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騫
摘 要:技術規章是鐵路行車的源頭性工作,強化技術規章管理工作已成為鐵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對目前鐵路基層站段技術規章的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鐵路 技術規章 管理 存在問題 對策
鐵路技術規章是鐵路鐵路運輸企業為了安全、正點、優質、高效的完成運輸任務,組織生產活動、約束經營行為而制定的規范和準則。在生產過程中,正確合理地制定技術規章,科學規范地管理技術規章,全面有效的實施技術規章,是鐵路技術管理的主要任務。隨著鐵路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投入使用,技術管理的系統性、實效性、前瞻性等需求也日益凸顯。基層站段技術規章管理作為保障運輸生產安全的重要力量,仍然存在著編制不嚴謹、管理基礎薄弱、執行力不夠、信息化管理模式落后等問題,亟需采取相應的對策加以解決。
一、當前技術規章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技術規章編制審核不嚴謹。
⑴技術規章編制缺乏嚴肅性。在技術規章的編制(修訂)上主觀及個人成分較濃,現場調研少,對技術規章針對的作業條件、適用的設備狀況沒有進行認真的研判和分析,存在脫離實際、寬于上級規定、內容重疊沖突等情況,規章制度的集中審核不規范,走形式,導致規章制度不能很好的在安全、效益、效率間形成統一。
⑵技術規章缺乏系統性、實效性、前瞻性。①有些技術規章臨時根據上級要求、領導指示制定,修改,以業務通知等形式下發執行,“東鱗西爪”,未進行整合,缺乏系統性。②技術規章制度與行政管理制度的界定不清,有些文件中既有技術規章的條款,又有干部管理考核、行政指導等內容,內容繁瑣,規章的可操作性不強。③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廣泛運用,技術規章的制定要求更具前瞻性。但有時制定時未能充分考慮運輸組織變化、生產力布局調整等情況,導致朝令夕改、前后矛盾的情況不時出現。
⑶技術規章歸口制度未落實。①違反路局及站段技術規章管理的規定,未經歸口部門審核、會簽就發布技術規章,違反技術規章發布程序。②歸口部門在其他部門擬定技術規章后,未經審核就盲目給予技術規章編號,不能起到歸口管理、嚴格審核、把關的作用。
2.技術規章管理基礎薄弱。
⑴管理力量薄弱。①業務素質欠缺。技術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現場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儲備,而部分站段技術管理人員業務素質欠缺,對技術規章管理的要求不了解,對上級行車組織規章、現場設備設施及實際作業情況掌握不清楚,造成技術規章管理質量低下。②管理人員配備不足。站段技術管理人員由于受工作性質決定,往往身兼多項工作,疲于應付事務性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深入現場調查研究,對分管工作難以進行理性思考,真正的做到觸及一線“靠前”管理。
⑵重要性認識不足。技術規章制度是行車安全的源頭性工作,是落實標準化作業,推進鐵路“安全優質、高效發展”的關鍵。但是部分站段對技術規章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主要表現為:人員更迭頻繁、主觀能動性不強、相關管理制度滯后、規章管理與執行脫節等。
⑶管理未形成閉環。突出表現在技術規章制度管理機制與當前形勢不適應,站段、車間層面在跟蹤、落實、清理、完善工作跟不上,沒有及時檢查規章執行情況,沒有及時研究對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影響了規章制度的嚴肅性、系統性和規范性。
⑷缺乏檢查考核力度。站段及車間層面缺乏對技術規章傳達、布置、落實、修訂、清理等技術規章管理方面問題的檢查考核制度,檢查與監督手段缺乏針對性、有效性。造成技術規章考核檢查工作的失效,進而降低日常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3.技術規章執行力較低。
⑴職工參與度低。技術規章管理工作最終落足點在現場作業上面,是指導作業方法、規范作業程序、保障作業安全,提升作業效率的關鍵所在,需要根據現場執行反饋的情況,不斷動態完善。部分作業人員對于技術規章呈現漠視的態度,認為技術規章的編制修訂給作業造成束縛,即使發現執行不順暢、不適合的地方,也不愿意反饋,存在抵觸情緒。
⑵培訓學習不到位。部分站段、車間層面的業務培訓未落到實處,如存在對新發技術規章未組織培訓;業務培訓走過場,與實際脫節;業務培訓未按要求覆蓋到相關崗位等弊端,導致培訓效果不理想。作業人員對于規章實施的要求、難點、場景一知半解,認知還停留在舊規章要求中,導致作業中頻繁出現錯漏,作業標準得不到有效的落實。
4.技術規章信息化管理模式落后。
現階段鐵路基層站段所采用的技術規章管理系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適應“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平臺日益普及的發展趨勢。同時同時,現場在生產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不能及時、有效的反饋問題,造成上下級管理脫節。
