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治醫師 曾維根
如果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那扁桃體無疑是“話”最多的器官,時不時就要發發“炎”、刷刷存在感。扁桃體發炎不僅自身會紅腫疼痛,還會導致扁桃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疾病,稍微長大點的扁桃體還會導致打呼嚕,引起呼吸不暢。不少人將扁桃體和闌尾并列為人體多余的器官,但扁桃體真的是多余的嗎?它有什么用?能輕易切掉嗎?
扁桃體又稱腭扁桃體,屬咽淋巴循環的一部分,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會處,黏膜內有大量的淋巴組織,處于對抗細菌的“前線”,是抵御有害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關卡,也是直接接觸抗原引起局部免疫應答的部位,被稱為人體的免疫活性器官。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扁桃體內有淋巴組織、漿細胞和參與細胞免疫的T細胞、B細胞;能產生各種免疫球蛋白和特殊抗體;還能分泌干擾素,抑制細菌生長,具有抗細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每個扁桃體每天要向咽腔釋放大約1000萬個淋巴細胞,這些淋巴細胞聚集成一個圓環狀,消滅吞噬外來的細菌。
從1歲左右,扁桃體的功能開始增強,4~10歲的時候達到高峰。隨著人體發育,免疫功能不斷完善,14~15歲的時候,扁桃體逐漸退化。
一般來說,4~10歲兒童為扁桃體炎高峰期。因為小孩子的淋巴系統發育比較旺盛,但是兒童的身體抵抗力相對比較弱一些,容易受到各種細菌、病毒等的侵襲,因此,兒童期很容易發生扁桃體炎。對此,扁桃體也很委屈:為什么發炎的總是我!
這是因為,細菌病毒入侵的時候,扁桃體首先與敵人進行戰斗,戰斗的過程就會產生炎癥,也就是急性扁桃體炎。由于扁桃體的位置特殊,呼吸和飲食都是通過口咽部,扁桃體還非常容易受到“雙重打擊”,在氣溫降低、疲勞、人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更容易出現感染。
有人認為扁桃體沒用,還經常發炎,不如早點切掉。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我們前面說過了,扁桃體處于“咽喉要塞”,與位于鼻后咽喉和口腔頂部的腺樣體共同構成了免疫系統的一個部分。因此,在做過切除手術后,許多疾病的風險會明顯升高。
但是,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則建議切除:
1.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
一般1年內反復發作超過7次;或者連續2年,每年發作不低于5次;連續3年,每年發作3次以上。
2.扁桃體過度肥大。
扁桃體長的太大了,影響吃飯、呼吸,導致患者出現營養障礙、講話含糊不清、睡覺打呼嚕、晚上被憋醒等情況時,建議手術治療。
3.扁桃體引起其他疾病。
慢性扁桃體炎可以引起相鄰器官的病變,例如分泌性中耳炎、鼻竇炎、反復的上呼吸道感染等。與扁桃體相關的還有腎炎、心內膜炎、關節炎、心肌炎等。
想要預防扁桃體發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鍛煉。
人體的抵抗能力很重要。加強體育鍛煉,保持機體健康就不會影響扁桃體的分泌功能。
2.注意口腔衛生。
口腔中化學或物理的刺激也會導致扁桃體發炎。應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注意飲食營養,避免外界不必要的刺激。
3.不濫用藥物。
扁桃體是人體的防御器官,不能濫用抗生素,以免影響扁桃體的功能。
4.及時增減衣物。
人體疲勞后容易出現扁桃體發炎。應避免過度疲勞,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