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潔 植子倫
(廣西師范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高等院校是國家高等教育的實施主體,高等教育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思想上必須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接班人。高等教育的性質不僅僅體現在教育內容,教育目的,更體現在人才思想政治和綜合素質方面,高等教育在教育體系中比以往更迫切和需要。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立德樹人。高等院校的黨建工作直接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這一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問題,然而目前高等院校學生黨建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高校黨建作為高校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高校各項工作實現黨的育人目標的偉大工程,是我黨與大學生緊密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是加強和改進高等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建設與發展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也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要,關系到社會主義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一環。隨著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形勢和發展變化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通過實踐育人理念加強對黨員大學生的教育管理越發顯得重要。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工作。教育部長陳寶生在2018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高等院校要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理直氣壯的用馬克思主義占領教育陣地,提高戰斗力”。堅持理論學習、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相統一,堅持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時代也賦予了高校實踐育人以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構建高校實踐育人的教育模式尤其重要的時代語境和價值方位。
目前的實踐育人大多集中與以下兩大類:以志愿者服務為途徑的實踐育人,以課程體系為內容的實踐育人。以志愿者服務為途徑的實踐育人主要挖掘如何將學生群體的自身優勢與當前社會發展相結合,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社會中的作用。而以課程實習實訓等方面的實踐育人在重視理論研究的操作下,把實踐育人作為一種新的教育觀強調學生作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其次把實踐育人當做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即由“主體-客體”思維范式向“主體-主體”是思維范式的轉移。
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要將實踐育人有機的融入教師教學實踐的實際工作中。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養成相結合,整合各類實踐資源,強化項目管理,豐富實踐內容,創新實踐形式,拓展實踐平臺,完善支持機制,教育引導師生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實踐能力、樹立家國情懷。
高等院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回歸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2018年全國高等院校迎來了00后,這一代大學生處于千禧年,他們的認識目標多元化,價值觀更多元化,接受新思想新生活渠道更趨多元化。高等院校要貫徹黨中央的全面從嚴治黨的方針,切實通過實踐平臺培養大學生黨員干部,通過“實踐育人”在黨建工作中的創新研究,多元實踐平臺,把實踐育人與黨的教育方針緊密結合在一起,讓青年大學生在自我教育和實踐教育活動中,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覺悟。依托各級各類學校間的交流與資源共享、城市社區服務實踐、農村鄉鎮資源、工廠企業的崗位鍛煉平臺、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場所等,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社會實踐框架、創設多元化的創業實習基地,培育建設一批實踐育人與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高等院校的每個專業根據本專業特色設立一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或校外合作實踐教學。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課外活動平臺的資源,積極探索和構建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路徑和長效機制。通過多元化的校外教學實踐平臺為在氛圍上,為學生的健康發展、順利成才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在行動上,利用實踐育人的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營造良好的活動平臺,促進大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大學存在的形態有三個基本層面:物的存在,大學人的活動存在,大學人與互動中所積淀而成的人文存在。一所擁有良好氛圍應該是擁有良好人文形態的大學構建。大學生存在于大學中,大學生是大學人的一部分,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育人內容,豐富大學的人文存在。通過深入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新時代社會實踐精品項目,組織實施“校外助理班主任”“助殘義務家教”“圓夢童行”關愛留守兒童大行動、中小學環教課等新時代精品實踐項目。凝煉“一院一品牌,一社一特色”實踐活動,二級學院和校級社團結合專業、社團自身文化培育出一個品牌特色活動項目。緊密契合人才培養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全面實施從嚴治黨的方針,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黨建創新”工作新模式,讓廣大大學生在黨的理論下學習與各類實踐相結合,豐富實踐內容,提升大學的人文品格。
機制的建立重在機制的績效性和長效性,建立健全創新實踐、課題項目實施辦法等制度,對于完善實踐育人的績效性有長足作用。組織實施并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校級、區級和國家級等項目。構建高校大學生黨建實踐育人模式要理論教育和實踐教學并重,不但要把形勢與政治等兩課內容學深學透,還要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通過動手動腦培養真正意義上的積極分子,從引導入黨積極分子、大學生黨員等積極參與,在實踐中考察入黨積極分子和選拔大學生黨員干部,從而達到培養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
立德樹人體現在教師的教書育人上。新時代的教書育人不局限于書本育人,更在于實踐育人。根據專業特色分別制定實踐教學標準,適度增加實踐教學比重,進一步拓寬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就業渠道。根據實踐和教育實踐的含義,基于實踐育人的觀點而形成的一種育人理念,通過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活動和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的有機組合,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由“主體-客體”思維范式向“主體-主體”是思維范式的轉移。如通過組織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增強學生黨員的服務觀念和宗旨意識,切實從組織上入黨,思想上、行動上、實踐上入黨。開設相關專題學術講座,培養師生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引導師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團隊和科研創新訓練取得創新成果。及時掌握科技前沿動態,培養集體攻關、聯合攻堅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引導和鼓勵學生取得專利、軟件著作權、調研報告等實踐教學成果。培育科研育人示范項目和團隊。加大學術名家、優秀學術團隊先進事跡的宣傳教育力度。大力培育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培養選樹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項目、示范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