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琳
(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 716000)
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理論主要是基于對權威理論產生的原因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三種不同形式的官僚制類型。第一種權威被韋伯稱作“卡里斯瑪”權威即超凡魅力型權威,它以對個人超凡能力、高尚品格的崇拜、對英雄事跡的迷戀、對天啟神啟的迷信為基礎,產生于被統治者在被統治者的超凡魅力征服后對統治者發自內心的追隨與順從,從而使得統治者具有權威。其二是“傳統型權威”。其權威來源于人們對習俗的遵從,對傳統和自古有之的規則的服從,典型的就是世襲君主制。最后一種是“合理合法型權威”,是以對法律規則的信任為基礎,而且這些法律是依據理性建立起來的。對這三種權威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可以發現,以領導人超凡魅力為基礎的權威類型帶有更多地感性色彩,依據個人崇拜和神學迷信得出的決策帶有很強的領導者個人主觀性。以傳統權威為基礎的權威類型是因循傳統產生統治者而非選賢舉能,產生的君主很有可能昏庸無能,導致決策錯誤。而建立在合理合法基礎上的權威依據人們的理性建構出來的規則實施決策,其決策往往更加具有科學性,決策的過程也能更有效率。
部落是國家最早的一種表現形式,當時生產力極為低下,部落中的民眾對很多自然現象缺乏了解,往往把決策權交由部落里具有超凡能力的人和能感知天啟、神啟的巫師,這樣的決策帶有很強的神秘色彩,由此建立超凡魅力型權威。在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中盤古氏開天辟地、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鉆木取火、伏羲氏造八卦定五行、女媧氏煉石補天、神農氏播五谷嘗百草、無為治天下,他們都在天災人禍面前展現了自身非凡的領導力與創造力,所以為百姓所追從,得以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部落并成功的成為了統治部落的首領。我國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是奴隸制社會,但原始氏族社會的政權形式依舊有很大的影響。最典型的便是對鬼神巫術的崇拜,商代對巫術的崇拜已發展到凡事必卜,到了周則由天命來確立政權的合法性。但正如前文所述這種建立在領袖個人的超凡魅力基礎上的統治并不能長久,一旦領袖身亡或者有新的能人崛起,部落權力就得面臨一次重新的洗牌。神話故事共工怒觸不周山中“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1]就記載了共工與顓頊的帝位之爭。類似的爭奪還有很多。
根據韋伯的看法,“官僚制首先是作為一種組織形式而存在的,……監控和下級對上級的報批的層級制度。”[2]中國歷代王朝都是按照此形式進行統治。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建立的皇帝制度確立了皇權至上,皇權專制制度,中國歷史進入了漫長的皇權專制社會,即譚嗣同所謂“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皇帝制度確立了皇位世襲制使得皇權的繼承成為一種“習慣”。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其中不乏有戰爭、動亂和起義,但總的進程仍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即使是在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傳統型的權威仍舊發揮重要作用。建立在傳統型權威基礎上的官僚體制自有其優越文明之處,以致那些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少數民族無一例外地全盤接受漢族的文化。
辛亥革命后中國開始向現代國家轉型。通過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逐漸建立起合理合法型權威。韋伯認為,合理性的官僚制有以下幾個特征:(1)合理的分工,即組織中的每個崗位應有明確分工、每位員工各司其職。(2)層級節制的官僚體制,由上層管理下層,高層指揮低層。(3)依章辦事的運作機制,組織內部需要依照規章制度辦事。(4)行式正規的決策文書,將每次決策記錄在案,形成檔案以便以后查閱參照。(5)組織管理的非人格化,即管理者要做到公私分明。(6)適應工作需要的專業培訓機制。現代官僚體制高度的分工和專業化要求每個部門都必須配備專門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以滿足工作的需要。(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國家支配方式在追求合法性權威的道路中大步邁進。通過具體的改革不斷協調和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實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不斷完善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行政領域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凡進必考成為選拔政府管理人員常態,形成了一支高效、專業的官僚隊伍。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提倡韋伯所倡導的“理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不斷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建設服務性政府。
由此建立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也有了自己的一套行政班子和行政模式,韋伯官僚制的理論也在實踐政治中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