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耀輝

【摘要】目的 探究自擬參芪五藤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現隨機選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136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就診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8例,對照組使用正清風痛寧緩釋片進行治療,實驗組使用自擬參芪五藤湯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6/68),遠遠高于對照組79.4%(54/68)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風濕關節炎患者采用自擬參芪五藤湯,療效確切。
【關鍵詞】自擬參芪五藤湯;類風濕關節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7..01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臨床上較易多發且常見的疾病。該病的疼痛指數較高,且病程較長,臨床主要表現為不規律的疼痛、肌無力、發熱、雷諾氏征等,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1]。為此,筆者將本院就診的136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對其分別使用了正清風痛寧緩釋片、自擬參芪五藤湯進行治療,觀察其臨床效果,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現隨機選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136例風濕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就診時間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8例,實驗組患者年齡55~79歲,平均(68.8±3.2)歲,病程0.6~18年,平均(10.8±1.2)年;其中,男40例,女2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2~80歲,平均(68.3±2.9)歲,病程0.5~19年,平均(11.6±1.3)年,其中,男34例,女3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湖南正清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批準文號為Z20010174的正清風痛寧緩釋片進行口服治療,2次/日,1~2片/次,兩個月為一療程,持續服用10周。實驗組則使用自擬參芪五藤湯進行口服治療,方劑為:雞血藤30-40g,黃芪30-50g、黨參15~30 g、絡石藤10~15 g、丁公藤10~20 g、雷公藤10~20 g、海風藤15~20 g,對其進行辯證加味,以煎湯內服進行治療100 ml/次,2次/日,兩個月為一療程,持續服用10周。
1.3 指標觀察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不同方式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無任何緩解且有加重趨勢為無效;不同方式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為有效;不同方式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臨床總有效=(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記錄數據,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包對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x±s)描述,組間經t和x?檢驗,差異在P<0.05時,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 結 果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后發現,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6/68),遠遠高于對照組79.4%(54/68)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 論
中醫認為,類風濕關節炎屬痹或痹癥范圍內,主要是由于風濕熱、風寒濕邪入侵所造成的,導致患者出現氣血不暢的狀況,久而久之,致使瘀血阻滯關節的筋脈等,而出現的屈伸不利、關節腫大等癥。大部分患者以關節酸痛、麻木、關節腫大、肌肉疼痛等較常見,迄今為止尚無較好的治療辦法。臨床上西醫以口服抗風濕類或抗炎類藥物為主,因其價格較高、不良反應較多,患者常會中途放棄治療。自擬參芪五藤湯具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之效,其中雞血藤具備養血通絡之效;絡石藤、丁公藤、雷公藤、海風藤具備通行經絡、疏利關節之效;黨參、黃芪具備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效;以上諸藥聯合使用,使其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的效用,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效果俱佳[2]。本次研究中也發現,采用自擬參芪五藤湯的實驗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優于采用正清風痛寧緩釋片進行口服的對照組,結果再次證明了此方式的有效性。綜上,將自擬參芪五藤湯用于類風濕關節的治療中,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杜戰國.四物五藤湯加千斤拔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76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7(9).
[2] 岳雙林.五藤湯加減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3):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