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鋒
(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南通 226010)
要做到食品安全,關鍵是要讓大家形成飲食健康的良好觀念和行為習慣。對于護理專業的護生,除了承擔治病救人的基本任務外,對病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也是其主要職責和義務所在。飲食健康作為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必備和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教育教學中應該關注這方面的教育。下面重點探討一下醫用化學教學中高職護生飲食健康的培養與宣教。
職業學校學生大多愛睡懶覺,寧多睡一分也不早起一秒,最后急于掐準時間上課,少吃甚至不吃早餐。研究成果表明,早餐質量較差尤其不吃早餐的人一天的精神狀態都不理想,也影響身體各方面的新陳代謝。
油炸食物普遍受到護生偏愛,如炸雞、漢堡、薯條、油條、油炸餅等。這些食品雖然香脆可口,但會對身體產生極大致癌風險。高溫條件下油炸類食品會產生致癌物質,其營養成分遭受嚴重毀壞,生成苯丙芘、烯酰胺等有毒物質。
護生大多為女生,常有吃零食的習慣,再加上課余時間普遍較多,常以零食來打發時間。零食大部分是膨化食品,雖然味美可以增強食欲,但容易產生副作用,影響正常進食,易發肥胖,也會導致鈣、鐵、鋅等各種微量元素正常吸收。
把飲料當水喝,這是許多學生的通病。喝的飲料大多是糖分高且幾乎不含其它營養素的碳酸飲料,往往越喝越渴,易造成肥胖,損傷牙齒,影響消化,導致骨質疏松,易患腎結石,因此多喝無益。
護生一般都不注重科學合理的飲食健康,沒有規律且比較隨意。一日三餐應做到均衡有規律,時間點要合適,營養素比例恰當,熱量分配要均衡,不規律的飲食不僅會傷害脾胃功能,還會導致消化系統紊亂,影響各種養分的合理吸收。
醫用化學教學中高職護生飲食健康培育與宣教是指在高職護理專業的醫用化學教學中對護生滲透飲食健康培養和教育,主要通過挖掘醫用化學課程中與飲食健康的相關知識,為飲食健康的理念、目標、內容和實施服務。即在醫用化學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各種顯性和隱性的飲食健康教育資源,把健康的理念、知識傳給護生,并自覺地形成飲食健康觀念和行為習慣,并同時向社會、家庭、個人包括病患及其家屬進行飲食健康的宣教。
醫用化學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飲食健康教育的素材,將飲食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飲食健康意識,將化學知識與相關飲食健康知識巧妙的進行融合,使學生在日常社會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健康習慣。學生通過飲食健康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以及思維的內化吸收,逐步加深健康飲食的思想意識,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進而不斷優化學生的日常飲食健康習慣,增強體質,降低或消除不良飲食方式的致病率,提高人體免疫力。
護士除了對病患者進行科學護理之外,對各類人群尤其是病患者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也是護士的職責之一。她們是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不僅在工作崗位上,也應走入社區和社會進行宣教。要指引人們樹立健康意識,并自覺地產生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和行為方式,避免、減輕或消除影響所有危及健康的不利因素,預防疾病的發生,促進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質。飲食健康作為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方面,與人們生長發育、疾病預防與控制等方面息息相關,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護士要掌握飲食健康的知識和宣教技能,引導人們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對各類病患者采取不同的飲食健康教育,護生在學校期間就要為此做好知識的儲備和行動準備。
護生一般很難自覺形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在醫用化學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注意營養素的搭配,保持營養結構的均衡。避免經常飽食,加大胃部工作量,影響消化,使腦部處于缺血狀態。少吃油炸和爆曬食品,高溫會使營養素受到破壞,過多可引起中毒。注意調味品的用量,它們有一定的毒性和誘變性。科學安排好一日三餐,早餐一定要吃好,午餐和晚餐要注意粗細搭配、干稀搭配、主副食品搭配。糾正一些飲食習慣,少吃零食,注意不要偏食、暴食、快食、燙食、咸食,不宜長期吃素食,盡量不喝碳酸型和興奮型飲料,多食增強記憶力的食品。
讓大家遠離垃圾食品,保證健康飲食和食品安全,高職護生義不容辭,肩負著神圣責任與義務。護生要學好飲食健康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積極開展飲食健康教育的活動,教育他人,督促大家關注飲食健康問題,進而全面提高全民飲食健康的意識和水平,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