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豬飼料中銅添加量允許水平的相關規定已正式實施。該項規定生效后,日益受到行業內的重視;與此同時,尋找銅的營養替代品以彌補銅在飼料中起到的作用,也逐漸被提上了行業議程。
2018年7月23 日,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歐盟官方雜志》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上發表了一份文件,詳細介紹了在所有養殖動物中使用銅作為飼料添加劑的含量變化。含量以mg/kg的全飼料為單位,水分含量為12%。對于仔豬來講,斷奶后4周齡內飼料中允許添加的最高銅含量為150 mg/kg,較之前允許的170 mg/kg有所下降。對斷奶后第5周至第8周的仔豬,允許添加的含銅量為100 mg/kg。
銅是動物維持生理過程所必需的物質。在豬飼料中的作用有:一是與鐵一樣,銅也是紅細胞正常形成所必需的元素,而缺乏銅會導致貧血;二是銅可以促進營養物質吸收和提高其消化率;三是銅作為抗氧化劑,還可以干預氧化應激反應,有助于膠原蛋白的組成和骨骼健康的發展,抑制細菌的生長。若仔豬飼料中未添加銅,會造成仔豬患細菌性腸炎,生長速度也會減緩。
與此同時,找到一個替代銅的辦法來減少銅的使用量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加以處理,就可能對養豬業的增長率、養豬業的產量和經濟產生消極影響。鑒于銅已被證明對豬只腸道健康有益,業界迫切需要積極尋找替代品,以確保豬的健康得以保持。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內確實一直在研究仔豬斷奶后日糧中銅的營養替代品。 資深豬營養學家Steve Jagger博士(ABN)和發育性豬營養學家Tegan Sutton(ABN)正與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合作,研究低銅日糧中酸化劑對仔豬腸道健康和生長的益處。這項研究考察了酸化劑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以及是否有可能在減少銅和其他補充劑的影響之間找到平衡。
試驗結果表明,酸化劑對仔豬的最終體重、平均日增重(AGD)、飼料轉化率(FCR)均有積極的影響(見表1)。與對照組相比,試驗A、B組平均日增重56~58 g/d。所有的日糧中銅含量都很低,這證明酸化劑可以通過降低銅含量來彌補仔豬的生長損失。

表1 酸化劑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雖然此試驗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解決飼料中代替銅的方案,但作為一個行業,該項試驗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例如,上面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酸化劑能夠提供類似的性能,代替銅水平較高的飼料中保護仔豬腸道并減少感染風險,表明低銅日糧中酸化劑對仔豬腸道健康和生長是有益處的。結果,ABN已經提高了斷奶仔豬飼料的酸性水平。
很明顯,行業變化是不可避免的,盡管這種水平的仔豬營養變化將產生不確定性,但養豬行業會繼續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確保仔豬的健康得到保證,并確保養豬場的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