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標
鹽城市鹽都區尚莊鎮素有“五瑞都土地、八區總機關”之稱,也是陳毅、周一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工作戰斗過的地方。近年來,尚莊鎮注重把紅色資源保護好、利用好,把紅色文化傳承好、弘揚好,深入開展“你的身影從未走遠——傳承紅色基因”行動。在鹽城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北堡村等地設置紅色“精神堡壘”,加快打造“紅色村落、紅色長廊、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使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彰顯新的時代價值,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前行動力。
一、傳承紅色基因,鑄就精神豐碑
堅持把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建強基層戰斗堡壘工作之中,使其成為提升基層黨支部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精神武器。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創新開展內容豐富的紅色主題黨組織生活,在“三會一課”、黨員統一活動日等活動上學習紅色理論、講述紅色故事,開展開放式主題黨日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紅色基因中傳承初心、汲取力量。
挖掘紅色寶藏。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拜訪老共產黨員、征集革命文物、收集文獻影像等方式,走訪了20余位革命后代,全力收集、征集革命歷史遺存、文物、史料等“老物件”,系統整理古殿堡戰斗、丁沙溝戰斗和“蘇北阿慶嫂”唐紅粉等紅色故事58個,收集紅色照片27張、紅色物件8件,進一步豐富充實紅色資源庫。
建設紅色陣地。鹽城縣抗日民主政府雖然在尚莊鎮僅存續6年4個月,卻有著一段悲壯的歷史。鎮黨委在鹽城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的基礎上,對現存的北堡戰斗紀念碑、古殿堡戰斗紀念碑等紅色遺址進行修繕保護,以聲光電、蠟像、模型、雕塑等形式展示革命斗爭歷史,建設集“參觀+體驗+教育”于一體的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講好紅色故事。把紅色基因根植到黨建陣地建設、黨員教育管理、基層帶頭人選優配強等重點工作中,精準整頓軟弱后進黨組織,特別是采取以“一次年輕干部座談會、一次學習強國知識競賽、一次學習新思想心得體會、一次守初心擔使命演講比賽、一次現場項目觀摩”等為教學內容的“五個一”工程,讓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旗幟,讓每個黨支部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有重點、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紅色文化“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機關、進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進公園、進網絡”的“八走進”活動,使黨員干部群眾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得到紅色文化滋潤,讓紅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入腦入心。
二、融入紅色資源,建美生態旅游
針對尚莊鎮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文化內涵不夠、紅色資源融入旅游不夠等問題,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打造紅色項目,以紅色文化凝聚鄉村奮進力量,在保護與傳承紅色基因的實踐中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生命力。
打造紅色景點。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16日在河南考察時強調,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尚莊鎮將以創建省四星級鄉村旅游區為契機,依托番茄公園、尚湖等載體,加快鹽城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建設,串聯革命遺址、紀念碑、烈士墓等各類紅色文化點,精心設計“看一場懷舊電影、聽一個紅色故事、吃一桌農家菜肴、宿一晚農家小屋、帶一份農特產品”紅色旅游項目,讓游客在游覽的過程中“來得了、留得下、玩得好、記得住”的前提下,又能達到緬懷先烈、學習革命歷史知識的目的。
優化人居環境。準確把握“不蓋錯房、不用錯地”等關鍵事項,將紅色文化、水鄉文化、歷史文化融入農房改善全方位全過程,加快塘橋村和慶福村集中居住點建設,科學編制其余16個村居集中居住點規劃并適時啟動建設,建設紅色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驛站、紅色廣場,為黨員干部進行紅色教育、開展紅色活動提供必要的設施條件。以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標桿,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面落實“河長制”,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重點圍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垃圾清運、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環境美化等問題,開展好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行動,對烈士墓、紀念碑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修繕,為黨員群眾瞻仰提供整潔肅穆的良好環境。
做精旅游配套。加大紅色旅游文化精品的開發力度,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人物事件,通過看紅色淮劇、聽紅色歌曲、讀紅色經典、觀紅色文物,把紅色基因融入《尚莊番茄的傳說》《又是一年番茄紅》《番茄紅了》等文藝精品中,讓游客可以隨時隨地感受紅色基因的存在和傳承,提升尚莊紅色旅游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在獲批上海市外延蔬菜基地的基礎上,用好與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共建“友好鄉鎮”機遇,把旅游市場更多對接上海,精心打造紅色主題鮮明、充滿水鄉特色的垂釣中心、農家樂、民宿等娛樂休閑項目,努力將生態優勢、紅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三、發揚紅色傳統,建優鄉風家風
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積極傳承發揚紅色優良傳統,以良好家風帶動淳樸民風、促進文明鄉風。
學習革命先烈優良作風。戰爭年代,共產黨人沖鋒在前、勇于犧牲;和平年代,共產黨人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始終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為念,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紅色基因。在尚莊戰斗工作過的革命先輩周一萍,始終保持著艱苦奮斗、嚴于律己、一心為民的精神品質。尚莊鎮將引導廣大干部群眾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組織深入開展“雙到雙解”“三進三幫”“四重四亮”等活動,進一步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增強基層基礎力量,建強基層黨組織隊伍,以“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定力、“一級干給一級看”的自信和“一級推動一級干”的擔當,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以“爭當排頭兵、建設示范區”為工作追求,自覺在全區乃至全市、全省的大格局中找坐標、定方位,保持精益求精、好中求好的工作態度,對照先進查不足、對照目標找差距,抬高標桿、比學趕超,切實以一流的標準、一流的狀態、一流的干勁,奪取一流的業績。
放大“中國好人”示范效應。尚莊有樂華澤、樂紹琪兩位“中國好人”。尚莊鎮將深入挖掘好人好事好風尚,把“好人”的文字、圖片、榮譽等收集分類歸檔,搬進禮堂、走進廣場、請上舞臺,組織設計文化墻、文化長廊,廣泛傳播好人事跡,讓“好人”精神境界得到弘揚和推崇,在全社會形成人心向上、人性向善的濃厚氛圍。充分借鑒“楓橋經驗”,發揮老教師、老干部、老黨員等鄉賢作用,鼓勵符合條件的社會工作者、志愿者擔任兼職調解員,發動他們當好移風易俗的宣講員、鄰里糾紛的調解員、村莊長效管護的監督員,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
加大紅色典型選樹力度。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認真抓好對革命歷史人物和各行各業先進典型的宣傳學習,深入開展“我是鹽城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人、我為紅色故里添光彩”等教育活動,廣泛評選“紅色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書香家庭”“星級文明戶”,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選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革命歷史、弘揚優良革命傳統,讓紅色基因成為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作者系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尚莊鎮黨委書記、鎮人民政府鎮長)
責任編輯:劉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