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 劉紅艷
摘 要:現在有許多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不注重專業實踐能力的教學,忽略了實踐設計教學對于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的重要性,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本文分析了高職機械類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探索工作室模式下專業實踐設計能力提升方法,為高職教師的教學調整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工作室;高職;專業實踐;提升方法
近些年,教師的授課方式逐漸從粉筆時代過渡到了課件時代,課件的展示減輕了教師教學的工作量,提高了講課的效率。許多抽象的內容可以通過動畫模塊化展示出來。雖然在教學方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課件模式下,學生缺少了思考的時間和實踐動手能力。只是改變了教學手段,并沒有改變教學方法,不利于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采用工作室模式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實踐設計能力,促進高職院校教學創新尤為重要。
一、高職機械類教師專業實踐設計能力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分析,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師在專業實踐設計能力中體現出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隊伍趨于年輕化,專業實踐教學經驗不足
現在高職院校教師普遍年輕化,多數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青年教師的數量和比例在逐年增加,青年教師逐漸成為高校的骨干力量[1]。教學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機械類專業相比文科更需要專業實踐能力和試驗方案設計能力強的教師,青年教師在理論知識方面缺少經驗,在專業實踐能力方面明顯不足,與資深的專業教師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二)青年教師工作任務大,難以集中精力開展研究
青年教師步入高職院校,精力比較旺盛,學校在課程的安排上通常比較多,備課工作量很大,工作壓力也很大,這樣導致青年教師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對專業實踐設計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陷入“樣樣通,樣樣不精”的處境。
(三)缺乏專業教學培訓,專業實踐設計差異明顯
個別高職院校沒有集中組織新入職青年教師進行崗位的專業培訓,即進行崗位分配。沒有充分準備即進入角色的轉變,需要很長的時間積累教學經驗。還有準備不夠充分,課堂尺度把握不夠,導致課堂陷入僵局,進一步導致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不滿。
二、提升高職機械類教師專業實踐設計能力的方法
(一)以老帶新工作室模式,增加青年教師的教學經驗
通過以老帶新的教學模式,發揮老教師和青年教師各自的優勢,結合老教師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青年教師接觸先進的教學理念與大膽的想法,帶動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有助于為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注入新的教學實踐創新力量,為高職院校培養專業實踐人才和優化創新教學設計模式增添生機活力。
(二)適當減輕青年教師教學壓力,逐漸探索專業設計
適當減少青年教師教學工作任務,給予青年教師更多教學實踐的空間。深化產教融合,發揮青年教師善于思考,敢于動手實踐的特長優勢,增強專業知識的同時,把握專業實踐設計的技巧。
(三)定期組織專業實踐設計比賽,在互動中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高職院校定期開展機械類專業實踐設計比賽,創造有利的比賽條件,優化專業實踐設計的方案,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在實踐中考核教師的設計能力。通過學生、教師和專家的反饋意見,逐漸調整專業實踐設計模式,建立健全教師教學考評長效機制,在實踐中更好地發揮專業實踐的優越性。與更多的青年教師交流想法,分享經驗,為高職院校培養優秀教師以及專業實踐的優秀學生奠定基礎。
(四)完善設計創新教學獎勵細則,調動教師實踐設計積極性
高職院校應制定有效的教學創新獎勵辦法,專款專用,落實責任。采用獎金的方式激勵教師教學創新,提高教師專業實踐的設計能力。同時與企業合作,提供機械類場地用于教學實踐,滿足青年教師的科研需求。鼓勵優秀的青年教師繼續深造,或者出國留學,為學校的發展培養儲備力量,帶動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國家在大力倡導教學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一些地方院校教學改革工作進展緩慢,由于個別地區師資力量薄弱,導致生源不足,影響學校口碑及聲譽,使得教學實踐設計難以有效開展。所以針對高職院校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給出以上的建議,幫助高職院校落實教學改革創新工作,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設計能力,提高學校的師資力量,為國家和社會輸入理論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有創新實踐精神的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1] 謝軍.期望理論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7(3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