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吊英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圖書館信用服務的價值,主要是免除押金、實現共享經濟等,接著提出了公共圖書館信用服務的創新意義,是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有益于圖書館人文精神的發展和圖書館館藏結構的優化。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信用服務;創新
圖書館是閱讀的重要場所,文化氛圍濃厚,在提高全民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隨著社會進步,結合讀者需求的變化,圖書館要進行服務創新才能應對形勢。服務創新的范圍包含著服務內涵、服務理念以及服務范圍等,要從這些方面入手來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信用服務是公共圖書館改革創新的一部分,主要是把“信用”資質作為個人身份的一個證明,可以享受免押金等閱讀服務,為用戶提供便利。
一、公共圖書館信用服務的價值
首先,免除押金。公共圖書館屬于公益性機構,一直以來都有押金制度作為保障,這樣能夠預防部分讀者在圖書閱讀中存在久借不還等現象,導致圖書館的書籍資源出現空虛。但是辦理圖書借閱證和交付押金等制度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圖書館押金管理混亂等現象也會出現。針對這樣的形式,開始有圖書館嘗試采取免除押金的方式開展讀者服務,主要就是跟政府的公共信息部門結合,通過信用制度把公眾的圖書借閱證跟身份證聯結起來,這樣的策略跟之前的政策相比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主要是有的城市并沒有非常完善的信息信用系統,加上城市人口流動大,其他方面的問題就會逐一出現。而通過嘗試網絡信用服務能夠有效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只要用戶的網絡信用度達標就能夠享受免除押金的政策,還可以享受圖書預定等服務。其次,實現共享經濟。假如所有的公共圖書館都能實現網絡信用服務平臺建設,這樣就能夠實現圖書資源共享的目標,為各個地區的公眾提供優質的圖書信息服務。這樣一來,原本的信息孤島狀況就不復存在,能夠讓公眾享受到更為便利的服務。
二、公共圖書館信用服務的創新意義
(一)信用服務是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
國家提倡改革與創新,信用服務是響應國家號召的重要舉措。通過結合新型技術來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可以借助第三方的信用服務平臺,開展無門檻的服務,這樣就使使用者的投入成本最小化,而且通過線上圖書閱讀服務,可以通過物流實現圖書的傳遞。而自主借閱機等終端系統的適應,讓用戶享受到的服務變得更為寬泛,這是智能化互聯網下的圖書服務的優化。讀者的身份從原來的客體變為現在的主體,圖書館的使用門檻降低,讓用戶有更好的圖書閱讀體驗。通過信用服務模式的創新重建了用戶跟圖書館的關系,也重新建立了圖書館服務流程。
(二)信用服務有益于圖書館人文精神的發展
在傳統的閱讀推廣工作中,無論是圖書借閱活動,或者是講座活動等,還是信息時代的信息服務活動等,仍舊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下,并沒有主動結合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具有很強的被動性,服務也不是特別人性化。導致用戶從圖書館方面獲取文獻的途徑比較單一,只能進入圖書館查閱資源。隨著形勢的轉變,很多公共圖書館開始改變思路,圖書館不是藏書閣,是公眾學習的地方,要有效利用圖書資源。而通過開展信用服務體現了“公共、公開以及共享”的理念,這是公共服務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原則。在信用服務體系下,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門檻有所降低,不同地區的圖書館開展合作能夠實現資源共享,這是人文精神的發展,因為越來越多的公眾認識到衡量圖書館的發展并 不是看“藏書量”這個指標,調動和利用資源才是最重要的。
(三)信用服務有益于圖書館館藏結構的優化
現階段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變得越來越多,但是這并不是說傳統的閱讀推廣模式已經消亡,而是通過傳統與創新給讀者帶來更多的閱讀機會,也帶來更多的閱讀元素。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開展信用服務離不開館藏結構的優化,利用公民的信用度進行借閱,通過網絡就可以借閱圖書,要有與館藏相適應的資源整合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公共圖書館要結合本地特色設置館藏資源,根據各類圖書的比例結構,突出館藏優勢和特色,實現整個館藏結構優化目標。對于圖書館管理人員來說,可以在網站中設立不同的讀者基礎閱讀書目的模塊,為讀者查找資源提供方便,開展分級信用服務,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要突破原有的館藏資源的限制,提高覆蓋范圍,通過開發、共享資源來開展信息服務工作。要打破原有的圖書館閱讀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讀者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徑獲取學習資源。
結論
總之,公共圖書館的信用服務是一個新興事物,在發展中還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仍舊要認識到信用服務在公共圖書館發展中的創新意義。能夠免除押金、實現共享經濟。在新時期,利用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智能終端技術等,構建有效的聯系建立智能化的服務平臺,通過這個智能化的服務平臺同時進行線上線下的閱讀服務,從而為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湯曉魯.南京圖書館創新服務實踐研究:以江蘇省公共圖書館館際快借服務平臺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8(10):45-46.
[2] 壽曉輝,葉丹,翁亞珂.公共圖書館開展信用服務的實踐與策略:以杭州圖書館為例[J].圖書與情報,2017(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