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娜
(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在當今時代婦女解放程度已經明顯提高,但是并不等同于婦女解放的進程已經完成,馬克思所倡導是全人類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因此婦女解放的征程依然要繼續。通過研究婦女受壓迫的原因、目標以及道路來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
1.私有制是婦女受壓迫的根源。馬克思著眼于所有制去談論婦女處于附屬地位的緣由。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中,物質財富的生產成為衡量社會進步的標準與尺度,現代社會是以物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而存在。男性在社會生產中比女性擁有先天的優勢,因而造成了男性與女性的不對等,由于生產的不對等造成了婦女在整個社會中的附屬地位。在社會生產中資本成為統治人的力量,人們為了謀求物質財富的積累而被資本這種異己力量所支配與統治,資本不僅對男女兩性進行壓迫,而且更加重了男性對于女性的統治。男性因為天然優勢掌握了物質生產資料,對物質生產資料擁有絕對的統治權,也就造成了男性對于女性的壓迫。因此我們認為婦女壓迫的真正的敵人是資本,而資本的存在是因為物質資料的生產導致私有制的產生,私有制的存在才是男性對于女性進行壓迫的真正來源所在。
2.婦女受壓迫的實質是階級壓迫。在原始社會時期,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物資比較稀缺,男性主要以狩獵為主,女性主要以采集為生,男性與女性共同參與社會生產,共同占有物質生產資料。在原始社會公有的前提下,男女兩性的地位是平等的,這里是不存在階級壓迫的。生產力的逐步提升,人們生產使滿足自身的物品激增并伴隨產品的剩余,導致私有制的產生。“隨著一夫一妻個體家庭的產生,人類進入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妻子成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除在社會的公共生產之外。”[1]使得婦女所從事的家庭活動與社會生產活動相互分離,家庭活動失去它的公有性,物質生產活動占據了主導地位,家庭活動成為私有活動,轉變為從屬地位。男性的地位開始超越女性的地位,在家庭中占據主導地位,男性占有物質生產資料,對家庭財產具有支配權。原來是集體占有生產資料現在轉變為少數人占有生產資料,這部分人轉而成為了統治階級來壓迫被統治階級。據馬克思的階級分析理論,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男性在家庭領域充當統治級階的角色對女性的被統治地位進行壓迫,階級壓迫才是婦女受壓迫的主要表現形式。
1.經濟目標:婦女參與社會生產爭得經濟獨立。婦女長期限于家庭活動之中而與外界失去聯系,一切都依附于男性,也就決定了婦女的剝削與壓迫地位。婦女必須爭取經濟獨立參與社會實踐才能拋開對男性的經濟依附。婦女參與社會實踐,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與價值,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生產資料,擺脫對他人的依賴才能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經濟獨立是婦女解放的前提條件,從當下社會現實來看,婦女參與社會的程度較之前已經很高,但是婦女仍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解放,社會上還存在對于婦女的歧視,因此我們認為婦女解放任道而重遠。
2.政治目標:婦女參與政治生活取得政治自由。恩格斯指出:“當我們取得政權時,一定要使婦女不僅參與選舉,而且被選為代表,發表演說。”[2]婦女參加政事,不僅可以推動政治建設,而且可以提高婦女的政治站位。在參政議政的過程中婦女可以充分表達利益訴求,提高自身的能力,激發自身的潛能,提升婦女的政治地位。
3.最高目標:實現人類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馬克思把婦女解放包含在整個人類解放的過程中,從全人類的解放角度去探討婦女解放,婦女解放是全人類解放的關鍵一環,我們必須要解放婦女,才能談論全人類的解放。如果婦女得不到解放也就無從談論全人類的解放。婦女作為現實的人而存在,我們應該從現實的人出發去談論婦女的解放,而不能脫離現實而單獨地去看待婦女的解放。
1.婦女解放的基礎和前提是參與社會生產勞動。恩格斯提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3]恩格斯指出若使婦女解放,首先應該使她們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以便于獲得經濟自由,在社會實踐中,她們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得物質生產資料,擺脫在經濟上對男性的依賴,從而獲得經濟獨立。婦女參與社會實踐中與社會發生聯系而不僅限于家庭關系中,從而使婦女成為現實的人能動的人。我們不應該忽視婦女對于社會的貢獻,應該使婦女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發揮婦女自身的價值,使得婦女不僅獲得物質上的滿足,而且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實現婦女的真正解放。
2.婦女解放的根本是使私有制滅亡。馬克思認為,婦女處于附屬地位,是私有制作用的結果。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廢除了資本對男女雙方剝削并把私人的家務勞動變成一種公共的行業以后,男女真正平等才能實現。”[4]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的提升,使得婦女的活動僅限于家庭而被排除在社會生產之外,婦女所從事的家庭勞動是無償的,得不到社會認可的。因此必須使私有制滅亡,才有可能實現婦女的解放。但是私有制的存在經歷了長遠的過程,要想使得私有制在短時間內滅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婦女真正意義上的解放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父權制制度下,由于婦女長期被囚于家庭勞動中與社會生產勞動嚴重脫節,再者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許多人認為婦女的使命是在家庭中進行勞作和養育孩子,受此思想的長期影響,婦女也接受了社會輿論對于婦女的定位,因此導致很多女性的自我意識比較模糊。為此我們必須加強文化教育,深化婦女自我解放的認識,使婦女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使婦女參與到社會生產中,肯定婦女在社會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增強婦女的自信心。
社會上對女性的歧視仍然存在,例如,女性在就業過程中會因為性別歧視而被拒之門外,也會因此錯失提升的機會。有些婦女仍然會面臨家暴等問題,使婦女處于弱勢地位。我們可以制定反歧視法來保護女性就業的權利,同時我們也應該完善婚姻法,保護女性的人身安全,防止男性對于女性進行家暴等惡劣行為。我們應該發揮各方的力量,共同保護女性的合法權益。
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們無意之中就會表現出對女性的歧視。因此我們要加強社會思想的引導,通過大眾傳媒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宣傳男女兩性的平等觀念。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對我國當代女性的解放具有指導作用。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婦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得到了解放,但是社會當中還是存在一些對女性的歧視等現象,婦女作為弱勢群體的解放程度遠遠不夠,婦女解放的征程依然要繼續。我們應該深刻挖掘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的精髓,找出壓迫婦女解放的原因,探索適合當代我國婦女解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