二、技術規章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1.加強規章編制審核工作。
⑴確保規章編制的嚴謹性。規章編制人員編制前做好充足準備,全面了解編制意圖,掌握現場情況,在上級規章文件要求的框架下,貼合作業實際進行規定或細化。同時橫向梳理自身規章,弄清楚以前是否有類似的規定和要求,避免重復交叉,互相沖突等現場發生。按照鐵路總公司統一規定的術語、符號、計量單位,做到條款表述嚴謹、周密、規范,避免出現表述不清、模棱兩可的詞句,造成現場掌握困難。
⑵建立健全技術規章動態完善機制。①做好定期清理。嚴格落實《技術規章制度管理辦法》,主管部門定期清理失效規章,清理整合業務通知等臨時規章,公布《有效技術規章目錄》,保證技術規章的時效性和唯一性,杜絕不嚴謹的問題發生。②梳理規章條款。將行政管理內容從作業規定中分離出來,保持技術規章的“純粹性”,使之精簡準確,現場操作性強。③加強現場調研分析。擬定規章時,深入現場調研,反復論證,充分考慮運輸組織,生產力發展的變化,既要考慮規章的針對性、實用性,又要留給技術規章發展的空間,確保技術規章在動態中優化,在完善中發展,使之更加科學、合理。
⑶嚴格執行歸口管理。嚴格按照《技術規章制度管理辦法》的規定,明確落實技術規章的編制分工,技術規章目錄及編號管理,各科室編制的技術規章、行車組織辦法、安全卡控措施必須經分管領導簽發后,由歸口部門發布規章編號才能正式公布。
2.夯實技術規章管理基礎。
⑴加強技術管理人才隊伍建設。①強化專業培訓,如舉辦技術規章管理培訓班、專題講座、研討會等,進行技術規章編寫技巧、AUTOCAD軟件基礎應用、WORD基礎應用等專業培訓,強化基層站段技術規章管理人員的專業性、科學性。②加強人才儲備。由人事、職教、技術部門配合,通過“技術比武”、“班組長競選”等方式,發現和培養一批具備高度責任心,豐富現場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水平的人才,做好技術管理人才儲備。
⑵提高技術規章重要性認識。站段各級管理人員要用“安全第一”的思想指導規章管理工作,不能制定違背或松于上級規章的規定,要把確保安全作為首要條件。在對規章的管理上,要拿出久久為功的韌勁抓好各項制度落實,不斷提升技術規章管理水平。
⑶深入推進管理規范化。借助管理規范化的建設,完善技術規章管理機制,明確技術管理標準及責任標準,形成檢查監督的長效機制和失職追究制度。嚴格落實技術規章執行“回頭看”制度,追蹤新發規章文電執行落實情況,不斷修訂完善,保證規章文電的準確性和順利實施,形成閉環管理。
⑷加強技術規章檢查督促。站段要定期對技術規章的管理開展全面檢查,對技術規章細化措施不具體、配備保管不全、培訓效果不理想、貫徹執行不到位等問題組織整改和糾正,明確整改責任,檢查結果應納入平推檢查和績效考核中。
3.提高技術規章執行力。
⑴建立技術規章反饋獎勵制度。鼓勵站段和車站(車間)及時發現技術規章問題,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并針對反饋內容予以不同程度獎勵。站段組織相關專業管理人員對反饋的問題進行研究確認,經確認屬實后,按獎勵標準給與反饋人員獎勵,同時要求責任部門立即進行整改,確保技術規章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準確性和合理性。
⑵強化規章貫宣學習。采取系統教育與現場崗位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系統地、整體地提升職工的職業技能,杜絕“拔苗助長”;建立完善的網絡培訓考試系統,逐步開展網絡培訓,通過手機簡報、短信、APP方式,將技術規章的主要變化和核心內容告知職工,便于理解、執行。同時建立職工規章學習激勵考核制度,對學習積極、落后的職工進行相應的獎勵、考核,引導職工樹立“掌握業務知識是保飯碗”的意識,促進規章學習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風氣轉變。
4.健全完善技術規章信息化管理平臺。
⑴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站段建立規章網站(或在段網完善相關功能)。各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及時錄入、實時更新、維護完善技術規章管理平臺,實現技術規章的動態管理和資源共享,給與技術規章使用、執行部門及個人相對完善的檢索查詢平臺。
⑵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充分利用微信、釘釘等交流平臺,組建技術管理交流群,交流管理心得,探討規章難點,學習先進經驗,保障上下級之間信息傳遞的通暢性、高效性,及時反饋和修訂技術規章的現實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結束語
在我國鐵路高速發展的新時期,迫切需要優化完善內部管理機制。為進一步提高技術規章管理的專業性、規范性、科學性,鐵路基層站段應不斷提高認識、加快人才培養、完善管理機制、推進科技建設,為保障鐵路運輸的安全高效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鄧雪松《上海局技術規章管理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 上海鐵道科技 2017
[2] 周艷村 《淺談如何加強車站技術規章制度保障體系建設》[J] 河南鐵道 2009
[3] 王淑艷 《對鐵路技術規章管理和落實的研究》山西建筑 [J]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