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高校就業指導是在大學期間為大學生提供入職培訓的重要課程,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快的適應職場生活,學習更多職場技能。就業指導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含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兩個方面。通用能力適用于所有的崗位,主要包括心理疏導、信息統計整理、數據分析等;專業能力僅指負責就業的輔導員具有的能力,主要包含就業問題咨詢、就業相關指導培訓以及根據不同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就業指導專業化程度不高是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面臨的首要困境,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高校輔導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缺少對就業指導的專業認知,造成輔導員老師并沒有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傳授,不進行專門的學習和研究,僅僅根據前人經驗或者親身經歷進行就業指導。第二,高校就業輔導員掌握的專業知識較少,缺乏較多的經驗。一方面,輔導員老師并非專業的就業指導老師,僅僅進行過簡單的就業指導培訓;另一方面,高校沒有將就業指導工作作為高校學生教學的重點,對專業老師的培訓較少。
就業指導效果評價體系不完善是影響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向前推進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互聯網以及數據化時代的影響下,對數據的過度依賴造成高校就業指導出現較多問題。許多高校將就業率作為衡量學校就業水平以及就業指導效果的唯一指標,不能從學生出發,從就業出發,真正的做到就業指導能力的提升,進而完善就業指導評價體系。高校就業效果評價體系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高校極度重視就業率,不重視學生就業效果評價的反饋,不能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就業培訓,違背了就業指導的初衷;另一方面,很多沒有意愿就業意向的學生得不到就業指導,一定程度上造成師生間的矛盾。
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面臨的第三個困境是就業指導角色的非單一化。高校的輔導員身兼多職,扮演多種角色。一方面,輔導員必須負責學生的思想工作、日常事務以及學習問題等多方面的工作,充當學生的心靈導師,幫助學生適應并且處理各種事情,這大大增加了輔導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輔導員還需進行就業指導,不僅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就業指導,還需要具備各種就業方面的專業化知識,造成就業指導角色的非單一化。高校輔導員掌握的相關專業知識較多,整體專業化程度不高,就業指導能力較弱,需要輔導員付出大量的努力,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促進高校就業指導能力的提升。
加強輔導員自身專業技能培訓是首要步驟,通過各項就業指導技能的培訓和提升,可以更好的提升輔導員的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更便于深化就業指導深度,讓學生真正從中受益。在提升專業技能方面,高校可以通過聘請專業就業指導老師為輔導員進行專業培訓,讓老師親身感受和提升;其次,組織輔導員觀看專業培訓視頻,結合相應的實際操作課程,幫助輔導員在學習中提升,解決更多學生的就業問題,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最后,高校輔導員應多進行案例分析,運用專業知識為學生進行就業深度指導,關注學生的就業指導效果,提升其滿意度。
學校教育具備較多的優勢,這為學校就業指導提供很多提升的路徑。利用學校教育的特殊性,培養學生就業指導骨干,讓就業指導不再是輔導員老師的專項職能,而是號召有潛力的學生參與,拓展就業指導的廣度和深度。首先,學生就業指導骨干從學生中來,了解基本學生的就業困惑,能夠從學生的思維出發,結合專業的就業指導知識,為學生提供科學化的就業指導培訓。其次,高校會對學生就業指導骨干進行專門的培訓,他們掌握基本的就業指導知識,可以解決基礎性的就業問題,減輕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負擔。最后,建立師生互助的就業指導體系,可以減少師生矛盾的發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就業指導當中,提升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提升高校就業率。
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更便于高校輔導員開展就業工作。輔導員可以借助互聯網的便利,建立高校互聯網就業指導支持系統,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實現學生就業骨干、專業課老師、院校兩級資源、就業單位以及學生家長的無縫銜接。通過整合優化各方資源,不斷提升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提升高校就業滿意度,進而提升高校學生的就業率和簽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