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蒙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1)
隨著我國提升個人素質工作的推進,促進我國青年職工的心理建設工作的進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新媒體技術的引入,為青年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生機,它以多樣的形式對職工進行潛在的教育,使職工容易接受和吸收,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當然在運用新媒體技術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教育內容的質量以及教育工作的評價反饋,這樣才可以進一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本文主要就新媒體技術為青年職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的突破進行了介紹,對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析。
根據青年職工對新媒體認知的調查相關數據分析,我們發現目前在青年職工群體中,大部分人對新媒體技術表示很樂意接受,而絕大部分人使用智能手機用來接打電話以及收發短信,大約一半的人用智能手機來上網打游戲或者登錄其他的社交軟件,超過一半的青年職工更愿意看到一些針對性更強的信息,并且可以與親朋好友分享自己喜愛的信息。總體上來說,新媒體技術已經普遍被青年職工群體所接受,這也是他們進行線上交流、獲取最新資訊以及放松休閑的重要途徑,相比于傳統的媒體技術,新媒體技術受到更多人的青睞,然而萬事都有雙面性,有利必有弊,新媒體技術雖然豐富了青年職工的生活,但是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職工的思維受到互聯網的影響比較大,思維以及行為方式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狀態,越來越多的青年職工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一些思考和社會實踐操作,所以在對青年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上,新媒體技術是非常必要的選擇。
因為新媒體具有比較靈活的特點,所以現在很多公司在青年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了新媒體技術,它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單項傳播的局限性,讓溝通和交流更加流利順暢,也更加及時,比如在很多企業的青年職工的教育工作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那么職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教育內容、也方便對自己的學習進度及時了解,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下,使得心理測試表更加靈活地使用,職工可以根據測評的結果來進行心理狀態評估,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尋求針對性的幫助,職工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在網上搜索一些與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視頻或者圖片,這實現了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拓展。
新媒體技術傳播的方式往往具有隱蔽性以及潛在性,它常常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或者觀點隱藏在文章或者視頻中,讓職工在觀看時,既可以放松神經也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過長期的新媒體技術的影響,職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教育效果也更加明顯。同時新媒體往往掌握著輿論的一些導向,能夠集中心理健康的案例,引發職工的集中討論,從而可以誘導職工正確思想觀點的確立,而這種引導是非強制性的,是職工們自覺形成的。
在運用新媒體技術的過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可以利用循環播放的方式來增強教育的效果,并且注意新媒體對教育思想的靈活表達,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在青年職工中適當展開新媒體技術的推廣,讓職工可以在其中選取針對性的內容,而目前新媒體技術中的思想內容質量參差不齊,要避免職工接觸到質量較差的思想內容,這樣并不利于職工的思想教育,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同時也要適當的利用新媒體展開心理健康的教育,不能過分依賴新媒體,否則職工也會過分放大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影響職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時公司也要對青年職工的心理健康問題做好相關的測評和反饋工作,讓職工都能看到新媒體技術給青年職工心理健康教育上所帶來的成效。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技術層出不窮,它也逐漸滲透到了企業職工的生產生活中,而且新媒體技術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潛在性,這使得它成為青年職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選擇,新媒體技術為青年職工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知識面以及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讓職工在放松的同時也能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相信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進一步深入,青年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能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