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英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學科,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在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之間,語言的活用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藝術地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有助于學生將知識學活,因為課堂活動是學生將語言知識運用于交際實踐的具體方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減少學生兩級分化的有效途徑。
一 設計課堂活動的原則
(一)主題性。課堂活動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應該有鮮明的主題?;顒拥脑O計應該圍繞課堂的重,難點知識這一主題,切不可一味求新求趣,為了搞活動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二)實用性。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效益意識。組織活動必定要用一定的時間,為了使課堂活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活動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三)新穎性?;顒拥母灸康氖侵v課講“活”,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在活動中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因此,活動要常搞新,讓它始終保持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每節課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整體性。在教學中,為了減少學生的兩極分化,教師在課堂上要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活動的設計也應如此,要激勵學生全員參與,避免有的學生產生被遺忘的感覺。
二 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種類
(一)知識類。該類課堂活動是為了鞏固所學知識,加強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降低學生記憶知識的難度而設計的。
1以猜謎語為主線設計課堂活動。當學過一部分英語單詞以后,為了讓學生復習這些枯燥的知識,就以趣味猜謎的方式讓學生達到目的。例如,學過pen.pencilbook,教師拿了一個包,對學生說:“Canyouguesswhat‘sinmybag?”學生就七嘴八舌地猜起來。在猜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將所學的單詞記住了。
2以“練口齒”為主線來設計課堂活動。每個單元都有一些重點句型,學生在記憶過程中會感到很單調。為此,在課堂上我們要讓學生反復說這句話,比賽誰說的快,而且不呑音。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句型,而且能讓學生逐漸練得口齒清晰,為其以后的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以“歌曲”為主線來設計課堂活動。美妙的音樂能激發學生的記憶,所以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曲調中填上所講的重點內容,能使學生在歡樂的歌聲中掌握所學知識。例如,我在講授身體部位單詞和“Therebe”句型時編了這樣幾句歌詞:Thereisalovelydoll.shehasaface.shehastwoeyesandears.Iloveherverymuch.Whataboutyou?
4以“卡片”為主線設計課堂活動??ㄆ云涫褂梅奖愕奶攸c在設計課堂活動中經常使用。如在講授進行時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抽卡片,按照卡片所說的動作去做,然后問學生Whatishedoing?讓學生用英語描述表演學生的動作。再如,將所學固定句式寫到卡片上,由每排第一個學生抽卡片,然后將卡片上的內容悄悄地傳給第二個學生,再由第二個學生傳給第三個學生,以此類推,然后由最后一個學生將他們所聽到的句子寫到黑板上,比賽哪一組傳話傳得在準確。
(二)交際類。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際,因此課堂上交際活動的設計顯得很重要。
1以“道具”為主線設計交際活動。課堂上“道具”的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學生的交際活動能在相對真實的環境中訓練會話。例如,我講授“打電話”這個交際主題時,拿一部電話機到教室,讓學生輪流用英語“打電話”。講“看病”這個交際主題時,我讓一半學生穿上白大褂當醫生,一半學生當病人,讓“醫生”和“病人”表演看病的對話。
2以“場景”為主線設計交際活動。為了鍛煉學生在實際場景中用英語會話的能力,我把教室布置成具體的場景,以場景來實際活動。如在講“圣誕節”時,我和學生一起在教室中布置了圣誕樹,彩燈,氣球和精美的食品,學生置身這種場景,就會以興奮的心情,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圣誕節”的英語課堂之中,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情感類。這類活動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外在動力,讓學生以飽滿的精神參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此類課堂活動主要以“競賽”為主線來組織活動,讓“競賽”貫穿課堂教學始終,使每位學生都因想在競賽中獲勝而不在課堂上走神。在具體操作中,競賽時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課堂上的每個問題都是競賽的項目,下課前幾分鐘,總結比賽結果。在一定時期內進行階段總結,適當給獲勝者以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
課堂活動對教師而言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只有熟練掌握教材的教師才能設計出理想的課堂活動。課堂活動對學生而言是各種能力得到綜合鍛煉的有效途徑。在活動中除了要有一定的英語知識外,還要有積極參與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角色表演的能力,語言敘述的能力等。課堂活動有助于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教師應將教學內容的鞏固寓于具體的活動之中,有能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在快樂中自然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課堂活動設計是一門藝術和學問,它要充分體現教學主旨。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快樂,更靈活,我們需要在該領域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