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林大學,浙江 杭州 311300)
黃茶,最初是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的,其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時期便已是貢茶,由《唐國史補》《太平寰宇記》《潛確類書》《湖南方物志》等歷代典籍中可以發現,黃茶自唐以來便一直都有生產,在中國茶類中占有重要地位[1]。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黃茶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因悶黃的濕熱作用,使酯型兒茶素 EGCG和ECG 等含量減少,轉化為 C和EC 等簡單兒茶素[2],這便形成了黃茶滋味濃而不澀、厚而甜醇的特點,改善了許多綠茶苦而澀的問題。
關于黃茶市場,過去黃茶的生產大多數為按需定制,其產銷基本持平[3]。互聯網的普及掀起了一股網購的熱潮,和傳統的購物方式相比,人們更加熱衷于這種方便快捷的新型購物方式。為順應潮流,黃茶的售賣渠道也向網絡靠近,逐漸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占據一席之地。目前,對于黃茶電商的調查與研究很少。本文通過抽取電商平臺的黃茶樣本,對其進行感官審評與數據分析,探討黃茶電商市場現狀,進而推測電商平臺上黃茶市場的發展趨勢。
隨機抽取電子商務平臺上50個黃茶茶樣,收集其品牌名稱、產品名稱、產品規格、單價、客單價、當月月銷量和總銷量等組成的大數據樣本(表1);隨機抽取多個品牌不同價格區段的15款茶樣進行感官審評;隨機采集消費者有效評論1256條。
1.2.1 感官審評
首先對抽取的15款黃茶產品根據外觀分為A、B、C組,其中A組為單芽茶,B組為一芽一葉至一芽二、三葉,C組為無芽黃茶。依據GB/T 23776-2009,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對各產品進行湯色、香氣、滋味、外形和葉底五因子審評并打分,計算出最后分數。
1.2.2 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0進行相關分析及卡方檢驗。

表1 天貓市場的50款黃茶產品Table 1 50 yellow tea products in Tmall market

續表1
提取銷量前十黃茶產品2017年11~12月有效好評與有效負評的關鍵詞并統計其數量進行數據分析。從表2可看出,不同好評情況當中存在某一些認可度特別高的數值。經擬合優度的卡方獨立性檢驗,i2= 56.38 > i20.01(4)=13.28,很明顯,不同好評項目與好評之間存在著顯著性關系。為了進一步了解何種好評類別對產品好評率產生的影響顯著,通過頻率分析表明,產品的口感因素對好評率影響最顯著,其次為服務與性價比、品牌(表2)。
2.2.1 價格段分布
隨機抽取19個黃茶品牌,取該品牌月銷量最高及最低各兩款產品,以及部分無品牌黃茶共50款(表1)。對該50款產品的價格進行分析(圖1),其中價格在0~300元的低、中價格產品數量達86%,而500~3000元的價格區間內的商品數量僅占8%,低于10%,可以發現天貓市場上的產品價格較為集中,主要為低、中價位。
2.2.2 價格與銷量的關系
對每款產品每克單價、每款單價(客單價)與月銷量進行分析(表3),克單價與銷量的相關性分析中,經F檢驗,P=0.000<0.01,相關性極顯著,說明銷量與克單價有極顯著相關性,且銷量與克單價呈極顯著負相關(R<0),克單價越高則銷量越低;客單價與月銷量的相關性分析中,經F檢驗,P=0.01<0.05,相關性極顯著,說明客單價與月銷量有極顯著相關性,且銷量與客單價呈極顯著負相關(R<0),客單價越高則銷量越低。

表2 不同價位茶產品的不同好評類別的數量及比例Table 2 Quantity and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favorable categories of tea products at different price points

圖1 不同價格區間產品個數餅狀圖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products in different price ranges
對天貓市場黃茶銷量前十產品進行具體分析),在銷量前十的產品中,每款產品單價(客單價)在0~100元的產品占70%,100~200元占20%,僅有10%產品為200元以上,其價格主要集中在中、低價位。

表3 克單價、客單價與月銷量的相關性分析表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table of unit price, customer unit price and monthly sales volume
將表1中的各個品牌產品月銷量之和進行統計,計算出品牌占有率。結果表明:電商黃茶品牌出現斷層現象,品牌集中度很高。抱兒鐘秀、承興德、君尚和徽將軍品牌占有率較高,而其它黃茶品牌則很低(表4)。
2.4.1 感官品質
從隨機抽取的15款黃茶產品感官審評分數結果(表5)可以發現,抽取的黃茶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其中,審評總分在90分以上的有兩款,分別為A組的蒙頂山茶和B組的抱兒鐘秀(便攜裝),并且其各項因子的評分都在87分以上;分數在80~90分之間的有8款,在A、B組中分布較為平均,其中君山(君山銀針)、平陽黃湯、承興德、徽將軍、茗舌、沛福堂、君山(毛尖)各項因子評分在80分以上,并且平陽黃湯各項因子的審評分數都在85分以上;5款黃茶的審評總分在80分以下,數量大小為C>A>B,其中抱兒鐘秀(黃大茶)各項評分都在80分以下。

表4 50個黃茶所屬品牌占有率占比Table 4 Percentage of brand share of 50 yellow tea brands
2.4.2 品質與價格的關系
對A、B、C組各黃茶感官審評總分與克單價、每款產品單價(客單價)做相關性分析(表5),A組審評總分與克單價、客單價,經F檢驗,可得兩者P>0.05,無顯著相關性;B組審評總分與克單價、客單價,經F檢驗,其P>0.05無顯著相關性;同理,C組審評總分與克單價、客單價無顯著相關性。

表5 15款感官審評黃茶產品情況Table 5 15 sensory evaluation of yellow tea products
在對天貓市場搜集的多款黃茶產品的數據分析中可以發現,克單價、每款產品單價(客單價)與月銷量有極顯著相關性,且為負相關,說明黃茶產品價格對于消費者的購買意向有影響。此外,對銷量前十產品的分析可知,消費者在購買黃茶產品時,對于產品本身,更加注重于口味以及性價比;與此同時,品牌的信任與口碑也對消費者購買傾向有較大的作用。總的來說電商市場消費者更傾向于口味良好而價格合適(如中低價位)的性價比良好的黃茶產品。
通過對品牌的占有率分析,電商黃茶品牌出現斷層現象。抱兒鐘秀、承興德、君山和徽將軍的品牌占據較大優勢。
通過對15款不同黃茶產品的感官審評,可看出當前電商市場上黃茶產品品質與價格無嚴格對應關系,在定價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
綜上,就黃茶電商市場消費趨勢而言,消費者更趨向于口感良好及性價比較好的中低價產品,同時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消費者選擇產生了影響。當前電商市場存在產品定價不穩定、不規范以及品牌占有率斷層的現象。因此,開發口味良好而較低成本黃茶產品是發展黃茶市場、打造與創新黃茶品牌形成良好的黃茶品牌競爭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