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巍 李佳媛 陳藝陽 許婧怡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省廣州市 510642)
統一戰線是我黨執政興國的一大法寶,港澳統戰系統作為國家統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重要能量交換地位的子系統,高校是人才的發源地和聚集地,一直以來都是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一個重要領域。2018年,大批00后港澳學生進入大學校園,該批學生也將作為高校統戰工作的一大重點研究方向,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為主體的新媒體快速發展,給新時期高校統戰工作的表述、構成、工作對象和工作范圍帶來了深刻的改變,通過分析00后港澳大學生思想特點,調研00后港澳大學生網絡文化訴求,結合新時代網路統戰的要求和特點構建有效路徑,為高校網絡統戰和港澳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提供新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思路。
00后港澳學生進入大學,作為港澳回歸祖國后,21世紀新的一代,他們對新媒體認同程度高,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人生態度上頗具特色,主體意識強、自我價值凸顯、思維活躍視野開闊,思想與價值取向多元化,及時跟進和研究統戰對象,為下一步統戰工作做好鋪墊。
針對在粵就讀大學的00后港澳生進行調研,根據出生成長環境不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在內地出生成長,僅僅是因為有直系親屬已經定居香港,根據現實情況需要,他們在一定年齡后將個人戶籍改換成港澳籍。該部分的港澳生由于成長環境基本跟內地生無異,較大部分戶籍轉換成港澳籍后仍長期定居在國內,因探訪親友,購物方便等需求才前往港澳短暫居住,他們在思想特點上與大陸學生基本趨同,從小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等,認同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和目標,愿意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該部分00后港澳大學生較為容易做好統戰工作。
對于另一部分千禧一代從小在港澳出生長大在大陸就讀的港澳大學生,由于成長環境、接受教育等與內地學生有較大的差異性,其思想特點也呈現出不同特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第一,多元的價值取向和西化的生活方式。第二,較為淡漠的政治態度和復蘇的愛國意識。第三,濃厚的個人主義和冷淡的集體意識。
要開展好00后港澳大學生網絡統戰工作,也要詳細了解其網絡訴求,網絡訴求包含有三個方面。第一,網絡平臺的需求。平臺是承載一切信息的載體,不同平臺傳遞信息方式,用戶使用習慣,后臺方法操作等都不盡相同,首先要調研不同平臺的使用,只有掌握平臺使用頻率和習慣,才能有的放矢,做好內容建設和統戰引導,通過對在粵就讀大學的120名00后港澳學生發出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16份,通過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在平臺使用方面,網絡平臺的使用仍集中在微信(33.5%),facebook(19.7%),微博(14.5%),QQ(10.1%)等主流平臺,新興媒體抖音、快手等小視頻使用占4.2%,從上結果看出港澳籍大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因交流互動、日常生活需要使用微信,同時也保持在與香港澳門親人朋友之間的交流需要使用facebook,而新興小視頻媒體使用也在日益增長。
第二,網絡內容的需求。網絡內容承載著傳遞信息內容進行統戰引領的重要作用,是開展網絡統戰最為關注的方向。網絡統戰內容調研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展現形式,在展現形式方面,視頻(40.5%),文字(30.7%),動漫(12.5%),音頻(6.1%),在作品內容方面,62.2%的調研群體使用網絡在社交閱讀瀏覽新聞上,但也有35.6%更傾向于游戲購物觀看視頻看劇,從這可以看出00后港澳大學生更偏向于即時性的,快速獲取新聞信息內容。
第三,網絡活動的需求。通過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對于網絡活動85.3%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參加,而在活動形式方面,問卷結果顯示他們更加傾向于參與性高,能力思想提升,結交朋友等方面的活動。
從上看出,根據00后港澳大學生網絡文化訴求,緊貼實際,通過打造有質量的網絡文化產品,用正能量占領教育陣地,有效地發揮了引領學生成長的作用,可以大大提升網絡統戰工作有效性。
通過研究在粵就讀00后港澳大學生思想特點,針對他們的網絡文化訴求,有效整合校內網絡資源,通過組建網絡統戰育人團隊,搭建統戰平臺網絡矩陣,創作統戰育人內容,加強線上線下協同互動,做好網絡輿情引導和監控,將網絡統戰育人工作與00后港澳學生愛國愛校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學生管理、網絡新媒體教育有機結合,構建多維協同育人體系,讓港澳臺學生統戰工作從無形到有形,不斷豐富和完善統戰工作內涵,提升00后港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深度和廣度。
