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車,假共享
一直飽受爭議的萬能解鎖APP“全能車”,最終還是翻車了。上海警方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正式抓獲李某等14名全能車相關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68臺服務器。
據全能車官網介紹,用戶只要繳納299元押金,就能使用多種共享單車,且在全能車軟件內充值的余額,對所有品牌的共享單車通用。不得不說,市場上共享單車品牌林立,消費者往往需要逐一下載這些品牌的APP,并在每個APP上充值上百元的押金,確實挺麻煩。全能車最初面世時,號稱能夠一個APP“搞定”所有共享單車,從邏輯上確實滿足了消費者的剛需。
從警方披露的信息來看,全能車用來解決消費者“剛需”的手段,卻是建立在“盜用他人身份、破解軟件”等違法行為的基礎之上。該公司“與各大共享單車品牌沒有任何合作關系”,只是用別人的車賺自己的錢。
回顧全能車進入市場后曾引發的爭議點,其實很多方面都涉嫌違法,比如誘導用戶共享賬號,涉嫌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并造成安全隱患;未經共享單車企業同意擅自開放端口,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以及不正當競爭等。這樣的問題APP能夠順利上線,并在市場上實現大肆擴張,其中令人反思之處太多。
量子速讀騙局
號稱一分鐘能讀10萬字的“量子波動速讀”培訓班突然火爆家長圈,學費少則一兩萬元,多則五六萬元。培訓機構稱,學習“量子波動速讀法”之后,只要高速翻動書本,甚至眼睛都不用看,大腦就會呈現動態影像,書的內容則會以量子波動進入腦海。一本10萬字的書,只需要1分鐘~5分鐘就可以看完。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生物學博士唐騁直言,這是典型的騙局。
類似的騙局媒體已經報道了不少。多年前就有“蒙眼識字”培訓。培訓機構聲稱,開發人腦中的松果體能讓人閉眼認字。被培訓機構叫來現場展示“蒙眼識字”的學生,事后也承認,他們偷看了。
現在,騙術并沒有升級,只是換了一套說法,但家長依舊上當。不禁要問諸位家長:為什么要讓孩子在幾分鐘內讀完一本書?為什么要讓孩子學習“蒙眼識字”?
家長讓孩子走捷徑的心情如此強烈,他們堅信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欠缺的只是一個秘方、一個訣竅。讓孩子成為神童,就是教育的目的嗎?騙子機構需要監管,但家長也需要調整心態。否則,只會繼續入坑。
快手扶貧
快手正逐漸融進中國鄉村百姓的日常勞作中,成為他們的“新農具”,千百萬的鄉村用戶,正在通過快手實現脫貧。
靠拍視頻賣牛肉干,只有小學文化的內蒙古人太平年收入過百萬;靠木工手藝成為網紅,福建寧德山區的小杰年收益60多萬元;靠電商帶貨,四川甘孜高原上的藏族姑娘格絨卓姆年收益110萬元……截至2019年8月,全國從快手上獲得收入的用戶超過1900萬人,其中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用戶超過500萬人,年銷售額達193億元。
“快手扶貧”的潛力,也正在被許許多多政府干部開發利用。
縱觀歷史,互聯網從沒像今天這樣,通過一個APP,在廣袤的農村產生如此巨大的經濟能量。每一個從中獲得高收益的快手“苗子”,都在周圍帶起一片樹林,帶起中國農民脫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