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晶晶
(寧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寧夏 銀川 750001)
在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中,數學課程作為文化課程的基礎,對學前教育的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有著較大的影響。“小組合作式”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學前教育專業的很多學生對數學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在初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就足以應付今后的幼教工作,數學課程只要成績達標順利畢業即可。同時,還存在著學前教育中的數學僅僅是為小學教育打基礎的想法,認為沒有深入學習數學課程的必要,數學課程在未來的工作中實用性較低。因為以上原因,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動力嚴重不足,數學的學習目標僅是“及格”,沒有正確的認識到數學課程的價值,使數學課程在專業課中的地位較為低下,不受學生的重視[1]。
同時,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系統性,追求完成教學任務,使教師在課堂上通常只是刻板的講課,課堂的趣味性很低,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缺乏活力,學生無精打采地聽課,影響了教師講課的熱情,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導致學前教育數學教學的效率愈發低下。
“快樂課堂”教學模式是指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課程的內容,使原本枯燥無趣的課堂教學變為快樂的、有趣的課堂,在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可以鍛煉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采取小組教學的方法可以使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長處,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以小組的形式去攻克一個又一個數學難題。當學生依靠自己解決了數學問題時,就邁出了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學生會明白數學并不是難以攻克的高峰,從而產生成就感,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集合的概念》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在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將這一課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用自己的理解將其表達出來。當每個小組都展示完畢后,教師可以再提出問題,如“一個學生能組成一個集合嗎”。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
小組合作式教學并不是單純的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打分,并詳細地記錄下來,在期末時對每個小組的分數進行統計,并將小組的分數作為學生期末評價的標準之一。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小組成績對個人成績的影響,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避免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
同時,在進行分組的時候要注意將每個小組中成員的成績。例如,將所有同學分為五組,則需要結合入學時的第一次測試,將第一名至第五名的同學分別分到1-5組,將第六名至第十名的同學分別分至5-10組,以此類推。這樣可以保證每個組內的所有成員的總成績相差最小,確保小組合作式教學的公平性。
在對小組進行評價時,應避免完全由教師一人評價的情況,教師的評價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難以保證公平的原則[2]。所以小組合作的評價需要經小組間評價、學生組內評價和教師評價三個步驟,這樣可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同時需要注意成績并不是評價的唯一標準,應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考量,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和綜合性。
例如,在對第一組進行評價時,教師首先要對該組的成績、第一組成員的平時表現、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等進行綜合評價。其次需要給第二組到第五組的成員下發評分表,以不記名的方式讓其他組的成員對第一組成員進行評分,并讓第一組組內成員對自己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最后教師按照一定的比例計算第一組的分數。在評價中需要注意,小組間評價、學生組內評價和教師評價都要尊重事實,在評價的過程中要考察小組的團隊意識,也要注意小組成員的個人能力,在進行全面性評價的同時要注意學生間的個體差異。
小組合作式教學在實行初期一定會有一些困難,需要教師制定一些激勵方法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適當的獎勵是最好的激勵手段。小組合作的獎勵應在每個月進行計算,計算后清零重新統計,這樣每個月都是新的開始,可以保證每個小組都有獲得獎勵的機會,避免因為某一個或某幾個小組過于出色,而導致其他小組喪失斗志的情況發生。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學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對當前教學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創新。“小組合作式”教學是近些年來逐漸走入課堂的教學方法,有著傳統教學模式所沒有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值得教師們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