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 程玉華
心臟支架又稱冠狀動脈支架(PCI),被譽為“救命的法寶”,它采用經皮穿刺股動脈或橈動脈,將球囊導管沿主動脈逆行送入冠狀動脈病變部位,直接擴張狹窄的血管,從而增大血管內徑,恢復心肌血液供應,減少心肌缺血和壞死,緩解癥狀,是目前治療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主要手段。
那么,做完支架手術,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是否就意味著完全康復了呢?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注意什么事項呢?
很多的患者在通過支架手術之后,胸悶、心絞痛、心肌缺血等冠心病癥狀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于是便認為病情已經完全康復,不再需要吃藥,以前的不良生活習慣也可以繼續。實際上這種觀念是大大的錯誤!
心臟支架屬于醫療器械的一種,作用是疏通動脈血管,簡單說來,當血管出現阻塞時,將心臟支架植入到阻塞處,可以把血管“撐開”,這樣血液就可以正常通過。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之后,血管內已經存在的斑塊其實也沒有消失,還可能導致斑塊破裂,從而導致血小板聚集引起血栓,并且血管內沉積的廢舊物也會有帶來血栓的風險。雖然支架能夠一時救命,但治標不治本。不認真服藥,平時也不愛運動并且還喜歡抽煙喝酒的,血管里面還有引發心肌梗死的“元兇”血栓。
支架植入術后1周左右,一般病情穩定就可出院,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患者應特別注意預防心肌梗死的再次發生,因此,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以下事項。
一般來說,做完支架手術后的1年內,仍是冠心病發作的高峰期,所以,對于患者來說,務必要堅持按時吃藥,這樣可以避免血管再次阻塞。藥物的應用取決于患者本身的情況,目前認為抗血小板藥物、調脂藥物是必須的;還可考慮擴張冠脈的藥物和保護心臟的β阻滯劑、轉換酶抑制劑等,它們可以大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還根據患者本身的疾病基礎,使用抗高血壓、降糖藥物等。
吸煙不但能引起血液黏性增加,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還能直接導致冠脈內皮機能紊亂,引起不穩定斑塊破裂;還有文獻指出吸煙與冠脈痙攣密切相關。所以,不論是否罹患冠心病或是安放冠脈支架,都應該嚴格戒煙,包括二手煙。
支架術后的管理是一項重要工程,主要內容這一就是及時復查,以隨時調整管理方案。一般應在介入治療后的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復查。除了檢查心臟指標,還應該監測自身“三高”指標是否平穩,此外,一般半年左右還需進行一次常規的血液化驗監測。
研究表明,術后病人采用適宜的運動療法進行訓練,可收到明顯的康復效果,精神壓抑得到緩解、再發病率大幅降低、多數患者能重新開始常規的工作生活。如果能做到以下3點就能達到預期效果:
首先,在心臟康復醫生的指導和心電監護下學習適合自身的運動。醫生會針對每個患者自身的心肺功能、運動能力以及肌肉、關節情況,通過準確的評測,為其量身制定運動處方。
其次,在運動時應以自我感覺稍累為間隔點,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經歷熱身期、運動期和恢復期幾個階段。
最后,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例如足球比賽、拳擊等對抗性競技運動,若運動時有胸悶等心臟不適感,應暫停運動,并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