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玉
(同煤集團馬脊梁礦,山西 大同 037003)
黨的“十九大”是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歷史長河的一座豐碑式馬克思思想傳承理論建設,它是中華民族這一時間強國跨時代標志,也是未來我國舉國上下創新發展具有深遠指導作用的一個重要理論支撐里程碑式的標示。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新時代的理論依據和開篇之作,十九大的報告通篇都在展現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報告中對于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作出了明確的、歷史性的規劃,社會主義的道路旗幟鮮明、高屋建瓴,民族發展理論文化底蘊深厚、深邃精辟,報告是黨和國家、企業、社會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創新、和諧、富強、振興的重要理論依據和基礎。作為一名工作在社會最基層的企業文化工作者,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就要學深學透,學會通過相關思想理論來武裝我們的頭腦,結合具體工作實際需要,指導企業工會工作實踐,保證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下面筆者將會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就自己今后在企業文化發展的道路上,如何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進一步筑牢基層文化思想道德防線,樹立建設良好的社會、企業新面貌,談幾點個人看法。
中華民族在經過近百年的長期努力,在實現民族的富強復興的道路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成就和偉大飛躍。文化的傳承是民族未來的希望,時代的進步是國家走向富強的客觀要求,改革開放的40年歷史經驗,為我們國家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時刻用黨的時代理論精神貫穿實際工作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本領,熟練地把握崗位工作方向是一門藝術,也是每一個工作在不同基層工作的上班族需要具備的生存本領,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我們當下工作的行動指南、指路明燈。從我自身的工作出發,就是要時刻牢記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熟練地運作理論精神做好企業群眾文化工作,為企業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深刻貫徹中國邁入新時代的新發展理念,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決端正國有企業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蹄疾步穩推進企業基礎工作實現全面、深化的改革,在堅決破除各方面機制弊端同時,用理論來指導企業實踐工作,在發展企業產品質量的優勢上突破制約瓶頸,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并在自己工作的企業里,熟練的武裝基礎文化工作,就是在筆者工作的同煤集團里,把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穿插到集團公司“創新、和諧、富強、振興”的是新時代同煤目標里來,把理論思想穿插到筆者所在的企業的全年工作部署中來,加強自身崗位理論和文化學習的同時,推動企業在實現大型煤炭企業的進程中乘風破浪、再展宏圖。
在已經過去的十八大的五年里,是黨和國家發展建設從高速發展不斷向中高速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過度,是中國經濟建設極為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外部環境的客觀影響,如: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等,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道路發展建設在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等一系列深刻變化中,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兩去一補”政策的出臺,“供給側”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向調整,對煤炭、鋼鐵等企業的資源型企業的沖擊不可謂不大。重組、兼并、淘汰落后產能的重大舉措,伴隨著企業發展各種阻力隨著而來,社會發展大環境下要求我們:要認準新時期社會、企業基礎文化發展的具體形態;把握好當下所從事工作的時代脈絡;一切工作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從嚴要求;在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無前。
本人在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重要理論精神和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各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針對于工人階級和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闡述中,通過將中國特殊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的“六個堅持”的基本要求以及“三統一”等基本理論與自身的工作實際情況相結合后,對于自己今后的實際工作操作具有深刻的啟迪和推動作用。以上這些基本工作思路和要求對未來我們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做好黨和群團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在進行針對性改革的過程中,堅持基本工作思路有助于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團結服務職工群眾及統一思想依據法律規章開展工作。所有的論述注重責任,所有的精神主動擔
當,在新世紀現代化煤礦發展的歷史轉折點中,黨的十九大精神催人奮進,給我們指明今后的發展道路,我們要緊跟黨中央的理論腳步,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推動我們大型煤礦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助力企業展翅高飛、更進一步。
作為協調梳理企業和員工之間關系的橋梁紐帶,加強煤礦企業文化建設對于煤礦企業的順利開展和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同時還與職工日益需要的文化知識支撐和自身利益密切相關;把文化工作當成企業方與職工方的調和劑,利用企業文化宣傳的工作大平臺優勢,可以不斷拓寬職工文化需求路徑,對于疏導企業職工的工作情緒具有很好的輔助功效。綜上所述,建立一支與時俱進的文化干部隊伍,加強自身理論素質修養的培訓學習是對拓實基礎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九大精神明確指出了這一路線的重要性,煤礦企業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扎實的、底蘊深厚的基礎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