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鑫珠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日漸完善,人們對于社會治安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人們要求政府部門建立一個完整的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體系,以此來化解社會矛盾和突發問題,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本文通過對社會治安防控與政府應急管理協調進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議,希望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所幫助。
關鍵詞:社會治安防控 政府應急管理 協調
引 言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政府應急管理協調都屬于社會公共安全體系中的重要內容,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社會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概率也會隨之提高,部分城市現有的社會公共安全體系無法有效解決社會矛盾和突發事件。為此,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總結問題經驗,構建完善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政府應急管理協調體系,從而確保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一、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與政府應急管理協調機制的重要意義
所謂的社會控制是指政府通過設置各項機制,并利用各種手段解決社會矛盾和沖突,從而實現社會的穩定和諧[1]。維護社會現有秩序是社會控制最根本的目的,而社會治安防控則是依據社會控制,對社會治安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社會治安防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治安防范,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公安部門完成的,公安部門會定期宣傳社會安全知識,強化人們對于安全知識的理解,促使人們的安全意識得到提升,以此對社會潛在的犯罪行為進行預防。二是治安控制,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公安部門依法對具有犯罪行為的人員進行抓捕,并對社會治安問題進行解決,其根本目的在于維持社會的穩定。上述涉及的兩方面工作內容在本質上都屬于社會控制的手段。為此,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充分發揮社會控制手段,對于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政府應急管理協調是指政府部門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對突發事件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過程,有利于降低事件造成的損失,消除不利影響。政府應急管理協調強調的同樣是社會控制,因此該方面工作內容同社會治安防控具有緊密的聯系性,繼而為二者達成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與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實現合作的策略
(一)二者的優勢和不足。首先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該體系的優勢在于發展時間長,體系較為成熟,體系的作用可以被充分發揮,并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的立體防控體系[2]。一是人力方面,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以公安部門的警察為主體人員,再輔之以社會上的各類治安人員,已經形成完整的人員配備體系;二是技術方面,各種現代監控技術與身份核實技術等安全技術的使用,強化了社會治安體系的控制效果。三是信息方面,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整合了多種信息來源渠道,構建了全方位、多層級的立體信息資源平臺,信息可以在該平臺中實現共享;四是機制方面,社會治安體系將社區巡邏作為基礎,以信息平臺作為紐帶,構建了一套成熟的運行機制,該機制可以對社會治安問題作出快速的反應。五是管理方面,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將黨委和政府作為主要領導者,其他地方治安部門合作參與的全新體系管理模式。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劣勢。黨委雖然是該體系的直接領導,但是在該體系實際運行過程中,公安部門卻經常反客為主,成為該體系的直接領導者,相關政府部門很少對體系的工作行為進行參與。但隨著社會矛盾的日益增加,社會上許多事件都可能會演變為社會治安問題,公安部門缺少足夠高的思想層次,因而無法有效對解決社會治安問題,所以為確保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效果得以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必須改變傳統的做法,應積極參與到體系工作之中,實現與公安部門的有效配合。
其次是政府應急管理協調體系,該體系雖然發展時間較短,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該體系建設十分完善,再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出臺,更加凸顯了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作用。
政府應急管理協調體系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雖然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該體系的理論基礎較為完善,各項系統和機制也在逐漸運行,但終究發展時間較短,政府部門尚未針對該體系設置技術平臺,致使該體系徒有其名,無法有效對社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缺少形成部門的前提基礎,因此,政府部門應該根據體系現狀,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其在未來建設的更為完善。
(二)實現二者合作對接的基本路徑。首先,政府部門應站在應急管理體系的角度上提高治安防控的等級,由于應急管理體系受到國家的扶持,因此應急管理體系的內部結構已經趨于完善,其中包括:政府和專家組織體系、相關法律法規、安全指南等內容。而治安防控體系的支持機構是政府層級,因此為實現兩種體系之間的有效對接,應將治安防控體系的等級上升到與應急管理體系相同的高度,以此來緩解治安防控體系僅能由公安部門管理的尷尬問題,并重新對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作用進行定位。同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可以直接吸取應急管理體系的結構框架,以此來節省建設時間,補充社會治安體系上層結構存在的不足。其次,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在工作過程中,可以有效發揮各種相關主體的功能,現階段我國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參與主體眾多,結構和功能已經趨于完善。這一點與黨在十八大提出的社會治安要求基本符合。并且,政府可以將社會治安理念融入與應急管理之中,因為當前我國應急管理體系中缺少社會治安的相關理念,其功能無法實現充分發揮,而應急管理作為保持我國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手段,必須與時俱進,補充自身存在的不足,達成整合社會資源和力量構建實際管理體系的目標。社會治安防控與應急管理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二者具有主體相同、人力共享的特點。一旦社會治安防范與應急管理實現合作對接,有利于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為構建一個功能全面、結構完整的治安防范和應急管理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治安防控平臺可以補充政府應急管理體系。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相較于政府應急管理來說,其運行機制較為成熟且完善,為促使兩種體系實現有效的對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可以吸收治安防控平臺,將治安防控平臺與體系內部的應急管理中心進行融合,利用治安管理平臺的的優勢,完善應急管理中心的功能,改變管理中心存在的不足,實現對所有部門的統一管理和指揮[3]。其次,還可以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的信息平臺融入于應急信息平臺之中,以此來整合全面的信息資源,提高體系內部信息的流動速度,滿足兩種體系間的信息對接要求。在實現上述融合與對接后,政府應急管理體系的功能將逐漸完善,其結構也會逐漸完善,同時也會為國家級應急管理平臺的建設創造有利的條件。
由于社會治安防范體系和政府應急管理協調體系的功能和作用,具有較高程度的重合性,致使二者具備了對接和融合的條件,再加上二者的目標大致相同,因此,政府部門需要通過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實現二者的有效對接,使兩種體系的功能和結構得到補充和完善,從而為我國后續社會安全體系的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
結 論
綜上所述,社會治安防控與政府應急管理協調在本質上都屬于社會控制的一項手段,如果將社會公共安全體系比作一個全面且綜合的系統,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政府應急管理協調體系就是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存在內在的聯系性,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的效果,政府部門應通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實現二者的對接,以此來維持社會的穩定和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悅.治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淺析[J].天津法學,2018,34(03):103-107.
[2] 劉征,趙曉哲,張萌.新時代背景下農村地區公眾參與社會治安防控現狀分析與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8(25):132-133.
[3] 董少平.社會治理精細化視域下的社會治安治理思考[J].鐵道警察學院學報,2018,28(0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