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春花
黨建工作說到底是個責任問題。筆者在參加多次基層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檢查中發現,目前仍有一部分基層單位對主體責任落實沒有足夠意識,導致黨建工作不得力、無章法,與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這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進和加強。
責任意識較差。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責任不強。檢查發現,有個別單位認為黨組織只負有領導主體責任,工作起來只談有過部署、簽發過文件,“只掛帥不出征”,將工作落實交由一般工作人員完成。但凡遇到檢查考核,提前安排人員把臺帳資料備好、把匯報材料寫好,讀起匯報來可謂滾瓜爛熟,但詢問工作開展時間、參加人員或讓其翻找臺帳時,卻是閉口不言,因其根本沒有參與工作開展或工作本身并未開展,僅是做了份臺帳而已。二是工作務虛。有些單位一把手兼任書記與主要負責人一職,工作任務布置起來看似面面俱到,但往往因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重,導致工作重心偏移,只注重行政工作,黨建工作雖有部署卻輕落實甚至是無落實,工作成效差。三是抓手不實。“口號喊在黨委,工作抓在紀委(監委)”,部分單位將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落實歸為紀委(監委)責任,責任落實滿足于開過會、提過要求、表過態,教育職能不落實、風險防控無措施、監督檢查有盲點,一旦出現問題,便互相推諉、“踢皮球”。
工作落實較差。近幾年,雖然黨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但從實際情況看,從嚴治黨責任意識層層遞減。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一是等要靠,思想觀念更新慢,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循規蹈矩,重大問題思考少、辦法少,坐等上級工作安排,工作放不開,始終停留在學習階段和領會階段。二是無擔當,缺乏強效責任意識,遇到問題時,抄近路、繞道走;匯報工作時,“常抓”“常管”掛于嘴上,但實際“時常不抓”“偶爾一管”,責任落實始終處于被動和應付狀態。三是無考核,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責任落實靠嘴說、工作成效看報告,對于平時成績的評定,完全憑模糊印象進行畫勾,工作評價泛化、內容空化。有些是雖然建立了述職述廉制,但往往是“寫在紙上、掛在嘴上、貼在墻上”,工作評價開展少甚至不開展,制度形同虛設。
剛性要求不嚴。檢查中發現,部分單位黨建責任落實停留在精神傳達了、文件轉發了、問題上報了、規定動作完成了,把“不出錯”作為最高履責追求,黨建工作缺乏剛性要求。有些單位存在“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想法,怕影響團結,對履行職責不到位甚至出現作風問題的,未能進行責任追究或追究責任不痛不癢,局限于通報批評或誡勉談話,責任壓力傳導不夠,責任追究執行效果差。
思想認識存在誤區。一是主動履職意識不強,自我加壓不夠,缺乏對工作的持續激情,在基層干得時間長了,有一點經驗,取得一點成績,便想“松松勁、歇歇腳”,“混”的思想、“守”的心態隨之產生,有時疲于應付檢查,工作求量不求質。二是工作全盤考慮不足、統籌安排不夠,工作措施浮在面上,解決問題不能探究深層次原因,工作中顧此失彼,“抓了芝麻,丟了西瓜”。三是職責定位不清晰,責任能推的推、擔子能卸的卸,需要配合完成的工作成了“燙手山芋”,相互之間推脫,遇到困難讓,碰到矛盾繞。
考核量化指標不明。部分單位缺乏黨建工作責任落實制度約束,責任制落實情況無具體量化指標和衡量標準,黨建責任追究主體與內容無界定,導致工作評不了級、拉不開檔。有的單位考核內容嚴重脫離實際,考核指標過粗或缺乏系統性,可操作性、實效性不足;有的是考核結果運用不足,有些單位有制度不落實到位,承諾不兌現、獎懲不落實,考核工作實效大打折扣,失去黨建考核應有的激勵效應,直接影響到黨建工作的權威性。
責任追究失之于軟。有些領導認為個別人雖然存在失職行為,但念其平常表現甚好,也做出了不少成績,一旦被追究責任,將影響仕途。有的是怕“家丑”被外揚,擔心責任追究不僅影響個人及單位形象,也影響單位考核。以上種種原因,最終導致責任追究失之于寬、失之于軟。
準確把控責任主體。可組織基層相關人員適當采取參加學習培訓班、專題講座等方式,深刻理解落實主體責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其內涵及要求,進一步明確黨組織的首要責任是什么,直接責任有哪些。責任主體所涵蓋的內容較多,不僅包含領導班子的主體責任,也包括各級黨組織負責人的第一責任及其他班子成員的一崗雙責,還包括紀檢(監委)的監督責任。因此需要分級對黨建責任清單加以制定并對單銷號,這樣才能確保在具體工作過程中職責分清、任務明確,堅持誰主管、誰負責,進而促使“一把手”切實將從嚴治黨的責任擔起來、扛起來、落實起來,真正把班子管好、管嚴,一級帶一級,使黨組織班子及其成員在工作過程中盡心盡意、盡力盡為。同時,將黨建“首責”與行政“主業”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防止黨建工作虛化、空轉,努力形成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局面。各項級黨組織負責人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主動把責任放在心、扛于肩、抓在手,做到工作親自抓、問題親自過問、過程親自協調、案件親自督辦,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標準和勁頭,把工作抓好,把任務落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地生根。各紀檢(監委)組織要堅持嚴在經常、抓在日常,督促各責任人認真履職,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體系完善、職責清晰、監督常態,執行力勢必得到提高。
從嚴抓好監督考核。各級黨組織和相關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主體責任的內涵、準確把控要求,嚴肅開展組織生活、加強教育培訓,在思想上不斷樹立責任意識,將責任記于心、抓在手、落在行動上。進一步強化權力運用和監督制約,建立完善的主體責任制度,認真開展黨內監督。建立日常督查考核通報及定期匯報制,在強化日常督查考核工作的基礎上,將督查考核結果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示,加強社會監督。同時規定基層黨建工作主要負責人每季度向上級黨組織匯報工作,將工作開展情況、責任落實好壞作為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把考核結果的優劣將直接與其進退去留、工資績效等相掛鉤,形成述職、考評、結果運用閉環管理體系,確保主體責任落實、監督責任到位。
強化責任追究力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落到實處,要全面,要落到點子上,更要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之所以存在主體責任不上心的問題,筆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責任追究還不到位,可以說責任追究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防線失守,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就會功虧一簣。因此,要將追究責任和問責作為常態,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主體,加大責任追究力度。一是建立聯系點制,分管領導帶隊定期或不定期到聯系點開展調查研究,掌握情況、理清思路、指導工作,以點帶面、從線到片,構建上下聯系、互動互通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責任追究辦法,對責任追究的主體、內容、標準、形式等做出明確規定,打造一條環環相扣、層層負責、有效追責的責任傳導鏈條。三是落實一案雙查和責任倒逼制,在追究當事人責任的同時,還要同步追查相關領導責任,防止光表態、不落實,倒逼主體責任落實、見效。在追究責任的同時,不能為了追究而追究,一量責任追究流于形式,就會失去嚴肅性,進而誘發新的不正之風。
綜上所述,對于如何促進基層各單位主體責任的落實,需要我們每一名基層黨建責任人提升主體責任落實意識,對黨建工作中存在或發現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分析,找出問題癥結,科學對策,促進黨建主體責任落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