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今年28歲,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大學畢業后在一家機械公司打拼,經過5年的努力,終于成了一名項目經理。
3個月前,小王和相戀多年的女朋友結婚了。妻子是小王的高中同學,現在當地一家大醫院從事護士工作。小王夫婦的父母都有退休工資,雖然收入不高,但都不需要他們照顧。兩人結婚沒有大操大辦,選擇了參加“希臘愛琴海浪漫蜜月之旅”旅行團旅游結婚。
旅行回來后,兩人盤點了一下幸福小家的資產:小王的父母給了50萬元,作為買房的首付,并希望他們自己貸款并還月供。妻子的父母準備了10萬元現金作為女兒的嫁妝。但由于近期房價波動,小王夫婦一直沒下定決心購買。小王夫婦用這60萬元購買了半年后到期銀行理財產品,準備到期后再做購房規劃。結婚期間,共收到親朋好友的禮金10萬元,小王拿5萬元買了一只股票,5萬元買了一只股票型的基金,誰知這3個月行情急轉直下,虧損嚴重,股票現在市值2.5萬元,基金市值3萬元。小王和妻子結婚前一共攢下了10萬元,一直放在銀行的活期儲蓄里。
小王每月工資收入8000元,年底有3萬元年終獎。妻子的收入比較固定,每月稅后6000元。小王夫婦雖然收入不錯,但平時的交際和娛樂很多,再加上生活費,每月支出總計7200元。由于新婚沒有買房,小王以每月5000元租住了一個高端三居室作為婚房。同時,希臘旅游刷信用卡3萬元,分12期還款,每期還款1900元,已還3個月。
第一,房價是否還有下跌的可能性,是現在該買房還是未來再買?
第二,準備兩年后生個小寶寶,資金上需要準備什么?
第三,現在資產不多,如何資產快速增值?
家庭財務分析
小王的家庭資產負債及收支構成見表1、表2。
小王家庭財務比率見表3。
通過對小王夫婦家庭財務數據的梳理和財務比率的分析,發現小王的家庭在財務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結余比率過低。結余比率是年度結余與年度稅后收入的比值,合理值應該在0.3左右,也就是1年當中有30%的錢可以結余下來。小王夫婦的實際值過低,只有0.15,這說明他們日常的開支過大。小王和妻子平均每月有16500元收入,在當地已經不低了。然而他們每月只能攢下2400元,花掉了14100元。長此以往,不但不能攢下錢,還沒有資金拿去投資,無法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二是財務負擔比率過低。通過對小王夫婦財務負擔比率的分析,發現他們對財務借貸的認識很不透徹:
首先,他們有3萬元的信用卡貸款,分12期償還。3萬元看似不多,但其貸款利率一般都在14%左右。同時,小王夫婦在銀行里有10萬元的活期存款,只能拿到0.35%的活期利息,這種做法得不償失。
其次,小王夫婦對財務杠桿認識不清。在家庭消費資金不足時,可根據自己的償還能力適當借款提前消費。比如買房資金不足,可貸款買房,小王夫婦可以拿出每月收入16500元的40%,用于償還房貸的本金和利息,這樣既不會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又能把未來的資金運用到購房中,提早享受幸福。在投資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力適當借款投資,這樣就創造了擴大收益的可能性。
三是流動性比率過高。流動性比率一般是指家庭可及時變現的流動資產除以每個月總支出所得倍數,合理指在3~6倍。這說明一旦遇到收入中斷,比如失業或疾病引起短期無法工作,則有3~6個月的花銷儲備。這些錢應該放在變現靈活的金融產品中,以便隨時支取。但支出靈活、流動性強也意味著收益不高,因此所有日常生活準備金不應超過家庭月支出的6倍。小王夫婦有10萬元活期存款,是每月總支出14100元的7.09倍,稍微高了一些。
四是財務自由度為零。財務自由度是指家庭不靠工資收入,而靠投資收入能夠維持生活支出的程度。小王夫婦投資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都是虧損的,理財產品沒到期無法計算收入。他們并沒有非工資收入,必須靠工作來生活,一旦失業將面臨巨大風險。因此建議小王夫婦改變資產配置以增加理財收入,當非工資收入大于總支出時,他們將不用為了生活開銷而工作,也不用擔心退休后的生活來源。
綜上所述,小王夫婦的工作收入還不錯,但家庭的日常開支過高,如果不及時調整支出結構,留出結余,可能將無法應對未來的生活。同時,趁年輕,應適當增加投資,創造非工資收入,這樣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同時,小王夫婦除社會保險外,沒有其他商業保險,一旦發生風險,沒有強有力的工具去應對。
