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平 邱焯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中心的運營模式、產品業務、掛牌和登記托管企業的基本情況;隨后指出中心當前存在省內經濟相對落后、企業認知有限和缺乏明確盈利模式等競爭劣勢;并提出,在國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要抓住移動互聯快速普及、私募行業迅速發展的機遇;最后,文章就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今后的發展提出了三條建議。
江西區域性股權市場自2015年正式起航以來,經過近三年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內外部多重因素共同影響,其當前發展同樣面臨諸多現實困難。如何建設與完善江西區域性股權市場,疏通和拓寬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促進和實現江西實體經濟轉型和升級,是目前理論界和實務界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的現狀
運營模式參照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明確提出,要以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受托管理為基礎,全套吸收其創新基因,并且在服務江西省內中小微企業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其運行模式與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心參照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構建平臺生態圈,建成了中小微企業掛牌展示系統以改善中小微企業成長的外部環境,“融資”與“融智”并重以提升企業品質。
主推六大產品業務。一是掛牌展示。企業掛牌后,中心將依靠自身官網、微信微博和常態化路演平臺等對企業進行宣傳展示以提高企業知名度。二是股權登記托管。通過為企業辦理股權登記托管等業務,盤活企業股權資源、降低企業股權管理成本進而助力企業直接融資。三是私募股權融資。依靠搭建私募股權融資信息發布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股權融資一站式服務。四是金融資產交易。五是培訓咨詢輔導。六是私募基金管理。
掛牌和登記托管企業增長迅速。自首家企業于2015年11月在中心掛牌,中心掛牌企業數量于2016年12月、2017年7月及9月先后突破1000家、3000家和4000家,截止到2018年10月15日共有掛牌企業4848家。與此同時,截止到同一時間在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進行登記托管的省內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243家。
二、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的競爭劣勢
省內經濟較為落后。江西省2017年GDP總量和財政收入總額為20818.5億元和2246.9億元,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分別排十六和十七,中間略偏下,中部地區只比山西高。落后的經濟對省內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影響必然是多層次和多方面的。如中心在掛牌企業源頭上與其它省市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間存在差距,潛在的中小微掛牌企業資源的質量與數量不如其它經濟發達地區。
企業認知相對有限。四板市場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在全省范圍內普及推廣度還不高,大部分企業還不知道四板市場的存在,甚至也沒有股權融資和股權確認的意識。尤其是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江西之前存在另一家股權交易所),部分企業甚至對四板市場存在誤解,導致中心目前的工作陷入困境。
缺乏明確盈利模式。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目前雖然上線了很多產品和服務,但落在實處的卻不多,還沒有形成明確的盈利模式,或者說雖然實現了一定盈利但模式尚不清晰。中心市場交易不活躍、投融資金額低,因此整體盈利能力較差。其仿照前海的模式構建自身的業務和服務結構,很多情況下都未充分考慮自身的發展情況。
三、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的后發優勢
移動互聯的快速普及。私募、小額、分散和非標準化是區域股權市場的主要運行特征,這些特征符合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移動互聯網除了具有傳統互聯網的“平等、開放、分享、協作”等一系列特點,更擁有參與度高、協作性更好、操作便捷等特征。這可以進一步降低金融市場的進入門檻,使更多普通人參與到區域股權市場的建設中。
私募行業的迅速發展。區域股權市場是一個具有私募性質的市場。近年來隨著中國金融制度和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監管體系的完善,私募行業進入了健康而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私募行業的發展以及隨之涌現的大批量優秀私募管理機構和專業人才,會為包括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在內的區域股權市場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要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努力使自身成為江西省內的“私募投資集聚高地”。
國家層面的宏觀驅動。自201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以來,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相關的政策法規密集出臺,體現了國家對促進和規范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工作的重視,并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作為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一項重要工作。
四、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的現實出路
建議政府設立豐富的發展引導基金。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是一個很好的財政資金市場化運作和政府扶持境內中小微企業成長的平臺。政府引導基金可以通過擔保或直接參與投資的方式,提高省內民間資金投資我中心掛牌企業的積極性,促進中心私募股權業務的繁榮;或者,引導基金可以在項目支持及專項補貼上支持中心的建設,從多個角度開展創新性嘗試。
借力移動互聯,積極開拓新型業務模式。中心要改變當前市場交易清淡、融資功能較弱的局面,就應當從“開源”著手,努力建設中心的移動互聯平臺,通過移動互聯和互聯網拓展潛在投資者群體,使市場參與者更加大眾化,使市場扎根于更廣泛的人群。中心還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的技術手段,創新監管與運營方式,努力開拓新型業務模式,如可以通過移動端創新信息披露渠道、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等途徑借力移動互聯。
探索確立明確盈利模式。中心要實現其助推江西提升工業化發展水平和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實現其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將服務地區中小微企業和自身盈利的目標兩相結合起來,亟待建立一套明確的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作為一個區域性金融服務機構,中心實現可觀盈利的關鍵,則在于中心能否真正為企業提供優質和多樣化的服務。中心要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努力為中小微企業化解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