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明
(遼寧省本溪市第三十中學,遼寧 本溪 117000)
九年級是初中三年學習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對于大多數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不知道如何又快又準的記住基礎知識的同學來說就更難了。學生壓力大,而且有些學生經常發生上課聽得懂,作業不會做的情況,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沒有課后復習,沒有真正掌握知識點,僅僅死記硬背。但英語的學習不能靠死記硬背,更多的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對知識點的融會貫通,這是非常重要,面對這種現狀,我研讀教育學,記憶方法等方面的書籍,最終發現思維導圖應用于九年級英語課堂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更好地強化知識點。思維導圖的使用,讓學習英語變得簡單而有趣,通過對思維導圖的繪制,不僅可以加強記憶,更能激發創造思維。通過多次思維導圖的繪制,使學生思維更為活躍,許多好的創意可能就油然而生。下面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一下思維導圖在九年級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在每節課小結部分,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內容。先讓學生簡單說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教師在黑板上寫下關鍵詞,形成框架,加上不同顏色和簡筆畫,使學生加深印象。將思維導圖的理念運用到實際英語教學中,能促進學生進行有意義和有邏輯性的學習,促使他們整合新舊知識,構建知識網絡,濃縮知識結構,從而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以前未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時,有些教師雖然也考慮課程進度,但結構松散,很可能出現腳踩西瓜皮走到哪算哪的情況。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主動運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點加以梳理整合,做到心中有圖,并且教給學生科學的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引導學生自己構思出思維導圖,完善英語知識體系和細化基礎知識的技能。比如,在詞匯課上,教師可以從一個詞根出發,加上前綴、后綴,近義詞、反義詞,詞性變化等一系列內容,融合在一個思維導圖中,這不但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也減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負擔,提高了課堂效率。例如,在學習九年級新目標英語第五單元的produce一詞時,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把producer制作人,生產者;produced產生;制造的過去分詞;produces過程,管理,產品;producing生產力,生產業;product產品,作品;production成果;產品;productive能生產的,這八個單詞以produce為核心,利用思維導圖展示給學生。
在九年級英語中考復習過程中,教師通常要帶領學生學習各種題型的解題策略,經過精心的備課和構思,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設計出各種思維導圖,以利于強化基礎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本人曾經做過一節關于完形填空題的解題策略的公開課,在板書設計方面,本人設計了一個蝴蝶形狀的思維導圖,主題鮮明,要點突出,增加了課堂密度和效度。
再比如寫作方面,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書面表達的解題策略時,可以在課前備課環節畫出色彩鮮艷的思維導圖,將思維導圖在課堂上利用ppt或電子白板課件上,方便快捷地展示給學生,以便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需要寫到的內容,更加全面地掌握寫作技巧,同時,這樣做也體現了教育手段現代化和信息化的原則。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思維導圖來列出寫作提綱。這是有關寫作策略的指導,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會利用思維導圖列提綱之后,就可以使自己的書面表達水平逐漸提高,也增加了書面表達的邏輯性,加快了答卷速度。而且近幾年來,在九年英語教學中經常出現,給出一個思維導圖,讓學生結合思維導圖來寫作文,教師要指導學生看懂題干要求,完整的表述題干中要求的內容,各個方面都寫到,而且要注意上下文的連貫。
另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歸納文章段意和中心思想,根據其邏輯關系畫出思維導圖,從而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寫出更好的書面表達文章。例如:在新目標英語九年級教材中第二單元,Section B 2a和2b有關The spirit of Christmas 的過程中,會看到教材中出現了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中有關圣誕精神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章內容,來豐富教材中所給出的思維導圖,提高了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能力,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采用思維導圖方式來教學,不僅很好的對知識點加以歸納,而且更好的整合教學內容,通過一張圖就可以高效的把握整個單元的要點。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應該是逐漸養成的。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更為靈活和開放,不斷提升九年級英語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