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 文濤 呂春燕 安徽省合肥市林旭世紀家園幼兒園
參與市級課題《促進幼兒個別化閱讀的實踐研究》已經近四年,實踐告訴我們,科學合理地開展個別化閱讀活動,對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閱讀品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無字繪本《風中的樹葉》的閱讀活動為例,伴隨“秋葉會遇見誰?風中的樹葉會有什么樣的旅程?”展開一段孩子們美妙動聽的繪本之旅。
1、依托繪本想一想(第一層次投放)
無字繪本因為沒有文字的限制因此給孩子們留下更廣闊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間。當無字繪本《風中的樹葉》投放到閱讀區之后,立刻引起孩子們的關注,孩子們開始了自主的閱讀,通過孩子自主閱讀后的表達,讓我們感受到了同樣的繪本,不同的理解,賦予繪本更多的意義和價值,也讓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孩子們充分地自主閱讀交流之后,《風中的樹葉》繪本究竟是講述什么樣的故事呢?帶著孩子們的猜測和好奇,我和孩子們開始了集體閱讀。“一根柳樹枝上,長著不同的柳葉,秋天來了,天空湛藍,秋陽晴好,大雁飛過,樹葉兒翩翩起舞,第一片樹葉飄落到了水面上,正好挽救了一只掉進水中的螞蚱,第二片樹葉飄到小河邊,變成了小船的帆,孩子們還把樹葉做成了好多好多可愛的東西,他們用第三片柳葉裝飾了美麗的燈籠……”這時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洋洋說:“自己把樹葉當哨子吹”,晴晴說:“和爸爸媽媽做過樹葉畫”,月月說:“樹葉可以為鳥兒做漂亮的衣服”……幼兒進行了投入的討論,如何進一步滿足孩子們想象創作的需求呢?
2、依托繪本仿一仿(第二層次繪本投放)
在孩子對繪本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基礎上,為幼兒提供有封面、封底、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的讀本,且留下一至二頁的留白頁面,請幼兒插編一頁或兩頁內容故事,在這個層次材料的投放上,我們將材料加以調整以更多樣的形式來支持孩子的閱讀和表達。比如留白頁面可以提供背景,讓孩子想象創作角色故事,想象創作故事發生的情境,也可以完全留白,給予孩子充分的創作空間。
在這個層次的繪本投放中,目標設定適中,大部分的孩子通過閱讀和觀察是能夠完成的。書中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孩子們早就發現和關注了,原來這是一本未完待續的故事,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積極探索的需求,我進行了第三個層次的投放,接下來風中的樹葉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3、依托繪本續一續(第三層次的投放)
教師進一步鼓勵孩子觀察畫面和畫面之間的銜接、連續,注重畫面之間埋下的線索,鼓勵孩子挖掘細節深入想象,為繪本故事續編結尾。根據孩子的需求,我們在內容支持上也體現出多樣性、遞進性原則。結束頁可以提供春天的背景,讓孩子想象,可以增加結尾頁數,甚至完全留白,為孩子提供了開放性想象支持。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到續編故事的孩子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有的有趣,有的感人,有的想象力豐富,孩子們琳瑯滿目的續編故事也給我帶來了很多的驚喜。
孩子們在不同層次的閱讀和創編挑戰中,體會著獨有的快樂之旅,讓同一本繪本呈現不同內容,綻放出五彩繽紛的花朵。我們利用餐前時間,共同交流和欣賞孩子們同主題的不同創作。在分享中,當孩子自己的作品被肯定、被喜愛時,小作家們便更加堅信自己創作的能力。其次通過幼兒之間交流,引發其他孩子閱讀和創作的愿望,同時還能吸取他人經驗。我們借助繪本中的主題,影響一些孩子、鼓勵一些孩子、啟發一些孩子,培養孩子們溫暖健康的心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