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炯



到2018、2019年成了周蔚慈的“豐收年”。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入選2018年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2018年還因完成特種管11.6萬根,拍片一次合格率一舉達到99.34%,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創了歷史新高,奪得“中船貢獻獎”。今年10月,她更是被成功選為2019年“上海工匠”。
過船廠一線的人都知道,工作艱苦。臟累不算,還要常年忍受風吹日曬的煎熬,尤其是船舶電焊工,光一件一年到頭無法離身的笨重焊工服,就令不少七尺男兒敬而遠之。
1994年9月的一天,身形嬌小、面容清秀的周蔚慈,從學校畢業被分配到滬東造船廠(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管子分廠電焊組,正式成為一名電焊工。一進入車間,圍攏過來的老師傅們竊竊私語,這個姑娘呆不長的,早晚要坐在樓上辦公室里干體面工作的。
“本來學習電焊的女孩就少,學校前幾屆的師姐們要么分配時就‘跨界交流了,要么工作半途‘離職‘轉行,老師傅們的議論不是空穴來潮。”面對事后提問,周蔚慈微笑作答,“既然電焊班也招女生,說明女子也能勝任此項工作,古有巾幗不讓須眉之說,我也要干出些名堂來?!?/p>
有鳳初鳴
最初的幾年里,她刻苦努力,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掌握好施焊速度是焊接工作的一門基本功:焊接時速度不能過快,不然熔化溫度不夠,容易有成形缺陷;速度也不能過慢,高溫停留時間過長,容易把較薄的焊件燒穿。書本上只有要求,如何保證焊接天衣無縫,全憑自身實際操作領會,為此她采取多看、多問、多練的辦法,勤學苦練,經常下班到家里,累得連話也不想說一句。
2002年管子分廠進行青工技術比武,她脫穎而出,奪得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第一名,讓領導和周圍同事刮目相看。
在世界民用造船領域,建造一艘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難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能夠承制這種船的國家,世界上也沒幾個。2005年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東中華)準備進軍LNG船市場,嘗試成為中國第一家“吃螃蟹”的船企。
這種船建造過程中需完成許多高標準殷瓦部件的焊接,焊接質量不達標,就不能建造LNG船,中國造船人摘取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的夢想便無法實現。
LNG船的殷瓦鋼部件薄如一張紙,非常嬌貴,施工人員稍有不慎,一個手印上去就會導致鋼體逐漸腐蝕。并且材料價格不菲,大多以公斤計算價值,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家工廠生產這種材料。更難的是,殷瓦鋼焊接必須一次成型,也就是說不能對焊縫進行修補——任何修補都可能影響質量,而液貨艙質量是不能有一點瑕疵的,任何瑕疵對于LNG船來說都是致命的。一艘大型LNG船液化艙因為質量問題泄漏造成的破壞能量,足以摧毀一座中小城市。
由于周蔚慈以穩定的焊接質量得到企業上下一致認可,新加坡等地的船東也對她的產品都實行免檢,分廠領導思考再三,決定選派她參加LNG殷瓦類焊接培訓。
那段時間,她夙興夜寐,立志攻下殷瓦焊接的技術堡壘。有焊接功底,又是焊工中的“佼佼者”,滿以為可以得心應手,但在學習這門技術時,她卻感到“累得不行”。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艱難的學習,練習,使她清麗的臉龐瘦削了不少。她不是沒想過打退堂鼓,可又怎能半途而廢?
“一天當作三天來用!”周蔚慈說,“也是年輕氣盛,真的是拼了?!彼拖褚粋€負重的跋涉者,攀越的過程,更像是脫胎換骨的過程。終于在極短時間內,她通過了法國GTT專家、美國ABS船級社和中國CCS船級社的考核,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殷瓦焊工。在認真檢視周蔚慈的焊品后,GTT焊接專家更是豎起了大拇指,高興地稱她為:“China NO.1”。
拿到殷瓦鋼焊接G級證書的時候,周蔚慈真的掉了好幾斤肉。她很想痛痛快快地讓淚流出來,并不因為自己成為中國第一位擁有G級證書的女性,而是為自己終于“有資格”建造中國的LNG船了。
鳳噦九天
2000年以后,中國船舶制造業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跟跑到領跑的中國特色發展之路。三大主流船型的制造水平均走到了世界前列,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還主動涉足頂級豪華郵輪、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領域,實現船舶工業“華麗轉身”。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擁有大型薄膜型LNG船建造業績的企業,當初滬東中華在國產首艘LNG船建造上可沒少交“學費”。
三面體是LNG船液貨艙系統的主要部件,由8塊3毫米厚的殷瓦板立體拼裝而成。根據以往在國外造船的經驗,船東認為滬東中華不可能獨立完成三面體的制作任務,因此建議直接購買成品。
日本同行則表示,如果需要代為制作,每只三面體售價人民幣12萬元。
從國外進口成品看似省心省力,但滬東中華將無法掌握這一關鍵制造技術。
“中國人一定能建成自己的LNG船。”懷著這樣的信念,周蔚慈攬下了攻克三面體焊接技術難關的重任。要在不到1立方米的結構上焊接32條焊縫,焊接的應力變形及熱膨脹收縮難以控制,變形量非常大。
