前武漢市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在武漢市三鎮都有分布,他們的形成主要源于城市的商業區,這就使得這些街區商業性的功能比較突出,文化旅游的功能比較欠缺。由于這些街區主要源于商業區,不形成于現在的旅游區,所以他們的分布與武漢市現有的旅游區不太銜接,使得商業區有街區無文化旅游,旅游區有旅游無美食文化旅游街區。
2.2.4 文化特征不明顯
武漢市為湖北省的省府,美食文化雖然沒有其他地方的深厚,但是這個超大城市上千年的歷史決定了它的美食文化也是非常有淵源的,湖北省的美食菜系稱為鄂菜菜系,武漢市的小吃稱為漢味小吃,這些都是構成武漢市美食文化的元素。目前從現有的武漢市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來看,除了戶部巷突出地強調了漢味小吃以外,其他街區的美食文化都匯聚的是全國各地的菜系和小吃,比較雜亂,地域文化性不突出。
對于以上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存在的問題,經過分析發現,這些問題主要源于以下幾個原因。
2.3.1 對文化旅游重視不夠
武漢市不是一個傳統的旅游城市,所以一直以來,武漢市對于城市旅游一直重視不夠,尤其是城市的文化旅游。不重視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景區的發展較慢。近年來,武漢市的景區數量增加了很多,但是景區的質量并未得到較大的發展,如高質量的景區所占比較少;二是景區的配套設施較差。武漢市的景區普遍存在游有余,吃、住、行、購、娛等其他要素不夠的問題,如東湖景區,雖然是5A級景區,但是,一直以來未能真正解決游之外的吃、住、行、購、娛的配套服務的完善問題。作為一個中部的超大城市,武漢市的城市旅游應該定一個什么位,這是城市應該重新考慮的重要問題。
2.3.2 政府的引導性不夠
梳理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起源和發展,可以看到,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大多起源于城市的商業區,主要是由于市場的需要,由商戶自發形成的,這里面,政府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一個街區僅憑自發形成和發展,其道路往往是比較曲折的。政府的介入,可以有目的地促進街區的規范化和規模化發展。如戶部巷,本身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促使了它的形成,由于政府的介入,規范的治理和大力的宣傳,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顯,說明,在文化街區的形成重要階段,政府的引導、規范和促進發展對街區具有重要作用。除戶部巷、漢街、吉慶街等街區以外,總體來講,武漢市政府對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規劃和發展有引導作用,但是從全市層面,從旅游發展的角度,武漢市政府對美食旅游文化景區的引導發展還不夠。
2.3.3 城市規劃不合理
由于武漢市對城市文化旅游重視不夠,以及政府對街區發展的引導不夠,就導致了城市規劃對街區與旅游發展的銜接考慮不夠。從武漢市的大部分景區來看,普遍缺乏配套設施發展的空間,重新考慮這些,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成本高昂。由于景區缺乏配套設施,使得武漢市的景區很難得到較大程度的發展和完善,發展較慢。這些都可以從東湖景區、黃鶴樓景區中得到體現,如東湖景區,被商業區和住宅區團團圍住,阻礙了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規劃和發展。
2.3.4 城市轉型升級落后
相對于沿海發達城市和休閑文化較濃的西部城市,中部的龍頭城市武漢近幾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城市轉型升級相對于城市的經濟發展是不匹配的,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大多得不到滿足,使得旅游和休閑經濟發展較慢,與這個超大城市的體量和發展不匹配。也就是近幾年,武漢市雖然在城市的交通配套設施和新經濟上,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雖然硬條件發展很快,但是城市的精細化和服務等軟環境發展還是不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旅游和休閑文化的需求,城市的軟環境發展轉型升級不夠。
基于武漢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調查情況和問題分析,同時基于武漢市迎來中部超大城市的發展,城市急需提升軟實力,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這一大的時代背景,建議武漢市重視城市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規劃、建設和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將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發展并入到城市旅游發展規劃之中,把它作為武漢市發展高水平城市旅游的一個亮點來打造。武漢市正在面臨建設長江新軸、長江新城和武漢綠心的“兩區一心”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如何提升武漢市的城市品質,提高武漢市的旅游含金量,是武漢市目前正在著重考慮的大事。借此良機,配合武漢市景區的發展,規劃、建設和發展幾條具有省級以上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是順理成章和應著重考慮的大事。建議政府在新的旅游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中重點考慮美食文化旅游街區的規劃和發展。
按屬地管理,街區屬基層政府管理,應該出臺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等加強措施促進基層政府對街區發展的引導。街區發展雖然是屬于市場行為,但是基層政府可以探索一些新的運作方式,對老舊街區進行重新標準化、規模化的建設和管理。如可借鑒成都的寬窄巷子和錦里等街區景區的發展模式,結合武漢市的景區情況,打造品質等級不同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這里面,基層政府的標準化引導市場,要放在重要位置。建議重視加強基層政府對街區的引導作用。
武漢市雖然不是一個十分發達的旅游城市,但是從城市旅游資源、城市旅游交通區位和客源市場來講,武漢市的城市旅游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目前制約武漢市城市旅游發展的瓶頸主要是景區由于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原因導致的景區發展不充分。這里面有很多因素,其中,吃的因素首當其中,結合景區發展的美食文化旅游街區能比較好地解決這一短板。如東湖景區,目前由于綠道的建設,基本解決了景區的交通可達性問題,但是在偌大的景區,如何解決吃難和吃好的問題,圍繞景區建設美食旅游文化景區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建議重視城市旅游及其配套建設。
作為一個中部城市,武漢市的文化具有兼蓄并存的特點,同時作為一個已有千年歷史的超大城市,武漢市的美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極具地域特色,但從目前來看,武漢市地域性的美食文化流失和干擾較大,發展不夠。如漢味小吃第一的熱干面,文化底蘊深厚,發展到今天,熱干面從美食文化的角度,呈現的文化性遠遠不夠。如武昌魚和藕湯等菜肴,在旅游文化中,幾近遺忘不被關注和弘揚。建議政府促使相關行業協會,加強對武漢市美食文化的梳理、挖掘、加工和升級發展,促使武漢市的地域美食旅游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弘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