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香美
新媒體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但這卻對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為了持續發展下去,電視等傳統媒體必須適應新形勢,對創作方式、內容等進行創新探索,更好的滿足新時期人們的多樣化需求。探討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對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極大的拓展了信息傳播的渠道、豐富了傳播手段,且使得其傳播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媒體的受眾逐漸被新媒體搶占,但仍舊存在一部分人習慣使用舊媒體。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發展,舊媒體必須盡快轉變思路,根據新時代的特點,推動舊媒體和互聯網的融合,形成跨媒介的傳播體系。媒體融合不僅體現在信息采集、傳播渠道的多元化,同時也要求廣大媒體工作人員轉變過去的工作思路,逐步探索形成全新的創作體系。
媒體融合是現如今傳媒行業發展展露出的主流趨勢,其特點在于實現了新舊媒體采編作業的整合以及信息共享,從而涌現出了許多全新的信息產品。在這樣的市場大形勢下,任何媒體都不可能抗拒媒體融合的潮流。就目前來看,媒體融合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媒體融合打破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格局。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使得信息傳播發生巨變,普通大眾不再只是信息傳播的受眾,同時也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自媒體、獨立媒體、社會化媒體逐漸取代傳播的傳播形態,造就了信息開放的新局面。
其次,媒體融合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除了傳播途徑、渠道的拓展之外,這種影響還體現在管理機制、新聞生產、商業模式等諸多方面。在管理機制上,全媒體為企業轉型提供了契機。媒體融合帶來的信息整合實現了多媒體素材的集成報道,同時還促進了市場布局的完善。
再次,對于廣大新聞工作者而言,媒體融合要求他們必須要主動學習新媒體的相關技術,學會從更多的渠道進行信息獲取,并對新聞發布方式進行創新,這將帶來理念上的更新發展,推動從業人員向新媒體領域轉型。
電視編導對于電視節目的重要性。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編導處于核心地位,這項工作涵蓋了節目的整體創作,涉及到了電視節目選材、策劃、編輯、后期制作、宣傳、播放等諸多環節,由此可見,電視編導的優劣直接決定了一個電視節目是否能夠取得成功。自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節目的發展也十分迅速,許多專題類的節目逐漸從新聞節目中分離出來,催生出了全新的編導形式。綜合來看,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編導需要重點把握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作品創作,其二則是作品電視化。而新時期電視受眾需求的多樣化也需要編導及時對創作模式進行轉變,如此才能制作出一檔成功的節目。
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節目制作對編導的要求。在媒體融合時代下,一個合格的電視編導必須滿足以下幾項要求:首先,擁有開闊的視野。新媒體的發展使得普羅大眾的視線逐漸從電視、廣播等轉向其他新媒體,在豐富性、實時性和趣味性方面,電視相較于新媒體處于劣勢地位,想要重新吸引到人們的關注,電視編導必須要在思想和視野上融入創新意識,以獨特的見識洞悉人們的喜好,并將其與電視節目制作結合起來,以此滿足人們的需求。
其次,擁有豐富的知識結構。在電視節目創作的過程中,除了基本的專業知識外,電視編導還應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這樣可以使電視節目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富有內涵,調動觀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再次,擁有豐富的創作技巧。電視節目制作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把握觀眾的需求,而想要創作出觀眾喜歡、認可的節目,電視編導必須熟練掌握各項創作技巧?,F如今,在媒體融合時代下,觀眾需求的轉變以及媒體技術的發展要求電視編導必須要更多的引入全新的創作技巧,使電視節目在形式、內容上符合新時期觀眾的審美。
結合上文可知,媒體融合對傳統電視媒體的生存發展產生了嚴重的沖擊,電視編導在進行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必須積極創新,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節目,重新獲得人們的喜愛。
電視節目內容的選擇技巧。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人們的興趣愛好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一檔電視節目不可能符合所有觀眾的喜好,這就需要電視編導做好節目定位,合理的選擇電視節目的主題和內容。想要使電視節目獲得更多觀眾的喜愛和認可,電視編導在選擇節目內容時要充分了解掌握廣大觀眾的審美界限,在此基礎上注重內容的創新,如此才能使節目具備足夠的吸引力。例如,央視播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除了優秀的拍攝技巧和文案之外,題材內容的選擇可謂居功至偉。這檔節目緊緊把握“民以食為天”的文化脈絡,基于中國悠久的飲食文化,對全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美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以小見大,實現了和民族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美德的對接,幾乎獲得了各個年齡段人們的喜愛,甚至走出中國市場,在國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由此可見,內容創新才是電視節目長久發展的主要動力。
再如浙江衛視播出的《中國好聲音》,雖然在題材上已經屢見不鮮,但其在內容上進行創新,給觀眾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因此大獲成功,取得了不俗的收視率。它一改傳統音樂選秀節目的模式,背身轉椅的設計使得評委只能根據選手的歌聲做出判斷,真正貫徹了音樂節目的“靈魂”,即聲音和演唱技巧,在形式上突出了公平性。
節目風格的把握技巧。除了選材之外,節目風格也是一檔電視節目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這要求電視編導必須要在節目的表現方式上做出一定的創新,使其在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的同時,融入趣味性等要素,使觀眾獲得更加與眾不同的體驗。以東方衛視2015年播的時尚文化脫口秀節目《金星秀》為例,該節目的內容是十分常見的文娛熱點和民生熱點資訊點評,但其基于主持人金星塑造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即語言犀利直接,直述要點,毫不拖沓,檔節目的節奏很快,給觀眾帶來了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電視節目外場互動的控制技巧。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傳播效率的提升和渠道的豐富使得人們的交流互動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這使得電視節目傳播者和觀眾的之間實時互動成為可能。這種模式可以讓觀眾親身參與到節目活動中,實現主體和客體的有效轉換,加深參與感和歸屬感,提高觀眾粘性。實際上早在新世紀之初,電視節目外場互動就已經開始在我國出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湖南衛視舉辦的《超級女聲》,這檔節目開通了短信投票渠道,采用觀眾投票的方式決定選手是否晉級,充分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營造了一種火熱的參與氛圍,節目大獲全勝。
近些年來,這種觀眾和電視節目進行互動的模式變得越來越普遍,如近幾年熱播的多檔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極限挑戰》等都采用了這種形式,將節目錄制場地搬到室外開放性環境中,直接和觀眾產生交互,拉近了明星和大眾之間的距離,使得觀眾的欲望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均取得了的不錯的收視率。
電視節目傳播途徑的創新。為了更好的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傳統電視媒體應在傳播途徑上進行拓展創新,盡快建立電視媒體網絡平臺,方便觀眾隨時隨地的觀看電視節目,即使錯過轉播,也可以觀眾錄播,這樣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觀看習慣??旃澴嗟纳钍沟萌藗兒苌僭陔娨暀C前等待節目的播出,而是利用平時的碎片化時間在網絡上進行觀看。電視媒體和網絡的整合剛好可以滿足觀眾需求。同時,電視臺還可以創建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對節目動向進行實時呈現。
此外,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生命力,廣大電視編導還應該積極努力學習媒體融合時代下的先進技術,并將其應用到電視節目制作中,為觀眾帶來更具立體感和真實性的觀看體驗,強化電視節目的感染力。
綜上所述,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發展,傳統電視媒體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必須盡快轉變思路、創新電視節目的創作模式,更好的迎合新時期人們的觀看需求。電視編導應該從節目題材內容選擇、節目風格塑造、觀眾互動、傳播渠道等方面切入,對電視節目創作進行改進優化,打造更加高質量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