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世博會銀廳,這是KPL第一個決賽所選擇的場館。十二月的上海,印象里的銀廳帶著些許的寒冷,在內場粉絲們也不能脫下自己的棉服,但面對比賽,粉絲們的洋溢的熱情也是真切的。eStar、XQ、AG超玩會、AS仙閣,四支戰隊,四種風格,也各自擁有自己的超級明星選手和粉絲群。盡管在官方看來,eStar的Rxy、XQ的AT、AG超玩會的老帥和夢淚等是首批人氣頂尖的選手,但到現場的粉絲們卻各自擁有自己的選擇。在還不流行燈牌應援的時代,我深刻地記著我采訪的一個女孩大聲地喊著AS仙閣.小羽的名字,盡管周圍很少有人和她喊一樣的名字,但沒有人感覺她突兀。而在技術之余,選擇支持小羽更像是在追星,看的是顏值——這是我第一次感到電競正在接入飯圈文化。

千千萬萬名或來追星、或來體驗比賽的粉絲所成就的是第一屆KPL總決賽2000張現場門票10分鐘內售罄的記錄。此外,隨著第一次總決賽一同被敲定的是競技賽事連同明星表演穿插的形式。而在總決賽之前,KPL公布了除總決賽以外的觀賽數據——在三年前,這是相當驚人的數字——KPL開賽的3個月內,便擁有了4000萬的獨立觀賽觀眾數和800萬的日觀賽用戶。
移動電競到底是不是一個偽命題?在這樣的數據被擺出來的時候,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KPL不光走實了這條路,也給了想體驗電競的、加入電競的選手、粉絲多了一種選擇。看到欣欣向榮的比賽,每個人都充滿希望。
KPL的下一個大動作并沒有讓我們等太久。在第二個賽季——也就是2017年春季賽開始前,KPL再一次放出了大新聞,KPL職業聯賽正式聯盟化。在那個時候,KPL聯盟成為國內第一個由廠商牽頭成立的聯盟。以傳統體育為模板,以廠商的控制力為基礎,以收益和資源共享為依托,正如那屆KPL的口號“我們一起贏”一樣,KPL聯盟希望建立一個共贏的賽事體系。
隨著2017年春節,《王者榮耀》游戲再一次創下活躍度高峰,KPL聯盟化也為這個新的電競組織帶來了旺盛的生命力。在那樣的背景之下,雪碧和寶馬贊助了當屆春季賽,七個直播平臺購買了該賽季的版權,KPL聯盟很快開始了自己的商業化進程。在地域化方面,雙城制度的想法在聯盟化之初就已經確定下來,而直到一年以后,KPL才將西部主場確定在成都太古里。地域化進程慢了許多,或許賽事并沒有追上游戲在城市中的下沉速度。
盡管毫不避諱自己的探尋與摸索,KPL聯盟主席張易加依然信心十足地表示,他希望用18個月的時間走完傳統電競項目80個月的路。現在看起來,有的方面KPL確實快起來了,有的方面則顯得比較謹慎。
接下來的很多賽季,用“變化”一個詞概括實在是有些籠統。
有新加入的戰隊,強勢的QGhappy、Hero久競,也有戰隊被不斷洗出舞臺,即便是首屆冠軍AS仙閣也沒能幸免,人氣戰隊AG超玩會也一度因為內部矛盾導致隊伍降級。在對俱樂部的商業化要求、職業化程度變高的時候,聯盟血液的不斷換新某種程度上幫助這個整體內部保持著相當的競爭力。
在聯盟逐漸封閉化的趨勢下,優秀選手的吸納或許成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為此,除了俱樂部青訓隊、青訓營、城市賽等措施和渠道之外,聯盟仿照傳統體育還推出了選秀大會。但或許是受到關注度影響,或許是官方對此宣傳不多,選秀大會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噱頭。到底是誰、有過什么樣的數據或者戰績、最終經歷了什么樣的選拔和考核、最終去了哪里,這些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透明,選手的職業通路似乎也并沒有因此拓寬。
而在2018年的秋季賽,KPL聯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規則調整,全局BP+巔峰對決的模式被推出并延續至今。在這樣的規則下,選手的強勢英雄被限制了使用次數,對團隊的戰略戰術則有了新的考量。在讓比賽變得更好看的初衷之下,KPL賽事做出改變的原因很可能面臨的是陣容固化的限制。從規則上進行修改,而放棄從賽事直轉播本身的包裝變化上下功夫,某種程度上代表的是聯盟對于競技這件事的獨特思考和直轉播團隊本身創新速率的緩慢。是不是未來電競會或多或少地受困于此,也許很快也能有個答案了。
當然,KPL的出海之路、賽事體系的完善也都在穩步進行,KRKPL、冬季冠軍杯,賽事體系的骨架在越發完善,內容也在隨之豐富,像《終極高手》這樣的綜藝也開始豐富泛娛樂部分的支撐。在這個過程里,也總有些部分被犧牲掉了,畢竟還是要顧全大局。

成功之余,不提失敗也總有些不太公平,更何況那真的是一次相當嚴重的事故。
2019年的KPL春決,西安的一場“14級大風”吹散了賽事中心的舞臺頂棚,吹跑了選手和觀眾,吹停了精心準備的一場比賽。盡管現場的所有人員在大約40分鐘內被全部疏散撤離,但直播間持續不斷的宣傳片輪播還是讓觀眾感到了賽事方并不充分的準備工作。一時間,吐槽當年的春決成為了社交媒體上轟動一時的趨勢。
最終的比賽在數天后“完美地”完成了,但整個事件卻總是讓人感到哪里不對。到底是服務觀眾更加重要,還是將《王者榮耀》傳統文化主題與西安旅游相結合更加重要,從第三方的角度看很難判定,但從結果看,這兩個目的最終都沒有達到。畢竟還是一場電競比賽,在諸多基礎條件的硬性限制之下,有些創新想法還需量力而為。
回顧告一段落。
這些終究是歷史長河中短短的一瞬,成也好,敗也罷,時針走過,歷史定格。如今,BPL、OPL、PEL……移動電競聯盟源源不斷,KPL不再唯一。在過去的一些時日里,KPL確是開拓者。而也能夠確定的是,想要不被淘汰,這些聯盟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創新和變革,以滿足觀眾們日益多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