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粵
【摘要】本文通過總結近年來有關中藥防治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文獻報道,探討中藥防治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原理和選藥原則,從而為今后中藥防治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臨床選方用藥以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藥;防治;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綜述
【中圖分類號】R65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5..01
人類首例同種原位心臟移植手術是1967年南非醫生barnard成功實施的。隨著現代器官移植學的發展,也為終末期心臟病提供了最優治療選擇——心臟移植術。在心臟移植術帶來的臨床顯著療效的同時,其術后常出現的并發癥移植心臟血管病變(CAV),也漸漸成為醫學界新的難點和關注焦點,如何保證心臟移植術后患者器官功能恢復以及并發癥的防治水平,是評價心臟移植術后臨床有效性的重要指標[1]。本文通過對近年來有關中藥防治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研究進展分析總結,探討中藥防治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原理和選藥原則,指導臨床中西結合治療移植心臟血管病變,從而為今后中藥防治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臨床選方用藥以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1 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發病機理及現代醫療治療現況
CAV是指發生于心臟移植術后,動脈血管的一種彌漫性、閉塞性病變。器官移植過程中,缺血再灌注損傷和外科創傷增加了供者抗原表達,從而引起的免疫反應,從而導致血管內皮增生,最終導致CAV發生。預防或治療移植術后排斥反應,主要運用IL-2受體拮抗劑作為免疫誘導劑。臨床上心臟移植免疫抑制誘導和維持治療常見的藥物有他克莫司、環孢素等,此類藥物的廣泛使用使得心臟移植的臨床療效大大提高,但是由于藥物的作用有限,所以大部分免疫抑制不足或過度所導致的并發癥,仍是心臟移植術后的康復與并發癥防治難題[2-3]。
2 中醫治療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原理及運用
中醫治療CAV是以八綱辨證,辨證施治,整體觀等基礎理論為原則,多認為移植慢性排斥反應的病機屬于血瘀、氣血虛弱、風濕之類,在臨床中選藥為活血化瘀類、補益類、祛風濕通絡類中藥,此類藥物也多被應用于多被用于治療免疫性疾病[4]。史海蛟等人通過觀察蘇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對同種異位心臟移植急性排斥反應模型大鼠移植凋亡相關蛋白Bcl-2/Bax表達的影響,得出結論:蘇木乙酸乙酯提取物能下調Bax蛋白的表達[5]。李春雨等人通過對大鼠心臟移植實驗后,進行不同劑量茯苓酸進行分組治療,療程結束后,對比得出結論茯苓酸對心臟移植急性排斥反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6]。趙鴻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觀察加味丹參飲含藥血清體外誘導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IRI大鼠的心臟保護作用,得出結論:加味丹參飲含藥血清誘導的干細胞移植能改善心肌IRI大鼠的心功能,減小梗死面積,增加缺血區微血管密度,且明顯促進梗死心肌邊緣區的血管新生[7]。
3 總結與思考
以人為本,八綱辨證,通過傳統中醫藥辨證論治后,進行個體化的選方用藥能體現出中醫藥的特色,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應,中醫將其多歸于本有痼疾,久病氣陰兩虛,又因術后外傷而致血瘀,故認為病位在心,病性虛實夾雜,分為血瘀證病證和氣陰兩虛證兩種證型[8]。應用比較常見的中藥主要為具有活血化瘀,祛風勝濕通絡等功效的藥物,大量試驗研究也表明,重要有效成分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心臟移植術后機體的免疫作用,同時改善移植器官的血液循環,抑制血管內皮增生,從而提高移植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指數及存活率,減少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由于目前研究還不夠深入,病理病機未能得以系統標準化,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中醫病因病機以及治療理論體系,仍有待進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綜上,中醫防治移植心臟血管病變的研究現已證明是具有良好療效的,實驗研究應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治療理論基礎,進行選方用藥,臨床上更應根據不同的患者,望聞問切,八綱論證,辨證施治,才能發揮出中醫特色。
參考文獻
[1] 黑飛龍.心臟移植供心保護方案及心臟保存液改良研究[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3.
[2] 王毓琳.ImmuKnow技術在成人心臟移植中的應用[D].復旦大學,2012.
[3] 楊建飛,魏 ? 來,周亞濱.心臟移植慢性排斥反應的免疫學研究進展[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04):334+344.
[4] 史海蛟,楊可鑫,鄭 ? 蕾,周亞濱.蘇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對心臟移植模型大鼠心肌組織Bcl-2和Bax蛋白表達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06):18-21.
[5] 李春雨,劉宏宇,張國偉,劉宗泓,張學峰,王柏春.茯苓酸抗大鼠心臟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的實驗研究[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0,17(02):136-139.
[6] 趙 ? 鴻.加味丹參飲含藥血清體外誘導的BMSCs移植對心肌IRI模型大鼠血管新生影響的研究[D].湖南中醫藥大學,2012.
[7] 王穎彬.熟地提取物通過調節SDF-1α/CXCR4信號途徑活化內皮祖細胞保護梗死心肌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3.
[8] 尹愛武,田 ? 潤,鄧勝國,等.中藥抗排斥反應的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3,35(11):2491-2495.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