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騰圖婭
摘 要: 化學課堂是一個學生思維較為開闊的課堂,在化學課上進行有效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思維,引導學生探索問題的根源,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但在目前的化學課堂中,提問的技巧還不夠完善,本文將主要圍繞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的技巧進行分析。
關鍵詞: 高中化學;課堂提問;技巧分析
提問是現在課堂上老師為了檢測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是否已經掌握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提問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技巧的提問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知道他們的疑問點所在,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路可以一直跟著教師走,減少學生上課走神的情況。
1 聯系生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高中的課程相對小學初中來講難度較大,尤其是像化學這樣對理性思維要求極高的學科,有些知識點的概念是極為抽象化的,所涉及的內容與日常生活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如何將化學與日常生活緊緊的聯系在一起,就涉及到教師課堂提問技巧的問題。教師可以先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拋磚引玉,再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日常生活就是一個良好的切入點,高中生的思維方式已經接近于成人,對于生活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感受,將抽象的化學問題同形象的生活聯系起來,不僅有利于學生思考,而且可以將問題用一種清晰明了的方式闡述出來,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同時加深學生對問題的印象,有助于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物質的俗名”的教學為例,許多化學物質的化學名稱看似難以理解,離我們也十分遙遠,但是這些物質的俗名卻又是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聽到,甚至是用到的物質,一個化學物質的俗名有時候不僅僅只有一個,教師應該選取一個最為常見的俗名作為切入點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教師在介紹四氧化三鐵的時候,就可以采用“磁鐵”這個俗稱,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是否見到過磁鐵呢?”磁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一些眼鏡盒,口紅蓋上均有磁鐵的應用,學生對此應該是有有一定了解的。除此之外,還有三氧化二鐵的俗稱“鐵銹”,氯化鈉的俗稱“食鹽”等,都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物。
2 分層提問,逐步加大難度
在新課開始的時候,教師不宜直接提問學生較難的問題,也不應該直接就問與本節課重難點有關的問題,而是應該循序漸進,慢慢引導學生從簡單問題過渡到難的問題,化學反應有時候是一個連鎖的反應,根據反應條件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先從最基本的化學反應開始,立足于基礎之上,然后逐漸地向更深層次的問題探索。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教材“金屬的化學性質”一課為例,教師在講解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的連鎖反應時,首先向學生提問“空氣中首先可以與鈉反應的氣體是什么?”當學生回答氧氣以后,教師又可以提問金屬鈉與氧氣反應的方程式是什么,金屬鈉與氧氣反應生成Na2O,那么Na2O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又會生成什么物質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方程式4Na+O2=2Na2O,Na2O+CO2=Na2CO3,2Na+2H2O=2NaOH+H2,2NaOH+CO2=Na2CO3+H2O,通過層層的分析可知,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最終會變Na2CO3·10H20,像這樣逐層提問,慢慢引導學生向重點難點邁進,就是技巧式提問。任何成果都無法一蹴而就,只有抽絲剝繭,逐層遞進,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3 因材施教式提問,難度要與學生水平相當
知識體系都是由不同難度的知識構成的,這其中對學生的專業水平要求不一,教師提問的時候要根據學生水平層次的不同來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因材施教才能讓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進步,對于能力較弱的同學,教師應該擁有更多的耐心,去幫助他們克服種種困難來學習,同時在提問的時候也應該多給學生一些提示詞,幫助學生在理解問題的基礎上進行解答,不能讓學生有過多的壓力。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教材“從實驗學化學”一課為例,教師首先可以提出一些最基礎的問題,比如“根據初中的學習,你都知道哪些有關化學實驗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你都知道哪些化學實驗中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如果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不慎出現了微弱的明火,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來應對?”這些問題的難度都不高,有些憑借生活常識就可以回答出來,可以交給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來完成。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教師可以提問“海水中粗鹽提純的過程是什么?”。無論是簡單還是困難的問題,也無論學生回答的是否完整,教師都應該贊賞學生勇于回答問題的這種行為。給予學生肯定和贊賞,鼓勵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在探索中進步,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
4 結束語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方式之一,教師有技巧的進行提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更深層次的進行問題的思考,這對學生今后理性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羅欣,徐丹青.研讀教材 以問為先——基于高中化學“二階六步”新型課堂的案例分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23):5-7.
[2]吳招壇.讓有質量的"問"助力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溴、碘的提取》教學為例[J].新課程,2019,(12):112-114.
[3]陳允任.高中化學學習中學生提問能力的水平調查及教學實踐——兼議"預習→課前8分鐘提問討論"教學模式的實踐初探[J].化學教與學,2017,(10):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