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抗議中國的一家法院判處加拿大籍毒販謝倫伯格死刑,但加方的這種反應不會對中國產生影響。加拿大并沒有特別的牌讓中國法律對它低頭。
美國的個別盟友近來以很無禮的方式對待中國,并且試圖動員西方的力量圍繞它們與中國的紛爭向中國施壓。中國這個時候是不可能軟弱的。中國的法律、中國的利益都必須受到尊重,當個別國家疏忽了這一點時,我們要用行動來提醒它們。
中國歷史上受到過八國聯軍的入侵,所以當外界試圖糾集多國力量挑戰中國的利益時,中國人就會用“八國聯軍”來比喻。過去中國人這樣比喻時會帶著一些悲情,但這些年隨著中國發展起來,這樣的比喻越來越輕松了,甚至有時成了自嘲的詼諧。
我們下決心擴大對外開放,但越來越悟出,在中美關系出現下行的當下,開放的過程要比過去復雜多了,局部、具體的摩擦和斗爭有可能會更多,中國人需要適應這一點,對開放的形式和面貌都要有新的評估。
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戰略決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不能因為有了中美貿易戰這樣的大阻力就泄氣,一怒之下跟對外開放的一些重要方向說拜拜。我們的定力不能是一個口號,對外開放是發展的一種基本政策和政治哲學,它必須貫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始終。
一個軟弱的國家是不能夠去世界民族之林中爭取自己的地位和機會的。對外開放不光是在友好的氛圍中做貿易,結伙伴,它還意味著為了權益的競爭和博弈,其中一些游戲有時會是驚險的。如果怕,對外開放就不能朝深水區走,只能在淺水池里嬉戲。
中國需要寬闊的心胸和更成熟的心態去面對這一切,今天這個時間點上尤其如此。加拿大的背后有美國,渥太華還想扯上更多西方盟友,但那又怎么樣?中國只要相信自己做得對,那就去做好了。為捍衛我們國家與外界交往的基本原則以及國際關系的通用準則,一時增加的各種風浪對我們來說實在算不了什么。
加拿大認為如果西方輿論和個別國家官員幫它說話會挺管用的,我們必須讓它和整個西方都看清楚,這不管用。真理不是個別西方國家定義的,西方輿論的聲音大不意味著就代表世界,中國是有主心骨的國家,沒道理的輿論壓力對我們輕如鴻毛。
我們要促使每一個西方國家都真的同中國講理,而不是像加拿大這樣耍渾。講理就不能以單方面的規則和價值觀作為處理雙方矛盾的出發點,而必須是相互尊重的。讓加拿大等國一開始認識到這一點不容易,那就通過一件一件事積累它們的認識。
中國有力量鞏固本國法律陣地,保護它免受外部勢力的野蠻沖擊。同時我們也能夠做到在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方面維持強勢。所以相關的斗爭我們可以按部就班地開展,但用不著情緒激動,把某一場斗爭看得極不尋常。
無論對美國還是加拿大,中國的開放態度都不會變。摩擦歸摩擦,合作歸合作,我們越是能夠在這兩條線之間轉換自如,越是意味著我們的對外開放站到了更高的境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