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鈺,尚海興,王 明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
為滿足大面積水域與高山峽谷、人員難以企及等區域的地形圖測繪需要,本文以某大型水電站庫區測圖項目為依托,開展高分辨率衛星立體像對在大比例尺測圖中的應用研究。通過優化像控方案,對 WorldView3立體像對進行空三加密與立體采集實驗,然后進行精度統計,分析總結利用WorldView3立體像對,使用少量像控點保證1∶2 000地形圖的作業方案、生產流程及產品質量控制方法。
某大型水電站位于黃河干流上,測區面積約為1 100 km2。黃河自西向東穿行于峽谷中,兩岸峭壁陡立,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最窄處僅有30 m左右,兩岸相對高度約200~300 m,最高可達 800 m。測區部分區域人員設備難以到達,像控布設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水域面積大,陰雨天氣多,也給數據獲取與處理造成較大的困難。
WorldView3是美國DigitalGlobe公司第四代高解析度光學衛星,2014年8月發射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全球分辨率最高、響應最敏捷的商業成像衛星[1]。該衛星運行在高度496 km、傾角98°、周期94.6 min的太陽同步軌道上,平均重訪周期為 1.7 d,每天能夠拍攝多達50萬 km2的高分辨率影像。衛星能夠快速瞄準要拍攝的目標和有效地進行同軌立體成像。
本項目使用WorldView3的0.3 m分辨率全色立體像對與1.2 m分辨率多光譜立體像對,立體像對的獲取時間為2017年6月,拍攝面積為 1 227 km2。
利用衛星立體像對測圖的生產流程如圖1所示,主要是利用遙感影像立體像對和RPC參數[2],加入野外實測控制點進行空三加密,恢復空間立體模型,在立體模型下進行量測、生產地形圖[3]。其中空三加密作為內外業的紐帶,是最重要的環節。

圖1 衛星立體像對航 測生產流程圖
空三加密的具體步驟如下:
(1) 根據分塊信息“.til”文件實現衛星影像的分塊自動拼接,拼接成完整的一景“.tif”影像。
(2) 根據具體項目需求,將影像轉換為測圖軟件能夠識別和顯示的格式。
(3) 生成金字塔影像,并進行影像增強,可供影像匹配使用。
(4) 建立工程,對影像指定rpc參數,進行自動連接點提取與匹配;若連接點強度不夠,可加入部分人工連接點。
(5) 導入控制點文件,進行控制點預測及量測。
(6) 進行區域網平差,根據平差結果進行像控點和連接點的立體觀測及調整。
(7) 引入檢查點,對空三結果進行檢查,滿足規范后導入測圖軟件進行立體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立體采集環節。
為提高處理速度,空三加密采用0.3 m分辨率的全色立體像對,根據GB 23236—2009《數字航空攝影測量 空中三角測量規范》的要求,空三加密的精度必須滿足表1中1∶2 000的要求[4]。
2.1.1 像控點檢查
按照規范要求對外業像控點進行檢查,像控點布設應根據像對的覆蓋情況進行區域網布點、布設區域盡可能大于測圖范圍的原則,均勻分布在影像的四周和中部。點位應選擇在常年相對固定的明顯的地物、明顯線狀地物交角中心、小于 0.3 m的點狀地物中心等;并應做好點位標記,繪制點位略圖[5]。
檢查點要求目標在每幅影像上明顯、清晰、易讀,在實地易于準確定位和量測,要求做好點位標記,檢查點要求每km2布設 1~5個,并盡量在圖幅范圍內均勻分布[7]。

表1 基本定向點殘差、檢查點誤差、公共點較差最大限值表 /m
2.1.2 區域網平差
為保證測圖精度,采用常規的像控點布設方案,在影像的四周和中部均勻布點,另外在水邊、影像拐角等處加布一些像控點與像控檢查點[8]。
利用以上的像控點成果內業判刺后平差,空三加密精度如表2所示。

表2 空三加密精度統計表
平差結果能夠達到1∶2 000比例尺地形圖空三加密的精度要求,可以滿足后續工序的使用。
2.1.3 像控點優化
通過實驗探索像控點布設的優化方案,僅保留影像周圍和中間的像控點。利用少量的像控點進行空三加密實驗,然后統計空三加密精度。像控點優化前后像控點數比較見圖2、3。

圖2 像控點優化前后精度比較圖

圖3 像控點優化前后像控點數比較圖
實驗表明,經過像控方案優化后的空三加密精度能夠也完全滿足1∶2 000地形圖山地精度要求,能夠進行立體采集。

表3 優化像控方案后的空三加密精度統計表
結果表明,像控優化后的空三加密精度較優化前略有降低,但均嚴格滿足1∶2 000地形圖的規范要求;而且優化后像控點數目大幅度減少,較大程度減少了外業工作量,縮短了項目工期,獲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大部分區域采用0.3 m分辨率全色立體像進行立體采集即可滿足1∶2 000地形圖測圖精度。為提高視覺效果,方便立體判讀,部分較難判別或地物較多的區域可采用0.3 m分辨率全色立體像對與1.2 m分辨率多光譜立體像對進行融合,再對融合后的影像用空三加密的結果建立立體像對,進行立體采集;但此方法較使用全色立體像對來說,影像數據量較大,采集速度也相應下降。
在立體模型上對部分的實測點進行精度檢查,得到的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立體實測檢查點精度統計表
通過實測點對比檢查,表明利用立體采集的DLG的平面與高程精度均滿足1∶2 000地形圖精度要求。
3 結 語
本文對于人員設備難以企及、實測與航飛困難都較大的大型水電站的測圖項目,采用高分辨率的遙感立體像對進行處理,在提高精度與效率方面進行了實驗與技術改進。利用0.3 m高分辨率的遙感立體像對進行空三加密,然后對全色和多波段影像進行融合,得到較好的立體視覺,提高了測圖效率和精度;另外在保證1∶2 000測圖精度的前提下,進行實驗分析,優化像控點布設方案,能較大程度減少外業工作量,提高成圖效率,從而縮短生產周期,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實用性與推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