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正大
(1.黃河交通學院,河南 焦作 454950;2.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高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要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培養出一批批祖國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需要有一支守道、明道、信道的高校青年教師隊伍。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為指引,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將師德師風建設始終貫穿到立德樹人和推進專業建設等各項工作中來。
新時代,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的不斷擴招,高校需要大批教師隊伍。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也促使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上升,各類高學歷層次人才進入教育行業,為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保障。他們知識淵博,思維活躍,科研能力強,很快成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骨干。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由于我們對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重視不夠,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問題。因此,科學規范高校青年教師的準入制度,加強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對于培養造就一支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教師隊伍尤為重要,也是提升青年教師隊伍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成長在新時代的高校青年教師,他們朝氣蓬勃,思想活躍,勇于創新,接受新事物快,適應能力強,但是他們當中有一些教師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在魚龍混雜的新媒體時代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在一些重大敏感的事件當中,他們的政治鑒別力不足,容易受到外在一些不良思潮的影響;由于高校青年教師大部分都是一畢業就進入學校工作,他們缺少社會實踐鍛煉,社會閱歷較淺,實踐能力欠缺,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理解不深刻;當前的青年教師大部分都沒有經歷過艱苦的生活,在成長過程中也很少有較大的挫折經歷,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缺少愛崗敬業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對教育教學工作注重實效,但是在治學態度方面有時不夠嚴謹;他們中的大部分青年教師都懷有遠大抱負,但是有時缺乏對教育內容的研究和把握,由于缺少磨練,他們中的大多數剛進入工作崗位時基本功不扎實,有待提高;高校青年教師自身學習經歷豐富,求知欲望也比較強烈,但不太注重日常理論學習,特別是涉及政治理論和師德師風建設方面的內容,他們中甚至還存在著一些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的心態;一些教師由于剛畢業,缺少與人交往和交際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比較孤單;一些青年教師由于和學生年齡接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容易與學生溝通交流,打成一團,但是一些教師忽略了自身角色定位,不能夠正確處理師生關系,很難形成教師良好的人格。
高校教師隊伍的素質將影響著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高校青年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水平,也將影響著學生的素質。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素質養成是需要經過長期的積累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影響。雖然說家庭教育和社會熏陶可以影響學生的素質養成,但是任何外界因素都無法替代教師的教育引導,也將決定著學生今后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和思維模式,也將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家庭幸福。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典范。教師的點點滴滴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因此,只有教師以身作則,充滿正能量,才能影響學生的行為,才能夠指引學生修煉品行,磨練意志,鍛煉品格,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非常重視教育工作,高度重視教師工作,將師德師風建設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在2018年的教師節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肯定廣大教師的重要貢獻的同時,也再次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期望。他希望廣大教師要珍惜光榮的教師榮譽,堅定初心,淡泊名利,堅定信念,完善自己,做學生的指明燈和引路人。這也為新時代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明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所以準確對標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要深刻認識青年師德師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要牢記立德樹人的崇高使命,來引導高校青年教師更好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和學問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和水平。作為高校青年教師,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努力提高自身修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高校要從教育事業后繼有人的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問題,想辦法為青年教師排憂解難,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高青年教師綜合素質。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無論是對于培養優秀的大學生還是青年教師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嚴謹的治學態度是青年教師成長的關鍵。通過傳幫帶和聽課評課的活動,可以讓青年教師學習老教師的經驗和做法,取長補短,提高治學嚴謹的態度。通過結對幫扶活動,讓老教師帶青年教師,在科研、教學等方面給年輕教師提出問題,教導方法,能夠讓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通過各類外出學習和培訓活動,讓青年教師經常走出去開開眼界,擴充知識面,提高教學技能和水平。當然,青年教師要主動加強學習,不斷增強各方面知識儲備,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快速成長為教學骨干和能手。
作為師德建設的靈魂和核心,師德修養不是“讀”出來的,必須外化于行,內化于心。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要改變偏重說教的傾向,“說到不如做到”,倡導師德踐行。要想讓師德建設在青年教師中“生根發芽”直至“開花結果”,亟須建立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從長遠看,應強化師德主題實踐,著力提高青年教師對師德規范的踐行能力,讓高尚的師德行為融于心、踐于行。
青年教師的職業觀是否正確將影響著教師的履職能力和履職態度。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個別事件對教師行業的負面評價較多,但是整體面是好的,我們要加強對青年教師職業觀的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絕對稱得上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首先要加強青年教師自身職業自豪感的認識,從思想、物質和精神等多層面給予支持和鼓勵。其次,要讓教師自身認識到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堅持潛心研究,專心授課,繼承優良傳統,把立德樹人作為自身終生的目標和努力方向。青年教師還要克服自身對物質的欲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注重精神富有,看淡云卷云舒,進一步不以物喜,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這樣的境界才能成就大師。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管理是關系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大事。教師職業道德提升不僅需要進行教育,還需要通過制度來保證。首先要加強教育。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是本職工作。我們在工作中也發現個別教師,對教育工作心不在焉,時時處處以經濟效益來衡量自身成長和發展,甚至有些人不惜冒著被處罰的代價違反教師管理規定,造成不好的影響。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業的基本準則,每一名青年教師都要懷著敬畏之心來學習、遵守,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認識教育的偉大意義。其次,要加強制度建設。要通過各類評價和考核機制,科學檢驗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客觀反映教師的教學科研情況,多措并舉,加強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師德師風建設。
新時代有新要求,新時代的高校青年教師也要有新目標,新作為。新時代青年教師要堅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新期望,立足本職崗位,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職業價值觀,努力提升師德師風水平,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態度不斷加強修煉,鍛造過硬本領,為我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貢獻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