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棟

武漢大橋大隊交警劉升在橋面上疏導交通 ( 熊琦/攝)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首次由一個城市舉辦所有賽事。比賽共涉及35個場館、50多處住宿地,分散于武漢所有行政轄區。萬余涉賽運動員、工作人員每天需往返于場館、住宿區域之間,通行保障線路輻射大部分城市快速路及主次干道,最遠里程達62公里,通行時長約80分鐘。整個賽事交通保暢任務十分繁重。
回顧此次軍運會,武漢城區內路面交通秩序井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借助“智慧大腦”和路面執勤力量,這場盛會對市民出行的影響被降到了最低。
為兼顧賽事車輛通行和市民正常出行,武漢市公安交管部門全警動員,將智慧交通管理作為工作出發點,認真梳理每場賽事的時間、地點、參加人數,推出了精細化交通組織方案。
武漢交警運用信息化手段,按照智能化、可視化、扁平化的思路,搭建了“統一指揮、上下聯動、一體運作、精準高效”的指揮調度體系,進行實時監測預警。
交通態勢平臺每2分鐘就會掃描一次全市道路交通狀況,實時感知在途交通流量、進出城交通流量、交通擁堵態勢,對可能發生突變的交通趨勢進行監測預警。
全市3000多處數字監控和78處高點監控的視頻巡查,可以及時發現擁堵、事故、壞車、闖禁行等情況,并通過精準定位實時掌握路面警力分布、警員信息和位置信息,以實現對漢警快騎、警保聯動、應急救援等快反力量進行扁平指揮,確保警力“看得見、呼得通、調得動”。
武漢交警還與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構建智能交通出行誘導系統。市民可以通過手機導航應用軟件,實時查看路況,選擇最快、最通暢的出行線路。行駛在路上的駕駛員通過398塊一級交通誘導屏,可實時查看周邊3~5條道路路況,部分誘導屏還可精準提醒到火車站、飛機場的通行時間。交警還上線了智能快速路管理系統,建立了行車、停車雙誘導系統,并使之與車道誘導屏相配套。
“這個路口現在變得又靚又安全?!本幼≡谖錆h市江漢區青年路范湖附近的李先生,每天要步行路過青年路、常青路交會的十字路口去上班。軍運會期間,這個路口利用智慧控制系統改造后,擁堵類報警明顯少了。
有市民發現,開車從武昌洪山側路進入武大茶崗門時,在路口不能直行進入,必須繞個彎進入,雖然繞了點路,但排隊進校的時間卻比以前少了。
武昌區交通大隊秩序中隊中隊長夏曉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武大茶崗門處于正路口,軍運會期間武漢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承辦了羽毛球比賽,一旦面對車流人流較大的情況,很容易出現路口交通癱瘓,通過設置一個緩沖區域,縮短路口信號燈放行周期,就提高了整個路口的通行效率?!?/p>
武漢交警結合實際工作打破傳統壁壘,用創新推動機制變革,建設了一套具備智慧感知、智慧控制、智慧誘導功能的智慧路口控制系統。該系統的建立將智能交通體系和傳統交通組織優化有機融合,實現了路口路段通行效率“分鐘級”優化、實時引導分流。
清晰、醒目的發光標志標牌,讓駕駛員能夠清楚知道前方路口實時通行狀況。通過智慧路口控制系統,之前駕駛員的自由選擇變成了交管部門的主動管控,道路由此變得更加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