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暉
摘 要:界定校企共同體兼職教師內涵,分析職業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校企共同體合作雙方在培養人才方面各自的優劣勢,提出校企共同體下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舉措。
關鍵詞:校企共同體;兼職教師;建設舉措
師資隊伍是職業院校開展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源,是關乎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兼職教師是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校企共同體”下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一、“校企共同體”的內涵和“兼職教師”的界定
(一)校企共同體的內涵
“校企共同體”是校企雙方以合作共贏為基礎,通過協議形式締約建設的相互開放、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利益實體,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組織形式?!靶F蠊餐w”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資源共享或優勢互補為前提,以文化共融為切入點,以師資共建為核心,以課程共定、教學共管、基地共建為依托,合作各方有明確的合作目標、合作期限和合作規則,在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或某些環節共同投入、共同參與、共享成果、共擔風險[1] 。
(二)兼職教師的界定
“兼職教師”是指能夠獨立承擔一門專業課程教學任務、有較強實踐能力或較高教學水平的校外專家。本文所指的兼職教師既不是職業學校為了彌補專業教師的不足從校外聘請的專授理論基礎的教師,也不是學校之間互通有無互派授課的教師,更不是學校里行政人員擔任兼課任務的“兼職教師”,而是指為實現校企合作共贏滿足教學的需要,從合作企業、行業聘請的具有豐富的實踐經歷、專業技能及實踐經驗的高級技術人員、能工巧匠等專門人才,也包含企業一線工人,當學校教師承擔合作企業員工培訓任務時也稱為兼職教師。
二、職業院校基于校企共同體的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一)各級政策要求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落實教師企業實踐制度,支持學校自主聘請兼職教師,完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到職業院校擔任專兼職教師的政策;《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大力引進行業企業一流人才。鼓勵應用型高校和職業學校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擔任兼職教師或專業帶頭人;《關于實施湖南省卓越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的通知》中也明確以“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加強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培養和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二)職業院校補充“雙師型”教師需要
師資是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師資能培養優良的學生,職業教育承擔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重任,技術技能等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深厚的專業實踐技能,也需要教師有過硬的教育教學技術,即需要“雙師型”師資??v觀職業院校的師資隊伍,符合此要求的校內師資并不多,破解難題,短期內改變現狀,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按照“產教融合”要求對接區域行業企業的專家能手,能工巧匠,聘請其為兼職教師,以“‘產‘教師資融合,互通互補”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2],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企業兼職教師和學校教師培養學生的優劣勢分析
(一)企業兼職教師
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包括工程技術人員、技師、能工巧匠和一線工人,他們有過硬的技術,超強的技能,熟知產品的工藝流程和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能做出高精度優質的產品,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強,但是成為教師角色時在語言表達等師范素質上存在欠缺,由于不太了解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與學生有效的溝通交流往往存在障礙,也不擅長對專業理論知識成體系講解,對任教專業的課程體系,人才培養體系、教育教學規律也了解不多,在職業教育政策、職業教育領域前沿現狀和發展趨勢方面把握不夠。一線的能工巧匠雖能嫻熟操作某項技能但不會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恰當的教學手段傳授給學生,即會“做”不會“講”。
(二)學校教師
學校的教師了解職業院校學生特點和心理需求,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熟悉人才培養規律,但大部分教師缺少企業工作經驗,不熟悉企業生產流程,不太會操作設備,實踐動手能力差,對企業職業崗位能力真實需求了解不深,不能及時了解到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等本專業最新前沿發展現狀和趨勢,不了解企業文化和企業生產環境。在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時,缺少企業生產的真實案例,任務驅動困難,教學過程不能有效銜接生產過程,培養的學生達不到企業崗位能力要求。
四、職業院?;谛F蠊餐w的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舉措
(一)出臺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制度
校企共同體雙方除在協議締約時把師資共建納入合約,還應就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單獨制定文件,引導、監督兼職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采取激勵措施充分發揮兼職教師優勢,讓其“樂教”“擅教”,促進兼職教師隊伍迅速成長壯大[3]。
(二)多措并舉培養企業兼職教師教學能力
第一,讓企業兼職教師學習如何當好一名教師。委派責任心強、課上得好的學校教師教企業兼職教師如何上課,學校教師對企業兼職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聽評,企業兼職教師經常去聽學校教師的課,學習如何上課。通過這種一對一的“傳、幫、帶”幫扶措施使企業兼職教師學會課前的教學設計和準備、課中的教學實施、課后的指導評價;了解職業教育的特點、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要求、教學行為規范、教學儀器設備狀況和教學模式等。
第二,讓企業的兼職教師學習教育教學類課程。采用自學和聘請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專家集中授課等方式,讓企業的兼職教師學習教師行為規范、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技能、高等教育心理學等課程,讓他們盡快學會把握學生心理特征,學會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熟知并逐步認同職業學校文化和辦學理念。
第三,讓企業兼職教師熟悉人才培養方案。知曉任教的專業課程體系,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培養體系,任教課程的教學大綱,最終達到能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目標。
第四,聘請企業兼職教師擔任專業負責人(企業方),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既能促進企業的兼職教師對教育形勢與政策的正確把握,也能促進校內教師對本專業的人才市場需求,專業領域前沿發展趨勢的了解,從而服務人才的培養。
第五,發揮企業兼職教師優勢,安排任教實踐課程。如果由一線工人兼課,則安排帶學生實習實訓,這部分教師的操作技能嫻熟,但在傳授技能的方法上存在欠缺,可安排學校教師培訓教學設計技巧、教育教學方法,與學生交流溝通表達方式。
(三)鼓勵學校教師下企業鍛煉實踐能力
第一,鼓勵學校教師下企業鍛煉。教師利用寒暑假下企業鍛煉,熟悉產品工藝流程,深入了解行業、企業的職業標準和崗位規范要求、操作規程, 積累企業生產真實案例,便于創新課程體系,更新教材內容;下企業進行實踐性學習,參與技術研發,提高專業技能;給企業的師傅講解專業理論知識,實現校企師資互通互補。
第二,鼓勵學校教師下企業體驗。學習企業員工追求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及匠心匠能的工匠精神。將優秀的企業文化、職業文化帶入校園帶進課堂,促進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高度融合,培養學生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的職業素養。
五、結語
校企共同體合作模式下聘請合作企業的能工巧匠、技術專家加入兼職教師隊伍,與學校的專職教師共同承擔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安排教師下企業鍛煉,給一線工人傳授理論知識,工人的理論基礎得到充實,能更好地承擔學生跟崗實習的指導工作,實現產教師資相互融合、互為補充、形成合力,通過針對學校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和企業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將其打造成“雙師型”師資隊伍。這樣的隊伍不僅能夠參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而且能承擔行業企業的技術服務、技術培訓和科技創新等任務,是校企共同體的共享型人才資源。
參考文獻
[1] 宋丹.校企共同體制下高職師資培養實踐與路徑[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7(23):213.
[2] 胡昌榮.五位對接:高職教育“產教融合”的有效路徑[J].職教論壇,2017(12):42-45.
[3] 葉青青.基于校企共同體的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實踐對策研究[J].職教論壇,2015(2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