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璐
(陜西警官職業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警校學員任務實施能力的加強與警校文化建設息息相關。警校文化更多的體現為學員與學校所呈現出來的學習精神、職業精神以及學員行為規范。而警校的文化自信則是通過推進文化強警戰略,轉化為學員的精神追求和行為規范,從而在日常實踐中不斷加強和提高學生的任務實施能力。
文化對人的影響,主要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警校學員的文化自信與文化信仰直接影響著學員的精神追求與行動行為,因此,基于文化強警戰略下加強學員的文化教育和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是開展任務實施能力訓練的基礎。在警校推行文化強警戰略,開展各類政治文化活動,有利于引導學員形成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正確價值觀,并不斷豐富學員的精神世界,從而樹立學員的文化自信與文化信仰。
文化直接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交往方式、實踐活動與認識活動,在警校中體現為學校文化直接影響著學員的日常行為規范以及任務實施能力的訓練活動。在警校中推動文化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和規范學員的日常行為,并產生持久的積極影響。同時,有利于學員在警校文化活動中正確看待訓練活動,把內在精神追求轉化為行為活動。
警校是為公安機關培養和輸送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承載著社會重任。如何推進警校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公安人才教育氛圍,培養高素質的學員成為當前警校的關鍵內容。文化強警戰略則進一步明確公安院校推動文化建設的要求,全面探索和建設警校文化環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警校學員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學員的行為活動,體現出學員個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狀態。因此,加強警校學生的價值觀文化建設是提高學生任務實施能力的基礎。警校應該通過開展多種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和政治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結合時事政治與歷史文化教育,在日常學習中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文化。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收集相關的人物事件案例,帶領學生共同領悟和學習其中的精神文化。鼓勵學生主動關注和了解國家政治新聞,牢記自身職責與使命,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與文化素養,加強自身任務實施能力。
對于警校學員而言,制度文化建設不可或缺。制度是約束和規范學生行為,使學生在長期的制度文化中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內容。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帶有個人主觀性,缺乏足夠的獨立自主性。因此,警校需要建立健全一套明確清晰的制度文化幫助學生提高自制能力,從而加強自身任務實施能力。在制度文化中,應當包括完整的任務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與考核機制等,堅持獎罰分明的原則,把制度文化落實到實處。通過制度文化的建設與實際應用,進一步規范學生在日常學習訓練生活中的行為,形成良好的自制能力與行為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任務實施能力。
警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最重要場所,因此,警校文化氛圍的營造尤其重要。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學生長期處于一個充滿正能量、充滿文化自信的校園中,學生也會接受到這種文化的熏陶。因此,警校應該推動以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建設。從思想價值觀、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公安文化等多個方面打造校園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有針對性的公安警校文化。此外,警校可以通過組織開展校園知識大賽、學習公安英雄精神、任務實施能力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在活動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在校園中進行文化浸潤、文化字樣,有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加強自身的任務實施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素質。
文化強警戰略對于推進警校文化建設、樹立學員的文化自信與文化信仰、加強學員的任務實施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警校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文化強警戰略的探討,通過加強價值觀文化建設、推進制度文化建設、加強警校文化建設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加強學生任務實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