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 鄭紅渠 蘭攀
關鍵詞黨員干部 警示教育 精準化
警示教育是指通過觀看和分析一些貪腐案例、“落馬”官員悔過書、懺悔錄,使黨員干部受到觸動、警示、震撼和教育,從而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一)警示教育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警示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變的道德底線,有著重大意義。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講是做人的工作,警示教育就是要對黨員干部產生震懾、教育、預防的作用,培養有信仰、有擔當、有紀律的黨員干部。通過黨的理論教育、列舉反面典型案例、觀看落馬官員的懺悔片等警示教育形式,讓廣大黨員干部思想上受到洗禮,拒腐防變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警示教育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迫切要求
近年來,反腐敗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個別頑固腐敗分子不收手,一意孤行,變本加厲,給黨和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人民群眾對其深惡痛絕。所以,反腐之路還很漫長,警示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開展警示教育,分析研判當前反腐形勢和解決突出腐敗問題,是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迫切需要。
(三)警示教育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效舉措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培養出來的黨員干部是否可靠,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事關我們的共產主義事業和偉大民族復興夢能否得以實現,因此,對黨員干部開展警示教育,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舉措。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們的經濟、科技、文化飛速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比翼齊飛,黨員干部在物質生活空前提升的時代受到了極大的誘惑,同時還面臨著多元、多樣、多變的意識形態沖擊。因此,只有不斷加強黨員干部警示教育,把警示教育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效舉措,讓廣大黨員干部防微杜漸、警鐘長鳴,遠離腐敗,做一名廉潔白律的人民公仆。
近年來,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的深入持續開展,各級各部門對黨員干部警示教育工作普遍更加重視、內容更加豐富、成效更加明顯。但是,部分單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警示教育的深入開展和作用發揮。主要表現在:
(一)警示教育的內容碎片化
一是內容隨機,針對性不強。有的黨組織對警示教育缺乏前瞻性,教育內容未能體現計劃性和指導性;有的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內容選擇比較隨意;有的只是在個別黨員出現問題之后才倉促應對,內容針對性不強。二是內容陳舊,鮮活度不夠。調查發現,當前一些黨組織或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警示教育理論虛無、知識枯燥,內容陳舊、空洞乏味,缺乏震撼力和鮮活度,影響警示教育實際效果。三是內容零碎,不系統全面。由于警示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共享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警示教育宣傳資料、電教片、教育基地等方面的共享機制沒有形成,內容不系統全面,使教育效果有所削弱。
(二)警示教育的方式單一化
一方面,警示教育手段單一。主要停留在召開警示教育會議、做筆記、學文件、寫心得、觀看電教片等傳統方式上,手段單一,缺乏創新。另一方面,警示教育方式呆板。比如作為進行警示教育、預防腐敗、法制宣傳的重要平臺,主要方式是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展以及服刑人員的懺悔書和現身說法等,教育方式顯得呆板,效果不夠好。
(三)警示教育的效果淺層化
一是警示教育不“走心”。一些單位盡管開展了警示教育,但忽視了警示教育是一個思想影響、心理形成、靈魂凈化的過程,在內容、手段、目標設定等方面,沒有充分考慮如何讓受教育者從心理上真正接受和改變。二是注重形式“走過場”。有些警示教育重形式、“走過場”,追求轟轟烈烈的表面效果,但實際上忽視干部思想和工作實際,導致少數黨員干部“鉆空子”、違法犯罪的現象。三是教育效果難評估。有的地方警示教育工作缺乏科學的考核辦法,不利于警示教育深入持久開展。
(四)警示教育的目標隨意化
一是沒有進行頂層設計。個別單位缺乏警示教育規劃和具體措施,缺乏頂層設計,教育對象不明確、層級不清晰,內容老生常談、形式千篇一律。二是沒有堅持問題導向。有的單位沒有堅持問題導向,存在“為教育而教育”的思想,未能做到有的放矢,沒有真正解決黨員干部存在的黨風黨性黨紀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三是沒有形成長效機制。一些部門、組織機構沒有建立警示教育制度,缺乏齊抓共管、領導垂范的長效體制機制,導致警示教育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目標無法真正達到。
(一)加強警示教育的針對性