做好00后港澳大學生網絡統戰工作,關鍵是要建設一支綜合素質較高、具有優秀教育水平、堅定信念、對港澳大學生熟悉以及結構穩定的網絡統戰育人工作隊伍,要高度重視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工作,等擔任網絡統戰工作人員,按照“立場堅定、政治敏銳、品學兼優、責任心強、喜歡網絡評論工作”等標準選拔出優秀的網絡技術專家、思想政治課教師、輔導員和學生擔任網絡統戰工作人員,通過組建隊伍,依托“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傳播平臺”等00后港澳大學生喜愛的網絡平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用推陳出新的網絡產品吸引,用豐富多彩的網上活動凝聚愛校榮校、愛黨愛國和主流文化等認同感。
為做好00后港澳大學生網絡統戰工作,網絡平臺矩陣構建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矩陣一旦構建完成,可以輻射到每位00后港澳大學生,這時矩陣的建立就需要完善以統戰教育為主體,以“統戰網+新媒體+短視頻”為三翼的“一體三翼”網絡統戰體系,逐步覆蓋各網絡平臺,做好硬件建設和制度建設,加強以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骨干為主的隊伍建設,豐富思想教育、教育教學、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等方面的平臺內容建設,同時完善統戰網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與感染力,加強統戰網頁的即時性、易受性、高效性、覆蓋性,設立相應層級和職責,團隊成員各司其責,創作網絡文化內容,做好網絡統戰工作。
網絡產品是開展網絡統戰教育的載體,網絡產品的質量優劣直接決定了統戰效果。00后港澳大學生借助互聯網平臺獲取知識和信息,大多數對思想政治領域的信息感興趣不僅僅是由于信息本身,往往是在各種綜合信息的獲取中受到了思政輿論的影響。因此,首先,要通過網絡提高00后港澳大學生的素養和能力,應當將統戰工作滲透到學生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層面進行。其次,充分將統戰工作與心理教育相結合,使他們不再沉迷于不良網站中。最后,不斷加強校園文化陣地建設,用優秀的文化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達到網絡統戰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創作出優質網絡統戰產品,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第一,積極深入00后港澳大學生生活,獲取第一手資料,找到能反映良好精神面貌、反映良好統戰效果、能夠引起廣泛共鳴的素材,將產品創作與個人需求相結合;第二,精心打造他們喜愛的網絡文化產品,短視頻,網絡文章,漫畫,并運用豐富的網絡語言、形式、方法、技巧加以優化,將網絡產品內容與其閱讀習慣相結合,做到寓教于樂;第三,打造網絡統戰文化品牌,通過開展網絡文化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校園文化中汲取素材,讓00后港澳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網絡思想交流中;第四,將統戰工作與學生情感溝通結合,設立統戰工作人員新媒體聯盟,及時把握00后港澳大學生思想動態并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第五,做好內容主題設計,內容涵蓋思想教育引領、愛國主義教育等不同主題,堅持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以內容創新為根本,持之以恒推動創新發展,形成長久動力。
做好線上宣傳發動的同時,統戰工作仍需關注線下工作,線下活動主題的選擇一方面來自于常規主題,如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來自于最新時政以及近期高頻發生的事件。通過網絡平臺發起討論話題,搜集00后港澳大學生關注的問題,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線上線下有機結合交流,努力探索新模式加強思想教育,發掘各種潛能,促進全面發展,強化網絡統戰的說服力和影響力。
因港澳大學生仍與當地親人朋友有日常聯系,因相關體制并不相同,當地輿情事件發生仍會對港澳大學生造成影響,尤其00后剛成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仍不成熟,在這基礎上,要做好網絡統戰工作,就要做好網絡輿情引導和監控,凈化網絡空間必不可少,所以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強輿情監控。網絡評論員每天對國內外知名網站、論壇、博客、微博、微信、QQ群、視頻網站、新聞跟帖等網絡媒介收集、研判、應對、處置涉及國家和學校的重大輿情、重大信息、敏感信息、低俗不良信息,同時對特別關注人群密切關注,及時收集整理報送上級主管部門,并主動引導,及時發表評論,抵御負面言論的滲透和傳播。第二,提供價值引領。網絡是大學生聚集的主陣地,是校園文化活動分享交流的平臺,同時也是校內信息集中展示的窗口。網絡統戰旨在以價值引領為抓手,切合大學生交流習慣,建立一個能夠吸引00后港澳大學生的網絡主陣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引領千禧一代港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而有效推進網絡統戰建設。
做好高校學生統戰工作,對于維護民族地區穩定、港澳同胞政治趨向等有著重要意義,合理有效利用和分配網絡資源,構建新舊媒體融合機制,建立良好的網絡統戰引導機制,協調線上線下活動內容,讓00后港澳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升00后港澳大學生公民意識和愛國意識,推動其積極參與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切實做好網絡統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