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敬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唐山 063299)
“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由習近平總書記于2010年提出倡議構想,它開創了我國對外經濟與文化發展交流的新局面。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實施過程中,對國際化人才需求也發生了變化,當前對外經濟和文化發展狀況對人才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機構,要明確培養目標,將人才培養類型定位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并實行多元人才培養模式,來切實滿足“一帶一路”倡議對人才的需求。
復合型人才是即在專業技能方面有突出能力,同時還具有較高關鍵能力的人才。當下,我們要培養的復合型人才的外語教學重點應該是使學生“重技能、重應用、善交流、會思辨”。同時,積極探索外語與文化、旅游、交流、商務等專業課程模塊銜接的建設,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和國際視野。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真正貢獻于地區及國家的經濟發展建設。
高職院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一帶一路”倡議的人才需求要求高職院校要培養出能夠服務對外國際交流合作和國際各類業務的順利實施的人才。但目前從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現狀來看,無論是在課程設置、教學,還是在課外實踐等方面,都與“一帶一路”倡議的人才需求不相匹配,無法滿足外向型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外語教學培養現狀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以專業人才培養為主,復合型人才短缺。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往往只關注專業培養,沒有很好的關注到語言培養的重大意義,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較少,使得畢業生往往知識水平不高、知識面狹窄、語言實踐應用能力不高,很難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需要寬泛的人才布局,要求人才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能夠掌握金融、政治、文化、經濟、信息、語言等多種學科的知識與內容,具備外語應用、思辨與創新、商務實踐以及跨文化交流等多種能力。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也已成為教育領域的共識,因此,高職院校要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在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外,還要注重有較高關鍵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滿足“一帶一路”的市場人才需求。
我國高職院校外語課程設置方面大都重視閱讀和語法,聽說訓練形式單一,與外向型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緊密程度不足。外語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雖然大多數都分為聽、說、讀、寫,但還是更注重閱讀和語法,因此學生的聽說能力依然為短板。高職院校為了給學生更多時間學習專業課程,把有限的英語學習時間刪減到一年,這種設置嚴重的影響了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此外,學生英語水平差異明顯,班級容量又很大,因此教師操控本課有難度,進行良好的聽說訓練難度很大。
外語作為一項很重要的關鍵能力需要為學生投身“一帶一路”服務。目前國內的高職英語教材涉及一帶一路政策,及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文、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識還很少,因此學生在這些方面的外語詞匯和知識儲備也較少。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外語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及教學模式還比較落后,“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依然是主流,很多院校在教學中還沒有應用網絡及信息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而且缺乏外語實訓和實踐設施及環境。因此,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構想中對語言服務內容的規劃,高職院校要加強推進教育改革,通過“情境教學法”“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等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在傳授學生語言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滿足“一帶一路”倡議對高職外語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
師資問題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外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人才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目前的高職教育中,高職外語教師大都來自于師范院校,他們擁有較強的理論知識但對專業領域知識的掌握卻比較弱,缺乏跨學科能力與實踐能力。這種缺乏“雙師型”素質和資質的教師隊伍很難勝任符合“一帶一路”人才培養要求的、現代外語教學及現代外語人才培養任務需求。
高職院校要以“一帶一路”的人才需求為導向,明確復合型語言人才培養目標,要使學生在具備扎實語言理論功底和復合的知識體系的同時,還要具備開放的文化思維與精神品質以及良好的社會道德與職業道德和跨文化的國際化視野。要通過教學實踐,讓學生掌握語言及相關文化知識,能夠運用知識處理涉外活動相關的實際問題,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復合型語言人才。
高職院校要以“一帶一路”倡議對復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為基準,利用網絡資源和信息化教學手段,來建設外語基礎課,加強外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并與專業崗位技能課程相結合來強化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掌握。以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輔修一些國際貿易、外交、經濟、旅游等具有實際意義的內容,使學生具備跨專業發展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增加,至少不再繼續減少英語課時。針對學生外語水平差異大的現象,可以進行分層教學。根據入學成績把學生分成兩層,每層使用不同的教材、教法和教學模式。
相關部門應該考察“一帶一路”的具體實施情況并對忙碌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建設者進行調研,根據實際需要研發一套有關“一帶一路”最新信息的、實用的、能夠大力提升學生聽說能力的教材。
高職院校要改變教學觀念,積極改革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情境教學法”、“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等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學習軟件等教學資源和形式來開展個性化、互動化的教學活動。通過網絡和實踐教學平臺的建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并強化高職外語實踐教學的培養,加強實踐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定期開展外語及其他專業能力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訓中獲得更多的應用技能。還要建立一支高素質、業務能力突出、具有復合專業能力的師資隊伍。引入“雙師型”教師資源,拓展高職院校外語教師隊伍結構。并通過開展業務學習、培訓、進修、科研等方式加強教師的專業性,滿足“一帶一路”倡議下現代外語教學的要求。
高職院校要以“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發展機遇為契機,對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學進行改革,通過優化課程體系設置、調整學習目標、教學模式、開發教材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職業素養和國際化視野,培養出具有較高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外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