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芳,李惠霞,王 佳 (內蒙古包頭市腫瘤醫院,內蒙古包頭014030)
單純性腎囊腫在臨床中屬于一種比較普遍的囊性腎臟病變,發病人群主要是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1]。治療中多以超聲引導為主,其措施具有簡單經濟,傷口不明顯,并發癥概率低,疼痛減低等特點。現抽取內蒙古包頭市腫瘤醫院單純性腎囊腫患者78例進行探討,具體資料及內容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選擇內蒙古包頭市腫瘤醫院于2017年2月到2018年7月收錄的78例患有單純性腎囊腫患者進行探討。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9)和實驗組(n=39),其中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為 26~74歲,平均(59.2±5.3)歲,囊腫體積 0.6~3.9 cm。實驗組男16例,女23例,年齡為24~69歲,平均(61.2±4.9)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臨床對比價值。
1.2 治療措施針對所有患者給予超聲介入進行治療,均使用PHUPSHDIl超聲診斷儀,置C5-2探頭。引導患者采取側臥位,將患者腰背部充分暴露在外,通過超聲介入確定囊腫具體的皮下距離。進行常規的消毒,并給予患者局部麻醉。引導患者放松平穩呼吸節奏。使用16~18G穿刺針刺入盡量避開周圍血管和器官,對囊腫腔內進行抽液。同時確認抽出液體是否為囊腫液,之后注入無水乙醇,量為抽出液體的1/4,5~10 min后在抽出,結束后拔出穿刺進行包扎,及時記錄并送檢查科檢驗。
1.3 分組護理對照組患者遵醫囑實施相關的護理,主要是介入的臨床常規配合干預,實驗組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配合護理干預。
1.3.1 術前護理 (1)本次研究中所進行的術前護理屬于心理護理范疇,主要是通過對患者的心理安撫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療效。通常患者再入院后因為對疾病的認知不足,往往會導致緊張、焦慮、害怕、煩躁等不良心態,護理人員需要主動地跟患者溝通,通過宣教的形式給患者灌輸關于疾病的各種知識,包括手術的過程目的,以及并發癥等情況。使患者充分的了解腎囊腫,并給予及時的安撫和鼓勵,打消患者的焦慮感,讓患者可以放松心態,積極主動的參與進治療工作當中。從而改善治療效果和提高成功率。(2)術前準備工作:護理人員通知患者。做好術前的各項常規檢查,包括凝血酶原時間、出凝血時間、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腎功能等。詢問記錄患者之前有無病史,對乙醇是否過敏。并告知主治醫生,避免術中發生不必要的狀況。影響手術,術前半天禁飲排空大小便。
1.3.2 術中護理配合 患者求中護理人員需要與醫生配合工作,主要分為護醫配合,護患配合兩種。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在術中適當屏住呼吸[2]。還需要根據醫生要求及時配合醫生的各項工作,密切合作,術中隨時對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進行密切觀測,給予醫生及時有效的反饋。
1.3.3 術后護理配合 護理人員在術后給予穿刺點輕微按壓。進行無菌貼敷,對穿刺點進行觀測,如有滲血,滲液,水腫等情況第一時間進行再次處理。告知患者術后需臥床休息3 d,給予抗生素。按時觀察患者體溫、心跳、血壓、腹部等情況,術后檢查尿常規。避免出現感染和其他不良癥狀,提醒患者避免憋尿,排便后由前向后擦,注意外陰清潔,術后一天內避免活動,3 d內禁止清洗傷口,做好出血或感染的預防工作。前期盡量避免劇烈活動,日常勤喝水,勤排尿。
1.4 療效分析將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治療費用,和對治療的滿意度等情況進行對比。
1.5 統計學處理所有患者的各項統計數據處理均使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應用χ2檢測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將患者各項統計數據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各項臨床效果實驗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n=39)
單純性腎囊腫在臨床中屬于一種比較普遍的囊性腎臟病變,一般臨床癥狀不明顯無需給予治療,經超聲或CT診斷,患者囊腫超5厘米,并且出現疼痛,感染,尿血,壓迫血管等癥狀,則需給予有效治療。治療采用超聲介入,其特點是損傷小、恢復快,臨床中多以B超介入穿刺抽液后注無水乙醇[3]。原理是通過乙醇與囊壁上皮完全接觸,而纖維化囊壁,進而消除囊壁分泌功能,起到有效治療的效果[4]。通過有效的配合護理更能改善療效的安全性,減少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治療費用。進一步的幫助患者康復。經權威研究證明,實驗組患者經過配合護理治療后的患者滿意度、并發癥率及治療費用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實驗組使用超聲介入治療單純性腎囊腫患者,并結合科學有效的配合護理干預,使患者的治療及護理滿意度大大提升,減少患者的治療費用,有效控制并發癥的發生。在臨床治療工作中具有很高的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