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涵
摘 要: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對于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但是在大學公共藝術教育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難,要想徹底擺脫窘境,就需要重新樹立大學公共藝術教育的地位,認識其重要性。
關鍵詞:大學公共藝術教育 困難 出路
素質教育的推行,以及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大學生藝術教育的相關文件,大學公共藝術教育得到了社會上越來越大的重視,與之前有明顯提升。但現階段,大學公共藝術教育仍然面臨許多困難,需要我們用發現的眼光為其尋找有效的途徑。
一、大學公共藝術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缺乏完善的體制,制度保障不健全
據調查顯示,顯著大多數的高等院校對于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視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在政策上并沒有給予過多的幫助,而且缺少有效的行動幫助公共藝術教育重獲重視度。因此,導致公共藝術教育在各個高等院校中依然處于尷尬的窘境,具體體現在缺乏完善的體制,制度保障不健全等等,藝術教育不受重視,一度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課程。一些高校將公共藝術教育劃分在藝術系或是人文系,幾乎沒有自主發展的空間。其次,雖然有的高校設置了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但掛靠在藝術系或是人文系等,在教學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有較大差異。在掛靠的公共藝術教育中心,在工作考核、職稱申報、科學發展等方面都受到隸屬單位的限制,一般處于下風位置。在校教師與管理人員對于其工作性質不夠重視,相關藝術工作得不到認可,對教師指導的公共藝術教育工作的積極性產生了極大影響。現階段,大學公共藝術教育機構運行模式多,機構名稱多,缺乏完善的體制,這也是制約公共藝術教育發展的另一阻礙。
(二)美術課程雜亂無章,質量不高
目前高校在開展公共藝術教育課程方面沒有統一標準,數量也因地而異,課程數量在三到五十不等。內容雜、質量低,大多采用的是選修課的模式,一般將課程安排在晚上或是雙休日時間。藝術類的課程開課流程為:教師申請需要開設的課程-經過教師所在院系審批后上報-教務處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試聽課審批。因為頂層設計的欠缺,而且教師也是根據實際情況申報課程,導致藝術課程沒有章法可循。有的課程在開設與取消全憑教師主導,很難保證課程長久的開設。
對于公共藝術教育來說,師資隊伍年輕,缺少工作經驗,教學缺乏規范性,教學方法與內容不符合要求,授課文化底蘊欠缺,無法讓學生積極的投身到學習中,不能有效提升藝術素養,對教學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三)藝術活動背離初衷,陷入應試教育的窘境
目前,在各大高校中開展的由藝術專業學生或是藝術社團組織的文藝表演深受學生的喜愛,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徑。但藝術活動的開展已經過分依賴藝術專業學生或是藝術社團,對于普通大學生的才藝缺乏重視。要發揮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就需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例如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等等,將高校中的科學教育與美育教育進行結合。所以,藝術教育不僅僅是針對專業的藝術特長生,更應該面向高校全體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藝術素養。
二、大學公共藝術教育面臨的出路探究
(一)認識到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管理層要認識到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將其比肩黨的教育方針高度。各職能部門、教師隊伍也要高度認識要公共藝術教育的意義所在,這樣才能在落實藝術教育工作時得到認可與支持。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藝術教育的收益,成立完善的藝術教育機構,給予一定的人力、財力支持,給予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同等的地位。高校要明確責任意識,藝術教育中心要對全校的藝術課程進行統籌,對藝術團進行高水平的管理。要正確看待公共藝術教育的特殊性,在師資隊伍、教學條件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普及公共藝術教育,提高學生素養
公共藝術教育有別于專業的藝術教育,所面向的人群為全體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與創新思維。首先應建立完善的藝術課程教育體系,將其納入到必選課中,將藝術教育課程當作選修課通用知識,方便學生進行選修。其次,要將公共藝術教育進行全面覆蓋,包括影視、音樂、美術等門類,而且要兼具技巧、賞析、理論等層次。要豐富課程形式,體現出學校自身特點。加強高校間的溝通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對藝術機構進行合理規劃
隨著經濟的發展,藝術教育越來越普及,我們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對藝術機構進行合理規劃,以藝術教育為基礎,申報相關的專業藝術教育。讓藝術專業教育與藝術普及教育共同發展,共同提高,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因為藝術教育無法吸引優秀的師資隊伍,難以掌握現有的更新知識,難以獲得成就感,教師的發展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因此,要在普及教育時,創辦與高校特色相符的藝術專業。不但是專業藝術得到了發展,還帶動了藝術普及教育的進步,對學校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高校對于公共藝術教育不夠重視,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學公共藝術教育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希望高校能在開展科學教育的同時,普及藝術教育,為社會輸送更加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