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澳大利亞老年人偏愛家庭護理,近年來的多次調查顯示,60%的澳大利亞老年人希望在家里養老而不是住進養老院。因為他們想保持生活的自主性,盡可能維護自身的社會聯系。在澳大利亞,朋友間常談論的養老方式,是大家購買同一棟公寓樓,或共建一個小的社區,然后根據需要分擔護理服務費用。這種對有機社會關系的渴求,催生了相應的老年護理模式,多代社區即是其中一種。
在多代社區里,除了保證適當的醫療護理服務,還需要開辟專門的活動空間,更關鍵的是建立可持續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和老年群體以外的社會聯系。據澳大利亞第三老年事務公司經理碧娜·布朗介紹,新南威爾士州有一個自籌資金建設的多代社區,把親密的朋友和鄰居聚在一起。
一般來說,澳大利亞的成年子女很少跟父母住在一起。然而,隨著“嬰兒潮”一代步入老年,情況正在慢慢發生變化。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有研究表明,大約1/5的澳大利亞人生活在一個多代家庭中,這個數字還在上升。當然,和成年子女同住并不是增加老年人精神生活豐富性的唯一方式。澳大利亞的一些老年人選擇與非家庭成員的年輕人同住的方式,比如,老年人為同住的年輕人提供住宿或租金方面支持,年輕人則以每個月拿出30個小時與老人交流作為回報,等等。
許多建筑開發商已經開始推廣銷售專門為多代人一起生活而設計的住房,同時根據老年人社交需求設計社區配套設施。比如,便于老人就近使用的咖啡館、理發店、便利店或健康中心等生活設施,這些也是滿足老人社交需求的重要選項。
澳大利亞老年護理市場還在探索一些智能化的服務和技術手段,來增強老年人和外界的互動。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鼓勵老年人通過數字化的虛擬形象與他人交流,豐富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