為了確保焊接質量,周蔚慈一頭扎進了技術資料的海洋。那段日子里,周蔚慈又瘦了好多,同事還以為她病了。攻關的艱辛,就像與病魔作斗爭,只有親歷者才知道其中的苦痛。
通過她和攻關小組成員的一系列焊接試驗,一整套系統的三面體制作、焊接工藝終于形成,焊接毫無瑕疵,一次提交合格率達到100%。專家、船東、船級社都給這個“中國奇跡”打出了高分。
近些年來,滬東中華先后建造了多種特種船系列船,涉及到大口徑鎳銅管的馬鞍支管焊接。由于進口管材與國產附件壁厚不一致,管口橢圓度各異,而且管材管壁厚、直徑大,造成裝配錯邊量大,反面焊縫不成形。這些技術難題就像一座山壓在了所有建造者的身上,“不搬走”,產品就無法順利建造下去。
周蔚慈重新梳理了工藝流程,從嚴把銅工裝配質量關著手,控制倒角工藝,修整裝配精度,在焊工中積極傳授焊接裝配錯邊焊縫的焊接技巧,又采取了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關口前移措施。多管齊下的方法,終于把“一座山”搬走了,大口徑鎳銅合金管施工質量有了保證。
有人說,看起來周蔚慈平時很平靜,其實她的“心思”特別重,滿腦子都在想怎么才能使焊接工作又好又快。因為始終想把工作做好,所以周蔚慈心里裝的就是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怎么才能解決。
正是憑借著這股“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韌勁,現在從手工電弧焊、二氧化碳焊、TIG焊、氣焊等各種焊接操作技術,到常規碳鋼、低碳合金鋼、常規不銹鋼、304/316不銹鋼、低溫/高鉬不銹鋼、銅鎳合金、殷瓦、鈦合金等各類不同材質的焊接,周蔚慈都能嫻熟掌握,而且出手不凡,贏得業內“技術大?!泵雷u。
2016年,滬東中華成立焊接工作室。針對在建LNG船殷瓦產品改進焊接工藝,周蔚慈提出的倉口圍板、殷瓦立柱兩型產品的改進方案得到GTT總部認可,大幅提高了后續LNG項目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2018年以她名字命名的“焊接創新工作室”獲得“上海市職工(技師)創新工作室”稱號。
徒弟小毛回憶,工作室揭牌那天,師傅就“纏著”公司領導,希望對浮式存儲及再氣化裝置(FSRU)Φ1.8M超大口徑海水總管制造變形控制進行立項研究,采用CAD制圖方式制作馬鞍相貫線樣板劃線,以減少火焰二次切割余量次數。
在周蔚慈的一再堅持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攻關奮戰,迄今為止滬東中華所制作的最大口徑管件在她和她的團隊手下“誕生”,各種質量指標比肩日韓。
成功和勝利永遠屬于自強者!
2018、2019年成了周蔚慈的“豐收年”。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入選2018年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2018年還因完成特種管11.6萬根,拍片一次合格率一舉達到99.34%,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創了歷史新高,奪得“中船貢獻獎”。今年10月,她更是被成功選樹為2019年“上海工匠”。
每每說到榮譽,周蔚慈一直說,她更看重的是黨代表的身份。作為上海市兩屆黨代會代表,她積極為上海制造業未來發展建言獻策,為這座光榮城市基層勞動者的權益鼓與呼。
鳳凰湟盤
焊接,是造船的最基礎工作。滬東中華有很多焊接技術高手,張翼飛、朱建華、秦毅、張冬偉等,都是在全國性的技術比武中頻頻閃亮的“明星”。
“我從2005年擔任殷瓦電焊班組長,到如今成為滬東中華首席技師,帶教了十多名殷瓦鋼焊接技術工人。目前都已成長為公司LNG船殷瓦焊接的技術骨干力量,其中2人取得高級工技術等級,1人取得電焊技師職稱?!敝芪荡瓤朔倔w力不足等困難,與小伙子們比拼,成為他們中間最耀眼的“星”,也讓她周圍的“星”越來越亮。
學無止境,在工作中“勤動手”的她,也在不斷總結焊接心得。日積月累,成就可觀。編制的作業指導書《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殷瓦部件制造技術研究》,獲得了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液穹部位MSGD反變形控制》、《殷瓦管9號板M06自動焊技術攻關》等8項工藝規范都成為行業“標準”。業余時間她還完善了《LNG船殷瓦方管及末端焊接作業指導書》、《LNG船三面體作業指導書》等多項質量規范。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一種愛崗敬業、嚴謹專注、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是樹立起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職業態度;是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為客戶提供無可挑剔的產品和服務。通俗地說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痹谘葜v臺上周蔚慈對“工匠精神”作出如上詮釋。
焊品如人品,她真正做到了表里如一。
成為“上海工匠”是嘉獎更是鞭策,周蔚慈和她的團隊現在有了更為艱巨的任務。
“制造更多大國重器,打造更多超級工程,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引領行業發展,助力上海加快邁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為LNG產業鏈建設再立新功,讓滬東中華新承接的LNG-FSRU船更加完美”;“推進自動化、智能化建造課題研究,推動特種管焊接機器人應用實踐”;“全方位開展焊工崗位培訓,對薄弱環節進行指導性工作。”周蔚慈一口氣說了好多想法,“總之,要干的事太多,我必須爭分奪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