1.加強警示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建立警示教育案例庫,加強警示案例的整合,增強警示教育的切身感、震撼力和影響力。既通過大案、要案等開展普適性的教育和常規化提醒,也要通過特案對不同層級級別、不同部門類別開展警示教育。借用身邊人的身邊事等反面典型警示在崗人員,實現警示教育內容與教育對象、教育目標的“無縫對接”,增強警示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加強警示教育目標的針對性。警示教育不僅在“警醒”,而且要“示范”,拓展警示教育的目標外延,抓好教育目標結合和融合。一是警示教育要結合理想信念培育。不斷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學深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是警示教育要結合宗旨觀念培養。要引導黨員干部堅持群眾路線,恪守為民宗旨,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時刻牢記公仆之心,不忘為民初心。三是警示教育要結合作風建設。黨員干部要率先示范,發揮好關鍵少數的帶動作用,形成頭雁效應,讓干部優良作風帶動清廉政風、良好社風,進而助推警示教育高效廣效。
(二)創新教育方式多樣性
1.靜態教育和動態教育聯動。在傳統的理論宣教式、心得體會式和電教觀影式的警示教育靜態方式外,增加體驗式的說做方式,實現靜態學習和動態體驗聯動。如在理論文件學習、警示觀影時輔之以對照反思談體會,自查自糾寫心得,角色扮演體驗貪腐者的心路歷程,或者算算貪腐的得失帳,經濟賬、親情賬、良心賬等方式豐富警示教育活動,增加互動性和主動性,增強代入感和感染力,激發學習熱情和教育效能。
2.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聯合。一方面,通過警示理論教育、警示教育大會、民主生活會等專題教育,到廉政教育基地、監獄等開展現場教學,旁聽法院庭審等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直觀明確的警示教育,讓黨員干部從理論上認識到貪腐的危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加強廉政文化宣傳,廉政文化上墻,廉政制度上墻等方式潛移默化的滲透廉政意識。如擺放廉政桌牌,定制廉政桌面屏保,張貼廉政名言警句,簽訂廉政承諾書等方式,把廉政教育滲透到日常工作中和環境中,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3.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聯通。在線下把廉政警示教育納入民主生活會,支部當日等常規活動,定期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動外,還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借勢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載體,發布和推送與黨員干部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廉政廉潔榜樣,貪腐違紀通報等,通過不斷提醒形成廉潔慣性,從理論上認識到思想上認同,再到行為上認可,多管齊下營造濃厚的廉政氛圍,提升黨員干部諾廉踐廉的自律意識和自覺行動。
(三)促進教育效果精準化
1.大力開展“以案四說”。重案更重鑒,“以案四說”就是通過專家學者對警示案例的剖析或者是受教育者對警示案例有目標的深入解析,把反面典型的教訓說穿說透,從而達到更深層次的入腦入心。以案說紀,就是挺紀在前,樹立黨員干部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的意識,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碰高壓線;以案說法,服刑人員現身說法,辦案人員解法,專家學者釋法,以案為鑒,多角度深入剖析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培育法律至上的法治思維;以案說德,通過案例中失德缺德的剖析強化黨員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修好政德營造清廉政治生態;以案說責,強化黨員干部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責任意識。以案四說就是通過以案多解,深挖案件核心的原因、拓寬案件警示輻射面,把值得警示的教訓說清楚,講透徹,真正達到走形走心再走行。
2.加強警示教育的心理關懷。一方面,通過選好案、說好理,深入剖析身邊案、最近案、典型案對不同的教育者進行分類教學、分層教學、分別教學。警示教育并非讓教育對象越害怕越畏懼就越好,因此可以選擇寓教于樂,寓理于事的方式充分體現警示教育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通過心理剖析的方式避免警示教育“走歪走斜”。一些黨員干部在警示教育中會受到警示,但也出現鉆研案例中的制度漏洞和“貪腐經驗”轉而強化僥幸心理和規避制度風險。還有一些黨員干部犯了小錯微錯,卻因警示教育的震懾作用不敢認錯甚至是變本加厲犯大錯。這些就需要通過專業的心理引導,團體心理輔導深層次分析,真正發揮警示教育嚴管厚愛的作用。
(四)構建警示教育常態化機制
1.警示教育要全員參與。各級黨組織要強化責任擔當,通過民主生活會,主題黨日,中心組學習等各類會議活動載體,通過擺問題、辨是非,講道理,找差距,充分發揮警示教育的警鐘長鳴作用。紀檢監委要強化監督責任,落實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好組織推動,抓強督促落實,以警示促警醒,以教育促自覺。黨員干部也要強化自我意識,加強自我修養,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不碰紀律紅線,守好道德底線。
2.警示教育要全程融入。警示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須要久久為功,抓常抓長。警示教育要定期開展,把警示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具體工作中,結合“兩學一做”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相融合,加強警示教育的制度化設計;警示教育要定點開展,在春節、端午、中秋等重要節點開展警示教育,在職務風險崗位開展相對應的警示提醒和警示教育:警示教育要定位開展,在干部任前開展廉政教育,廉潔承諾,任中設立廉政檔案,明確責任清單,在大案要案等典型案件發生后或者是本單位的典型案件后及時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充分發揮警示教育“查處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整改一方”的作用。