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彩虹
習近平總書記曾用了“九個堅持”梳理概括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形成了系統完整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標志著我們黨對教育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2]。其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3]。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逐年擴招,高等教育逐漸大眾化,而高等教育的受教群體中,大多為正值花樣年華的學生,這些學生恰恰處于思想逐漸邁向成熟的階段,在此階段,他們的思想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而當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面對這樣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學生所能接受到的信息不再來源于書本、老師,足不出戶即可知天下事。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他們所接受到的信息良莠不齊,大部分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缺乏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無論好壞,照單全收,因此,一旦學生思想上出現波動,勢必影響其日后在社會中的德行,因此,做好學生思想引領,便是做好立德的根本所在。并且,目前我國正需要千千萬萬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到祖國各地去發光發熱,以便于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高等教育的主旨正是培養高等專門人才,因此,在專業知識相對集中的高校中大力開展學術工作,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專業能力過硬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中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因此,推進立德樹人工作,立德為根本,樹人為目標,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既是社會所需,又是時代要求。
作為高校輔導員,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在校學生的安全、行為規范、學風建設等方面工作,其落腳點都在輔導員老師。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容易受到環境的感染,一個好的班級、學習、生活環境,會對學生樹立良好的為人品格、樹立“四個自信”提供保障,而輔導員的工作就是如何打造好這樣一個環境,從日常生活中感染學生,最終使學生成長成才。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相較于其他任課教師更為親近,因此,輔導員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更加深入,由輔導員擔任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者,更容易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引導,學生也更容易接受,通過親眼所見而引發深思,并將所學知識內容完善到自身,使自身思想政治意識、自身學習工作能力得以提升。因此,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管理隊伍的一員,是高校推進立德樹人工作中的第一責任人和主要實施者,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國力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時代要求下,輔導員在高校推進立德樹人工作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今大學校園中,半數以上的學生都為“95后”、“00后”,他們都成長在發展、開放的時代,他們的是被父母寵愛的一代,是家中的焦點人物。這也造成學生的思想上不夠成熟,性格相對自我。僅靠傳統的說教式教育,他們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抵觸心理。因此,在新時代條件下,尋找合適的工作方法去推進立德樹人工作是每一名高校輔導員都要思考的問題。
黨團組織是輔導員推進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力量,絕大多數的高校學生都是黨的后備軍——共青團員,且學生大多向往加入黨組織,高校黨團組織在此期間正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因此,在高校中大力進行黨團組織建設,扎實推進以黨建促團建,有利于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加強學生思想引領,在黨團組織的大背景下,有助于輔導員牢牢掌握立德樹人工作話語權,將思想引領帶入學生頭腦,并通過嚴密的黨團組織網絡,用最短的時間將思想上出現偏差,生活上出現困難的學生準確定位,及時調整。通過思想引領,最終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在現代社會中,宣傳輿論的社會影響力逐年提升,宣傳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抓住宣傳輿論,便抓住了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主陣地。
多軌并行,守好立德樹人工作大本營。學生是高校推進立德樹人工作主要對象,針對學生開展立德樹人工作,首先要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不能急于一時,要想真正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則必須細水長流,將立德樹人工作融匯到學生日常生活中。堅持線下宣傳教育,多軌并行,打造“N+X”工作方案,在高校開展學生活動時,實行“N”項特色活動和“X”主題活動相結合,通過多種線下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親身參與,以自身經歷和感受來提升自我認知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
大力開展黨員干部進宿舍活動。高校學生黨員干部是學生群體中的骨干力量和優秀群體,也是黨員隊伍中高素質、高文化、年輕活躍的中堅力量。學生黨員在學生群體中一直作為典范,他們有著較高的思想覺悟以及主體意識,我們尤其要注重他們在學生群體中可以發揮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對于學生黨員干部自身,也能更好的發揮黨員先進性,增強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擴大共產黨在青年大學生中的影響,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督促廣大學生黨員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同學規范日常行為。“讓黨員身份亮起來,讓鮮紅的黨旗飄起來”,真正實現“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工作效果,以此積極推進高校立德樹人工作。
召開主題活動,融入學生生活。除項特色活動之外,針對不同時政,大力開展相關主題活動,不僅讓學生對當下發生的國家大事有更進一步、更深層次的理解,也結合新時代要求,正確引導學生思想潮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素質起到融匯貫通的作用,例如,在雷鋒學習周開展學習雷鋒——義務獻血活動,使學生建立助人為樂的良好意識,培養學生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紀念五四愛國運動,開展“五月的青春”主題演講比賽,引導學生銘記歷史,激勵學生為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通過一系列活動,使學生的課余生活得以豐富,思想政治意識得以提升。期間又有輔導員老師參與其中,有利于加強輔導員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并更有利于更好地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管齊下,打造立德樹人工作新陣地。當下,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實現大踏步發展,互聯網技術已融入千家萬戶的生活,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無論老少,生活中已離不開網絡,而網絡的主流用戶還是大學生群體,因此輔導員在推進立德樹人工作中,也應不斷結合新形勢新要求,不斷拓展工作陣地,除了傳統的線下陣地外,更應該緊跟時代潮流,占領網絡陣地。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充滿正能量的話題、文章,以學生常用的微信、QQ、微博三大平臺為載體進行宣傳教育,三管齊下,潛移默化中,強化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通過文字進行信息交流、傳達,也使學生減輕面對輔導員老師時的緊張情緒,更有助于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拉近輔導員老師和學生的距離,通過新媒體的運用,以此為抓手,使輔導員老師得以有效地開展立德樹人工作,最終使立德樹人工作達到一個新高度。
面對廣大青年學生,在新時代條件下推進立德樹人工作,作為輔導員老師義不容辭,但在推進此項工作時,務必掌握好工作要領,把握工作方法,深刻理解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多次講話精神,理論結合實際,根據不同學生特點進行培養,以點帶面,形成連鎖效應,最終引導當代大學生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和接班人,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