現金規劃
家庭收入中,一般30%用于日常的生活,30%用于滿足居住,30%用于儲蓄,10%用于購置保險。這對普通家庭是個相對合理的配置比例。按照這個比例,小王夫婦每個月的花銷應掌握在月收入16500元的30%,即4950元左右。而他們每月實際要花7200元,應逐漸降低不必要的支出,將花銷控制在合理范疇內。并且兩年后孩子將會出生,每月的支出還會增加,所有從現在開始就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小王夫婦還需要準備家庭應急準備金。他們現在每個月總支出14100元,沒有老人和孩子的負擔,且工作穩定,特殊情況不多,家庭應急準備金只需每月總支出的3倍即可。可將現有的10萬元活期儲蓄保留4.5萬元作為準備金,待未來每月的支出下降后,準備金還有降低的空間。這4.5萬元可以拿出1.5萬元放在銀行活期儲蓄以備日常使用,剩余的3萬元可放在余額寶中以備不時之需。小王夫婦還應養成每月為花銷做預算的習慣。花錢時按計劃,并且在月底進行盤點,將實際的花銷和預算進行對比,總結計劃外花銷的必要性,下個月改進。
購房規劃
小王夫婦一直擔心房價下跌而不敢買房,其實這種擔心沒有必要。因為他們買房的目的是為了居住,是一種剛性需求,就像買食物一樣,即使價格再貴還是需要吃飯的。同理,即使有一天房價上漲或下跌,他們都不會輕易賣出自己的房產。小王夫婦現在有買房的能力,所以建議購買。
當地的房價約在2萬元/平方米。權衡自己的資金和未來養育寶寶的需求,小王夫婦認為購買一套70平方米左右的兩居室相對合理。總價140萬元的房子,可以通過住房抵押貸款購買。經過簡單計算,首付總價的30%需42萬元,貸款總價的70%貸98萬元,貸款利率4.9%,選擇20年期按月等額本息還款方式,每個月償還6413元。小王夫婦可以將60萬元的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取現,拿出42萬元來付首付,剩余的18萬元作為裝修和稅費款。小王夫婦每月收入16500元,拿出其中的30%~40%支付房貸是合理的。可拿出6600元,每月6413元的月供沒有超過這個范疇,伴隨著他們未來收入的增長,月供的壓力將越來越小。
同時,還建議更換現在租住的房屋。現在每月5000元的租金花費過高,在當地每月3000元足夠租住一個經濟實惠的兩居室,這樣可以每月省出2000元,為未來的購房積攢更多的資金。
保險規劃
小王夫婦婚后都多了一份家庭責任,他們都應購買足額的壽險,壽險保額可根據未來的保障需求來計算。他們一旦去世,雙方父母都需要照顧,暫估算100萬元;未來孩子養育費用簡單估算50萬元;家庭未來10年的生活費,預估80萬元;還有未來的住房貸款98萬元。總計約需330萬元,是夫妻雙方應該共同擁有的保額。王先生個人收入占家庭收入的64%,所以應占330萬元的64%,即210萬元。萬一小王去世,將會得到210萬元的補償,加上未來妻子的收入,可以支撐起這個家。同理,妻子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36%,壽險保額應為120萬元。雙方還應購買意外險,意外險額度建議為壽險額度的兩倍,這是為了預防意外半殘情況的發生。小王意外險的保額應為420萬元,妻子應為240萬元。此外,小王夫婦還應購買重大疾病保險,考慮到他們還很年輕和現在的家庭財務狀況,建議配置30萬元保額,同時,附加住院醫療等附加險。
小王夫婦一年支出的保費不應超過年收入的10%,即19800元。所以建議小王夫婦在購買保險時,以消費型的保險為主。這樣既可以保證足額的保障,又可以控制自己保費支出在合理的范圍內。
子女教育規劃
小王夫婦預計兩年后自己的孩子出生,可以將10萬元中5.5萬元作為孩子出生準備金。為保障這筆錢的安全,并在孩子出生時可以使用,所以適合放在銀行的定期儲蓄中。孩子未來的大學費用也需要提前規劃,可等帶孩子出生時再進行。
投資規劃
小王夫婦正處在家庭初創期,正是風險承受力較強的時候。此時應積極主動嘗試各種投資,適當冒些風險,一方面能積累投資經驗;另一方面也可獲取更高收益。不建議小王夫婦持有股票,可將3萬元的股票轉換成股票型基金。雖然現在股市行情下跌,但正是買入的基金好時機。未來每個月還有20%的收入用于積攢。根據小王夫婦現階段的風險承受力,建議將每月結余中的80%定投于股票型基金或指數基金,20%定投于債券型基金。
經過規劃,小王夫婦的收入和支出結構更加合理,有效地解決了住房和育兒目標,并且對未來的收入做出了合理安排,對他們的家庭風險也進行了有效防控。但此規劃僅針對小王夫婦孩子出生前的財務問題,未做子女教育規劃和夫妻二人的養老規劃等,家庭保障的規劃更多針對當下階段。建議小王夫婦在孩子出生后,針對當時家庭資產狀況和未來目標重新進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